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化学

高三化学必考基础知识大全

发布时间: 浏览量:3

从近几年的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来看,试题难度适中,但知识覆盖面较广。因此,高三化学复习在注重双基、突出重点、适度扩大知识面的基础上,还要研究解题方法。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高考化学必考的重要知识点,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高三化学必考基础知识大全 1

1.碱性物质:

①碱性:NaOH、NH3·H2O、NaHCO3、Na2CO3、NaAlO2、Na2SiO3等

②碱性+氧化性:Na2O2、NaClO、NaNO2、Fe(OH)3等

③碱性+还原性:Na2SO3、Na2S、Fe(OH)2等

2.酸性物质:

①酸性:HCl(稀)、H2SO4(稀)、H2CO3、NaHSO4、AlCl3、NH4Cl等

②酸性+氧化性:HNO3、H2SO4(浓)、HClO、FeCl3、CuSO4等

③酸性+还原性:H2S、H2SO3、HI、FeSO4等

3.中性物质:

①中性:Na2SO4、CaCl2、Ba(NO3)2等

②中性+还原性:NaI、KBr等

如果反应物都是碱性物质,它们若不发生复分解反应,仅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我们只需要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就可以完成方程式的书写。

例如:Na2O2+Na2S+2H2O=4NaOH+S↓

同理,如果反应物都是酸性物质,若不发生复分解反应,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只需要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就可以完成方程式的书写。

例如:2FeCl3+2HI=2FeCl2+2HCl+I2

当然,如果是酸、碱性物质与中性物质反应时,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1)发生生成沉淀的复分解反应;

例如:CaCl2+Na2CO3=2NaCl+BaCO3↓

H2SO4+Ba(NO3)2=BaSO4↓+2HNO3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2NaI+Na2O2+2H2O=4NaOH+I2

2NaI+2FeCl3=2FeCl2+2NaCl+I2

在高中涉及的反应中,难度较大的是以下两类反应:

①既有酸性又有氧化性的物质与既有碱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之间的反应;

②既有酸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与既有碱性又有氧化性的物质之间的反应。

这两类反应我们既要考虑复分解反应又要考虑氧化还原反应。书写时应该考虑氧化还原反应优先原则,再考虑复分解反应。

例如:

⑴2FeCl3+Na2S=2FeCl2+2NaCl+S↓

⑵H2S+NaClO=NaCl+S↓+H2O

⑶10HNO3+3Fe(OH)2=3Fe(NO3)3+NO↑+8H2O

⑷6HI+2Fe(OH)3=2FeI2+I2+6H2O

高三化学必考基础知识大全 2

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

3、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绿色、Ca砖红;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腐蚀玻璃;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

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H2——淡蓝色火焰CO——蓝色火焰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高三化学必考基础知识大全 3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及一个可能改变

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现象的一般步骤为:

(1)说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

(3)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原因。

3.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而不能解释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只强调质量守恒不包括分子个数、体积等方面的守恒

(3)质量守恒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

高三化学必考基础知识大全 4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10、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3O4+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H2O=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2NaOH=Fe(OH)2↓+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2H2O+O2=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Fe2O3+3H2O↑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6NH3?H2O=2Al(OH)3↓+3(NH3)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Al2O3+3H2O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Fe=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Cl2=2FeC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CaO高温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2HCl=2NaCl+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3Cl2点燃2FeCl3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Cl2点燃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Cl2点燃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光照2HCl+O2↑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AgNO3=AgCl↓+HNO3

40、漂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H2O+CO2=CaCO3↓+2HClO

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H2O≈H2SO3

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O2放电2NO

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O2=2NO2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

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O2催化剂2SO3

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H2O=H2SO4

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2H2SO4(浓)△CuSO4+2H2O+SO2↑

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

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

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4HNO3(浓)=Cu(NO3)2+2H2O+2NO2↑

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

51、氨水受热分解:NH3?H2O△NH3↑+H2O

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HCl=NH4Cl

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NH3↑+HCl↑

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NH3↑+H2O↑+CO2↑

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NaOH△NH3↑+NaNO3+H2O

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H2点燃2HCl

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2NaOH△2NH3↑+Na2SO4+2H2O

59、SO2+CaO=CaSO3

60、SO2+2NaOH=Na2SO3+H2O

61、SO2+Ca(OH)2=CaSO3↓+H2O

62、SO2+Cl2+2H2O=2HCl+H2SO4

63、SO2+2H2S=3S+2H2O

高三化学必考基础知识大全 5

(1)弱碱阳离子只存在于酸性较强的溶液中:fe3+、al3+、zn2+、cu2+、nh4+、ag+等均与oh–不能大量共存。

(2)弱酸阴离子只存在于碱性溶液中:ch3coo–、f–、co32–、so32–、s2–、po43–、alo2–均与h+不能大量共存。

(3)弱酸的酸式阴离子在酸性较强或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它们遇强酸(h+)会生成弱酸分子;遇强碱(oh–)会生成正盐和水:hso3–、hco3–、hs–、h2po4–、hpo42–等。

(4)若阴、阳离子能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的盐,则不能大量共存:ba2+、ca2+与co32–、so32–、po43–、so42–等;ag+与cl–、br–、i–等;ca2+与f–,c2o42–等。

(5)若阴、阳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al3+与hco3–、co32–、hs–、s2–、alo2–等;fe3+与hco3–、co32–、alo2–等。

(6)若阴、阳离子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fe3+与i–、s2–;mno4–(h+)与i–、br–、cl–、s2–、so32–、fe2+等;no3–(h+)与i–、s2–、so32–、fe2+等;clo–与i–、s2–、so32–等。

(7)因络合反应或其它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fe3+与scn–;al3+与f–等(alf63–)。

(8)此外,还有与al反应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h+;可能oh–,含h+时一定不含no3–);水电离出的c(h+)=10–13mol/l(可能为酸溶液或碱溶液)等。

高三化学必考基础知识大全_精选范文网

从近几年的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来看,试题难度适中,但知识覆盖面较广。因此,高三化学复习在注重双基、突出重点、适度扩大知识面的基础上,还要研究解题方法。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