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化学

高考化学选修四知识点参考总结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对于化学的高考复习,其实很简单, 我们要善于用联系法,把学过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理出主线,在逐项、逐个知识点进行具体详细拓展分析记忆。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化学选修四知识点参考总结 1

  二氧化硫(化学式SO2)是最常见、最简单的硫氧化物。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元素,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若把亚硫酸进一步在PM2.5存在的条件下氧化,便会迅速高效生成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与H2O化合生成H2 SO3,SO2+H2O =H2SO3)

  2、化学性质:

  ①具有酸性氧化物通性

  ②还原性:SO2+Cl2+2H2O=H2SO4+2HCl 2SO2+O2=2SO3

  ③弱氧化性:SO2+2H2S=3S+2H2O

  ④漂白性:SO3可使品红褪色(可逆,加热又恢复红色)

  3、二氧化硫的污染

  ①SO2是污染大气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直接危害是引起呼吸道疾病。

  ②形成酸雨pH<5、6,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酸性增强等等。

  ③含SO2的工业废气必须经过净化处理才能排放到空气中。

  4、化学方程式

  SO2+H2O=(可逆)=H2SO3(亚硫酸)

  SO2可以自偶电离:2SO2===(可逆)===SO2++SO32-

  2SO2+O2 === 2SO3(加热,五氧化二钒做催化剂,可逆;在自然中,也可由空气中尘埃催化)

  2H2S+SO2 === 3S↓+2H2O(归中反应)

  SO2+Cl2+2H2O === 2HCl+H2SO4

  SO2+2NaOH === Na2SO3+H2O(SO2少量)

  SO2+NaOH === NaHSO3(SO2过量)

  Na2SO3+SO2+H2O === 2NaHSO3

  CaO+SO2====CaSO3 ,2CaSO3+O2====2CaSO4(加热)

  SO2+2FeCl3+2H2O===2FeCl2+H2SO4+2HCl

  SO2+H2O2===H2SO4

  SO2+Na2O===Na2SO3

  5SO2+2KMnO4+2H2O===2MnSO4+K2SO4+2H2SO4

  3SO2+2NaNO3+2H2O===Na2SO4+2NO↑+2H2SO4

  2020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注意事项

  (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3]

  (4)如发生中毒,应立即将患者移至有新鲜空气的地方,解开紧身衣服,迅速吸氧,冲洗眼睛和鼻腔,用2%苏打溶液漱口。如不慎溅人眼内,应速用大量温水冲洗。严重者应速送医院治疗。

  (5)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6)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氧化剂、还原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高考化学选修四知识点参考总结 2

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混合物)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

2、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如:Al2(SO4)3=2Al3++3SO42-

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成离子形式。

常见易溶的强电解质有:

三大强酸(H2SO4、HCl、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OH)2、Ca(OH)2 (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可溶性盐,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

③删:删除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价态不变和存在形式不变的离子)。

④查:检查书写离子方程式等式两边是否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3、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看几看)

①看是否符合反应事实(能不能发生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对不对)。

②看是否可拆。

③看是否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④看“=”“ ”“↑”“↓”是否应用恰当。

4、离子共存问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沉淀:AgCl、BaSO4、BaSO3、BaCO3、CaCO3、Mg(OH)2、Cu(OH)2等。

生成气体:CO32-、HC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H2O:①H+和OH-生成H2O。②酸式酸根离子如:HCO3-既不能和H+共存,也不能和OH-共存。如:HCO3-+H+=H2O+CO2↑, HCO3-+OH-=H2O+CO32-

(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Cu2+、Fe3+、Fe2+、MnO4-(常见这四种有色离子)。

②注意挖掘某些隐含离子:酸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H+,碱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OH-。

③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高考化学选修四知识点参考总结 3

1、O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Si次之,Al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

2、H是最轻的非金属元素;Li是最轻的金属元素。

3、Na是焰色反应为黄色的元素;K是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的元素。

4、Si是人工制得纯度最高的元素;C是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元素。

5、N是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O是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6、常温下,F、Cl是单质具有有色气体的元素。

7、C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元素。

8、Cl是单质最易液化的气体、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

高考化学选修四知识点参考总结 4

1.中学阶段使用温度计的实验: ①溶解度的测定;②实验室制乙烯;③石油分馏。 前二者要浸入溶液内。

2.中学阶段使用水浴加热的实验: ①溶解度的测定(要用温度计);②银镜反应.③酯的水解。

3.玻璃棒的用途: ①搅拌;②引流;③引发反应:Fe浴S粉的混合物放在石棉网上,用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的玻璃棒引发二者反应;④转移固体;⑤醼取溶液;⑥粘取试纸。

4.由于空气中CO2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 生石灰、NaOH、Ca(OH)2溶液、Ba(OH)2溶液、NaAlO2溶液、水玻璃、碱石灰、漂白粉、苯酚钠溶液、Na2O、Na2O2;

5.由于空气中H2O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 浓H2SO4、P2O5、硅胶、CaCl2、碱石灰等干燥剂、浓H3PO4、无水硫酸铜、CaC2、面碱、NaOH固体、生石灰;

6.由于空气中O2的氧化作用而变质的物质: 钠、钾、白磷和红磷、NO、天然橡胶、苯酚、-2价硫(氢硫酸或硫化物水溶液)、+4价硫(SO2水溶液或亚硫酸盐)、亚铁盐溶液、Fe(OH)2。

7.由于挥发或自身分解作用而变质的: AgNO3、浓HNO3、H?2O2、液溴、浓氨水、浓HCl、Cu(OH)2。

8.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9.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10.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11.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12.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13.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14.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15.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16.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高考化学选修四知识点参考总结 5

1、氯气

(1) 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a.能跟金属(如Na、Fe、Cu等):2Na + Cl

2 2NaCl 2Fe+3Cl22FeCl3 Cu + Cl2 CuCl2

.和非金属(如H2)反应:H2 + Cl22HCl 将HCl溶于水,就得到盐酸。

c.和水的反应:Cl2 + H2

OHCl+HClO (氯气溶于水得氯水,部分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

——d.与碱的反应:2NaOH+Cl2=NaCl+NaClO+H2O(2OH+Cl2=Cl

—+ClO+H2O)(用于多余氯气的吸收)

“84”消毒液(漂白液) 的有效成分是NaClO

漂白粉制取原理的反应方程式是2Ca(OH)2+2Cl2== CaCl2+ Ca(ClO)2+ 2H2O,(此处用石灰乳,而不能用石灰水)

漂白粉的成分是CaCl2、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 漂粉精露置于空气中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a(ClO)2+CO2+H2O== CaCO3+2HClO,

2HClO2HCl+O2↑ (写两个)

漂白粉漂白原理:Ca(ClO)2+CO2+H2O== CaCO3↓+2HClO (写一个)

e.与盐溶液反应:Cl2+2NaBr = =2NaCl+Br2 Cl2+2KI == 2KCl+I2

(3)氯气的制法:

a. 实验室制少量氯气

.工业上制少量氯气,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

TAG标签: 化学 知识点

高考化学选修四知识点参考总结_精选范文网

对于化学的高考复习,其实很简单, 我们要善于用联系法,把学过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理出主线,在逐项、逐个知识点进行具体详细拓展分析记忆。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化学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