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选修三专题二知识点归纳大全总结
相关文章
大部分人很平凡,所以要作永远的进步者,用行动证明一切,平凡人也能征服高考,前往心中的大学殿堂。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化学常考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三化学选修三专题二知识点归纳大全总结 1
有机化学
1、有机化合物中原子的成键特点
有机物中原子的成键特点:碳 键、氮 键、氧 键、氢 键、卤素原子 键.......。 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最大化原则和奇偶性原则
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的表示方法:
(1)表示有机物组成的化学式:分子式、最简式(实验式)
(2)表示有机物结构的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
(3)表示有机物结构的模型: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2、各类烃的比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
(1)通式 (2)结构特点 (3)物理性质变化规律 (4)化学性质
(5)代表物(分子组成和结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碳的质量分数)
3、烃的衍生物
常见的官能团:碳碳三键、碳碳双键、卤素原子、羟基、醛基、羰基、羧基、酯基、氨基
(1)溴乙烷 卤代烃
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水解反应、消去反应)、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检验
(2)乙醇 醇类(饱和一元通式)
结构、物理性质、乙醇的工业制法(乙烯水化法、发酵法)、几种重要醇:甲醇、乙二醇、丙三醇 化学性质:消去反应的条件、结构要求;催化氧化条件、结构要求
与活泼金属反应、氧化反应(燃烧、催化氧化、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氧化成乙酸)、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分子间脱水、与HX取代、酯化反应)
(3)苯酚 苯酚分子结构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弱酸性、取代反应、显色反应
(4)乙醛 醛类(饱和一元通式)
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催化氧化、银镜反应、与新制的Cu(OH)2反应)
(5)乙酸 羧酸(饱和一元通式)
结构、物理性质、几种高级脂肪酸(硬脂酸、软脂酸、油酸、亚油酸)
化学性质:(弱酸性、酯化反应)、甲酸的特殊性
(6)酯(饱和一元通式)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水解反应:注意断键位置和反应条件、注意酚酯和醇酯)
高三化学选修三专题二知识点归纳大全总结 2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OH)3——红褐色沉淀Fe(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Fe(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蓝色Cu2(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aSO4、BaCO3、Ag2CO3、CaCO3、AgCl、Mg(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
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O3—无色固体(沸点44.8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高三化学选修三专题二知识点归纳大全总结 3
1、守恒规律
守恒是氧化还原反应最重要的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从整个氧化还原反应看,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此外,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物质质量也都守恒。守恒规律应用非常广泛,通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计算问题以及方程式的配平问题。
2、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价,只有氧化性,如浓硫酸中的硫是+6价,只有氧化性,没有还原性;元素处于,只有还原性,如硫化钠的硫是-2价,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如二氧化硫的硫是+4价,介于-2与+6之间,氧化性和还原性同时存在,但还原性占主要地位。物质大多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体现出各种元素的综合,如H2S,既有氧化性(由+1价氢元素表现出的性质),又有还原性(由-2价硫元素表现出的性质)。
3、难易规律
还原性强的物质越易失去电子,但失去电子后就越难得到电子;氧化性强的物质越易得到电子,但得到电子后就越难失去电子。这一规律可以判断离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例如Na还原性很强,容易失去电子成为Na+,Na+氧化性则很弱,很难得到电子。
4、强弱规律
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用这一性质可以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如2HI+Br2=2HBr+I2,氧化物Br2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I2的.氧化性。还原剂HI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HBr的还原性。
5、歧化规律
同一种物质分子内同一种元素同一价态的原子(或离子)发生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叫歧化反应,歧化反应的特点:某元素的中间价态在适宜条件下同时向较高和较低的价态转化。歧化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如Cl2+H2O=HCl+HClO,氯气中氯元素化合价为0,歧化为-1价和+1价的氯。
6、归中规律
(1)同种元素间不同价态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时候,其产物的价态既不相互交换,也不交错。
(2)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存在中间价态时,同种元素的高价态物质和低价态物质才有可能发生反应,若无中间价态则不能反应。如浓硫酸和SO2不能反应。
(3)同种元素的高价态氧化低价态的时候,遵循的规律可简单概括为:高到高,低到低,可以归中,不能跨越。
高三化学选修三专题二知识点归纳大全总结 4
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A1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Na2CO3和NaHCO3比较
碳酸钠碳酸氢钠
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
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
热稳定性较稳定,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
与酸反应CO32—+H+HCO3—
HCO3—+H+CO2↑+H2O
HCO3—+H+CO2↑+H2O
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
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
反应实质:HCO3—+OH-H2O+CO32—
与H2O和CO2的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
CO32—+H2O+CO2HCO3—
不反应
与盐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Ca2++CO32—CaCO3↓
不反应
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
转化关系
五、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高三化学选修三专题二知识点归纳大全总结 5
1、加碘盐加的是:KIO3
2、Cl-、(Br-、I-)的检验:取样,先加AgNO3后加HNO3溶液有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AgCl(淡黄色沉淀AgBr、黄色沉淀AgI)
3、HF(氢氟酸):用塑料瓶不能用玻璃瓶存放(她们与SiO2反应腐蚀玻璃)
4、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5、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6、萃取分液操作: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7、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错误的,加碘盐对人体是有好处的)
8、AgBr:感光材料;AgI:人工降雨;NaF:杀灭地下害虫;
9、消毒杀菌:氯气,漂白粉(水消毒);高锰酸钾(稀溶液皮肤消毒),酒精(皮肤,75%)碘酒;苯酚(粗品用于环境消毒,制洗剂,软膏用于皮肤消毒);甲醛(福尔马林环境消毒);
10、AgF、AgCl、AgBr、AgI溶解度越来越小,颜色越来越深。
11、氯水的颜色是黄绿色,氯水的成份(三分子四离子):
Cl2、HClO、H2O、H+、ClO—、Cl—、OH—
氯水的性质:
(1)漂白性:HClO
(2)强氧化性:Cl2、HClO、ClO—
(3)酸性:H+(4)不稳定性:HClO
12、HF可以腐蚀玻璃。I2遇淀粉变蓝色,卤素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小(除F2可以和水剧烈反应),但是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都大,利用这一点可以用有机溶剂萃取卤素单质。干燥的氯气体没有漂白性,真正有漂白粉性的物质是HClO。
13、将氯气通到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上:先变蓝后腿色。原因是:
2KI+Cl2=2KCl+I26H2O+I2+5Cl2=10Cl—+2IO3—+12H+
高三化学选修三专题二知识点归纳大全总结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