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化学

高三化学必背必会知识点经典整理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春秋时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就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说明,学习是要经过思考的,否则将一事无成。思考后就能得出学习成果,说的是非常对的。小编带来了高三化学第一轮模拟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三化学必背必会知识点经典整理 1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OH)3——红褐色沉淀Fe(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Fe(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蓝色Cu2(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aSO4、BaCO3、Ag2CO3、CaCO3、AgCl、Mg(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

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O3—无色固体(沸点44.8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高三化学必背必会知识点经典整理 2

1.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

(1)水作氧化剂

水与钠、其它碱金属、镁等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碱:

水与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铁):

水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水煤气”:

铝与强碱溶液反应:

(2)水做还原剂

水与F2的反应:

(3)水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水电解:

(4)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水与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

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水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2.水参与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1)水合、水化:

水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酸性氧化物化合成酸。(能与二氧化硅化合吗?)

水与氧化钠、氧化钙等碱性氧化物化合成碱。(氧化铝、氧化铁等与水化合吗?)

氨的水合、无水硫酸铜水合(变色,可检验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水)、浓硫酸吸水、工业酒精用生石灰吸水然后蒸馏以制无水酒精、乙烯水化成乙醇

(2)水解:

卤代烃水解、乙酸乙酯水解、油脂水解(酸性水解或皂化反应)、水与碳化物——电石反应制乙炔、盐类的水解、氮化物水解、糖类的水解、氢化物——氢化钠水解

3.名称中带“水”的物质

(一)与氢的同位素或氧的价态有关的“水”。

蒸馏水—H2O重水—D2O超重水—T2O双氧水—H2O2

(二)水溶液

氨水—(含分子:NH3,H2O,NH3·H2O,含离子:NH4+,OH-,H+)

氯水—(含分子:Cl2,H2O,HClO,含离子:H+,Cl-,ClO-,OH-)

卤水—常指海水晒盐后的母液或粗盐潮解所得溶液,含NaCl、MgCl2、NaBr等

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1∶3)

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

(三)其它水银-Hg水晶-SiO2水煤气-CO、H2的混合气、水玻璃-Na2SiO3溶液

〈〈〈返回目录

高三化学必背必会知识点经典整理 3

(1)弱碱阳离子只存在于酸性较强的溶液中:fe3+、al3+、zn2+、cu2+、nh4+、ag+等均与oh–不能大量共存。

(2)弱酸阴离子只存在于碱性溶液中:ch3coo–、f–、co32–、so32–、s2–、po43–、alo2–均与h+不能大量共存。

(3)弱酸的酸式阴离子在酸性较强或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它们遇强酸(h+)会生成弱酸分子;遇强碱(oh–)会生成正盐和水:hso3–、hco3–、hs–、h2po4–、hpo42–等。

(4)若阴、阳离子能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的盐,则不能大量共存:ba2+、ca2+与co32–、so32–、po43–、so42–等;ag+与cl–、br–、i–等;ca2+与f–,c2o42–等。

(5)若阴、阳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al3+与hco3–、co32–、hs–、s2–、alo2–等;fe3+与hco3–、co32–、alo2–等。

(6)若阴、阳离子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fe3+与i–、s2–;mno4–(h+)与i–、br–、cl–、s2–、so32–、fe2+等;no3–(h+)与i–、s2–、so32–、fe2+等;clo–与i–、s2–、so32–等。

(7)因络合反应或其它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fe3+与scn–;al3+与f–等(alf63–)。

(8)此外,还有与al反应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h+;可能oh–,含h+时一定不含no3–);水电离出的c(h+)=10–13mol/l(可能为酸溶液或碱溶液)等。

高三化学必背必会知识点经典整理 4

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HCO3-+H+=CO2↑+H2O

高三化学必背必会知识点经典整理 5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反应,是指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变化的化学反应,微观上是有电子转移或偏移的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许多规律,这里进行简单的总结。

1、守恒规律

守恒是氧化还原反应最重要的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从整个氧化还原反应看,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此外,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物质质量也都守恒。守恒规律应用非常广泛,通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计算问题以及方程式的配平问题。

2、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价,只有氧化性,如浓硫酸中的硫是+6价,只有氧化性,没有还原性;元素处于,只有还原性,如硫化钠的硫是-2价,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如二氧化硫的硫是+4价,介于-2与+6之间,氧化性和还原性同时存在,但还原性占主要地位。物质大多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体现出各种元素的综合,如H2S,既有氧化性(由+1价氢元素表现出的性质),又有还原性(由-2价硫元素表现出的性质)。

3、难易规律

还原性强的物质越易失去电子,但失去电子后就越难得到电子;氧化性强的物质越易得到电子,但得到电子后就越难失去电子。这一规律可以判断离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例如Na还原性很强,容易失去电子成为Na+,Na+氧化性则很弱,很难得到电子。

4、强弱规律

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用这一性质可以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如2HI+Br2=2HBr+I2,氧化物Br2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I2的氧化性。还原剂HI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HBr的还原性。

5、歧化规律

同一种物质分子内同一种元素同一价态的原子(或离子)发生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叫歧化反应,歧化反应的特点:某元素的中间价态在适宜条件下同时向较高和较低的价态转化。歧化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如Cl2+H2O=HCl+HClO,氯气中氯元素化合价为0,歧化为-1价和+1价的氯。

6、归中规律

(1)同种元素间不同价态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时候,其产物的价态既不相互交换,也不交错。

(2)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存在中间价态时,同种元素的高价态物质和低价态物质才有可能发生反应,若无中间价态则不能反应。如浓硫酸和SO2不能反应。

(3)同种元素的高价态氧化低价态的时候,遵循的规律可简单概括为:高到高,低到低,可以归中,不能跨越。

TAG标签: 化学 知识点

高三化学必背必会知识点经典整理_精选范文网

春秋时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就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说明,学习是要经过思考的,否则将一事无成。思考后就能得出学习成果,说的是非常对的。小编带来了高三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