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高考知识点分析大全集锦
相关文章
高三历史在整个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整个高中阶段的重难点,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很重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三年级历史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三历史高考知识点分析大全集锦 1
明清时期文化的记忆口诀
一、时代特征
明清文化新高峰,承古萌新为特征。
1、科技方面
古代科著集大成,近代科技初引进。
2、思想方面
资本主义渐初萌,早期启蒙初诞生。
3、文学方面
文学主流为小说,市民文学达峰顶。
4、古典文化
官方编纂丛类书,中华文明博精深。
5、西学文化
西学东渐传科技,西方科学传明清。
二、自然科学
1、医药学
药物学家李时珍,考察类比多创新。
《本草纲目》万方剂,药物千八详说明。
“东方药典”①声名远,反映进化又医病。
2、农学
明朝农学徐光启,关注百姓勤笔耕。
《农政全书》说农耕,农学体系较完整。
《秦西水法》初翻译,欧洲水利书阐明。
3、地理学
地理学家徐霞客,越山涉水释疑问。
记载地貌喀斯特②,早于欧洲二百春。
地理纠错③多发现,旅行游记史有名。
4、《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宋应星,明代农工详说明。
“工艺百科”④传国外,外来科技亦载明⑤。
5、外技引进
西方开辟新航路,科技东传初殖民。
来华传教利玛窦,传播科技交友人。
徐利⑥合译多书籍,中华科技血液新。
三、社会科学
1、思想哲学
明清社会气象新,资本主义渐初萌。
理学心学⑦为主体,民主思想初启蒙。
①李贽
明末李贽主张新,否定孔子批儒经。
揭露道学多虚伪,反对封建最典型。
思想先进称“异端”,新生阶层⑧初反映。
②黄宗羲
明末清初“三先生”⑨,批判理学角度新。
梨洲⑩揭批君主制,提倡“法治”反帝君。
“工商皆本”反抑商,学术影响到晚清。
③顾炎武
明清学者顾炎武,“经世致用”研学问。
理论实践相结合,著书郡国可利病⑾。
反对君主行专制,天下权归天下人。
脚踏实地新学风,后继学者学前人。
④王夫之
船山先生⑿思想新,唯物主义又辩证。
“气”为物质“理”规律,“天下惟器”唯物论。
“动不舍静”“静含动”,运动绝对说辩证。
否定理学主静说,船山观念地位尊。
发展观点看历史,政治趋时常革新。
2、文学
①《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罗贯中,塑造人物多典型。
历史小说第一部,三国纷争谋事人。
②《水浒转》
施耐庵著《小浒传》,梁山好汉多传神。
起义小说第一部,反对封建颂农民。
③《西游记》
吴承恩说《西游记》,唐僧取经多风云。
斩妖除怪孙大圣,长篇神话歌抗争。
④《红楼梦》
曹高⒀先后说红楼,贾府盛衰宝黛⒁情。
鞭挞礼教旧制度,封建没落有反映。
古代长篇最优秀,中外红学多争鸣。
⑤《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吴敬梓,讽刺科举毒身心。
⑥《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蒲松龄,借写妖狐鞭清廷。
3、丛书与类书
中华文化博精深,古典文化达峰顶。
①类书
明清编纂丛类书⒂,分别举证略说明。
a《永乐大典》
解缙主持编类书,《永乐大典》远盛名。
分类成书两万卷,万册图书今凋零⒃。
《古书图书集成》
《图书集成》一万卷,最大类书今现存。
c《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为丛书,经史子集详阐明。
收录典籍三千种,古代文化多保存。
书成三万六千册,修书毁书⒄最典型。
四、西学东渐
1、起因
西葡开辟新航路,殖民东来初殖民。
葡占澳门荷据台,意谴教士⒅利玛窦。
儒服汉语献“图琴”⒆,交友儒生为殖民。
2、西学东传
教士译书传科学,传华数理艺天文。
修订历法铸火炮,中国科技血液新。
3、东学西传
明清闭关亦开明,中西交流一度盛。
儒道学说传西方,教士居华两面性。
4、衰落
发展教徒反民俗⒇,干涉内政帝难忍。
雍正诏令禁传教,西学东渐惜暂停。
高三历史高考知识点分析大全集锦 2
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韩非子等。
孔子观点:思想的核心是仁;统治者要“以德治民”,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
孟子观点:把孔子的“仁”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本善”。
荀子观点: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主张“性本恶”。与孔孟相比,增加了法治的内容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西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纲五常”
为了推广儒学,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此后,儒学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宋明理学:
北宋:程颢、程颐兄弟,观点: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南宋:朱熹,他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观点: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其著述《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心学是理学的一个流派。
南宋:陆九渊,观点: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
明朝:王阳明,把理学发展为“心”学,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观点:“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离经叛道”的李贽,自称“异端”,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共同观点:反对君主专制独裁,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还主张“经世致用”,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高三历史高考知识点分析大全集锦 3
中国古代文学
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诗经》:春秋末年,中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楚辞: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骚体”。
汉赋:汉朝时,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的文体——赋。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唐诗:唐朝时,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初唐的诗人有王勃、陈子昂。
盛唐时,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中唐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宋词:到了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欢迎。于是,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南宋)等。
元曲:到元代,散曲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元曲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
明清小说:明清时期,一方面_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另一方面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明清小说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以《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高鄂)四部长篇小说最为。此外,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蒲松龄)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吴敬梓)也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高三历史高考知识点分析大全集锦 4
第一点:死记硬背。目前距离高考已经不到一个月啦,要想在段时间内提高历史成绩,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死记硬背,历史的知识点都是比较固定的,如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意义等这些都是无法篡改的。
第二点:挖掘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历史不是死的,是人类活动轨迹的记录,因此我们要将历史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找到异同点,找到事件之间的联系等,然后通过自己理解、消化,最后用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
第三点:多做测试题。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多做习题都是没有错的,尤其是历史这种靠死记硬背知识点比较多的门科,通过做习题可以巩固自己知道的知识,也可以更好的查漏,以便更好的进行补缺。
lt;<<返回目录
高三历史高考知识点分析大全集锦 5
一、背景: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1、中国(落后):经济上:资本主义缓慢发展,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政治上:官场腐败,阶级矛盾缴化。军事上:装备陈旧,营务废驰,纪律败坏。外交上: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
2、世界(欧洲先进):政治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上: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了“世界工厂”,法美等西方国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外交上:加紧扩张,掠夺更多销售市场原料产地,英国炮舰和走私船出没中国东南海域,进行骚扰和侵略。
二、英国鸦片走私和中国禁烟运动
1、英国走私鸦片:(1)原因: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2)危害:大量白银被掠夺,危害人民健康,士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危害清政府统治
2、中国禁烟运动:(1)代表人物:林则徐、邓廷桢。(2)禁烟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3)意义: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林则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
三、鸦片战争经过:1840年6月,英舰驶入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战争开始。1841年,英扩大战争,侵占香港岛。1842年8月,英闯入长江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屈服求和,战争结束。
四、中国人民抗英斗争:①三元里人民抗英;②清爱国将领抗英
五、鸦片战争爆发和中国战败的原因: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将中国变成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直接原因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成为导火线。 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政治腐败,经济技术落后、这是中国战败的内因,在战争中的军事指挥不当,策略上的左右摇摆,是中国战败的直接原因。英国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这是中国战败的外因。衰败的封建主义无法抗衡新兴的资本主义,这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落后就会挨打。
高三历史高考知识点分析大全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