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化学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经典大全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方向却很危险。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学习也是如此,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化学理科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经典大全 1

1、多元含氧酸具体是几元酸看酸中H的个数

多元酸究竟能电离多少个H+,是要看它结构中有多少个羟基,非羟基的氢是不能电离出来的。如亚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个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结构中,是有一个H和一个O分别和中心原子直接相连的,而不构成羟基。构成羟基的O和H只有两个。因此H3PO3是二元酸。当然,有的还要考虑别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不能由此来解释。

2、酸式盐溶液呈酸性

表面上看,“酸”式盐溶液当然呈酸性啦,其实不然。到底酸式盐呈什么性,要分情况讨论。如果这是强酸的酸式盐,因为它电离出了大量的H+,而且阴离子不水解,所以强酸的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而弱酸的酸式盐,则要比较它电离出H+的能力和阴离子水解的程度了。如果阴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大(如NaHCO3),则溶液呈碱性;反过来,如果阴离子电离出H+的能力较强(如NaH2PO4),则溶液呈酸性。

3、H2SO4有强氧化性

就这么说就不对,只要在前边加一个“浓”字就对了。浓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它的氧化性体现在整体的分子上,H2SO4中的S+6易得到电子,所以它有强氧化性。而稀H2SO4(或SO42-)的氧化性几乎没有(连H2S也氧化不了),比H2SO3(或SO32-)的氧化性还弱得多。这也体现了低价态非金属的含氧酸根的氧化性比高价态的强,和HClO与HClO4的酸性强弱比较一样。所以说H2SO4有强氧化性时必须严谨,前面加上“浓”字。

4、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考虑产物之间的反应

从解题速度角度考虑,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时,可以“四看”:一看产物是否正确;二看电荷是否守恒;三看拆分是否合理;四看是否符合题目限制的条件。从解题思维的深度考虑,用联系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化学原理来综合判断产物的成分。中学典型反应:低价态铁的化合物(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与硝酸反应;铁单质与硝酸反应;+3铁的化合物与还原性酸如碘化氢溶液的反应等。

5、忽视混合物分离时对反应顺序的限制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对化学反应原理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反应要快、加入的过量试剂确保把杂质除尽、选择的试剂既不能引入新杂质又要易除去。

6、计算反应热时忽视晶体的结构

计算反应热时容易忽视晶体的结构,中学常计算共价键的原子晶体:1 mol金刚石含2 mol 碳碳键,1 mol二氧化硅含4 mol硅氧键。分子晶体:1 mol分子所含共价键,如1 mol乙烷分子含有6 mol碳氢键和1 mol碳碳键。

7、对物质的溶解度规律把握不准

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规律分三类:第一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氯化钾、硝酸钾等;第二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但是增加的程度小,如氯化钠;第三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如气体、氢氧化钠等,有些学生对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理解不清。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经典大全 2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纯净物。因为可以是同种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的混合物。如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石墨等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

2。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因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学式相同,它们混合时则是混合物。如正丁烷与异丁烷的混合等。

3。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因为溶质可能不同,如KNO3的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因KNO3的溶解度较大。

Ca(OH)2的饱和溶液浓度很小,因Ca(OH)2微溶于水。

4。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

5。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如Ca(OH)2随着降温溶解度增大,其饱和溶液就变成不饱和溶液,故没有晶体析出。

6。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NaHSO4、H2O、苯酚等。

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Mg(OH)Cl、H2O等。

7。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Na2O2是过氧化物,Fe3O4是特殊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等。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CrO3等。

8。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有机酸的酸酐:乙酸酐等有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酸酐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有机酸酐等。

9。碱不一定都有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如NH3·H2O以及有些含氮元素的有机物碱就没有相应的碱性氧化物。

10。酸分子中的氢原子个数不一定就是酸的“元数”。如CH3COOH不是四元酸,而属于一元酸。

11。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是盐,不是离子化合物,属于共价子化合物。

12。能透过滤纸的不一定是溶液。如胶体可透过滤纸。

13。常温下收集的NO2气体不一定是纯净物。因为气体中存在化学平衡:2NO2N2O4,故所收集到的是混合气体。

14。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如HD、HT等则是单质。

15。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CO2、H2CO3以及碳酸盐等均含有碳元素,属于无机物。

离子共存的“四不能”

有关溶液中离子能否共存问题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问题。近几年高考几乎每年都设置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的试题。题不难,但这类题上能否得分差异较大。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经典大全 3

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经典大全 4

1、SO2的性质:强的还原性、漂白性、弱的氧化性、酸性氧化物。

2、SO2通入氯化钡、氯化钙溶液都没有沉淀。但是通入硝酸钡溶液有沉淀。因为SO2在水溶液中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出氢离子与硝酸根构成硝酸,可以氧化SO2氧化成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

3、SO42-的检验:先加HCl无现象,后加BaCl2溶液有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4、浓H2SO4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干燥布擦净,最后涂上NaHCO3溶液

5、除去SO2中的SO3可用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或浓H2SO4

6、含有2molH2SO4的浓硫酸和1mol铜加热反应,得到的SO2不到1mol,原因是随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稀硫酸和铜不反应。

7、SO2使石蕊变色而不褪色,SO2不能漂白石蕊。

8、常温下浓硫酸可以使铁铝钝化,钝化不是不反应,很快反应很快停止。钝化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

9、S常温下是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S可以和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0、浓硫酸有吸水性,但是不能干燥氨气、硫化氢、碘化氢、溴化氢。

11、向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以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含量

12、酸雨:pH<5.6的降雨,酸雨的产生主要是工业上燃烧煤产生大量的SO2,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酸雨,但是也有少量的硝酸酸雨。

13、臭氧层是地球生物的保护伞,但是臭氧不是越多越好,若超过10—5%对人体有害。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主要是氟利昂、氮氧化物。

14、H2O2的性质:(1)强氧化性:H2O2作氧化剂,还原产物一般为水。如H2O2可以氧化SO2、氯化亚铁(2)弱的还原性:如H2O2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H2O2作还原剂,氧化产物为O2。(3)弱酸性(4)漂白性。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经典大全 5

(一)、燃烧的一般条件

1、温度达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

2、有强氧化剂如氧气、氯气、高锰酸钾等存在

3、(爆炸物一般自身具备氧化性条件,如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火药等,只要达到温度条件,可以在封闭状态下急速燃烧而爆炸)

(二)、镁在哪些气体中可以燃烧?

1、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2、镁在氯气中燃烧

3、镁在氮气中燃烧

4、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三)、火焰的颜色及生成物表现的现象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3、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4、酒精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5、硫在空气中燃烧---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6、硫在纯氧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7、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

9、磷在空气中燃烧,白色火焰,有浓厚的白烟

10、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有黑烟

11、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很亮,有浓厚黑烟

12、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13、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黄色

14、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没有火焰)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熔融而滴下。

(四)、焰色反应(实验操作)

1、钠或钠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黄色

2、钾或钾的化合物焰色反应为紫色(要隔着蓝色钴玻璃观察)

TAG标签: 化学 知识点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经典大全_精选范文网

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方向却很危险。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学习也是如此,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化学理科知识点归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