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笔记方法方法与笔记“七步法”参考精选
相关文章
整理历史笔记就是理清知识点、防止遗忘的好方法。因此,要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就应养成整理历史知识点的习惯,特别要注意做好课堂的标注笔记、小编在这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中历史笔记方法方法与笔记“七步法”参考精选 1
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正确看待历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4、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启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8、长安和扬州。
9、唐中央政权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史实,共性。与汉民族关系的异同点。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对外交往和汉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对外交流的具体史实。
11、深刻理解两税法的实施和影响。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和启示。
13、唐文化:唐诗、韩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绘画,书法,封建教育,医学,孙思邈和《唐本草》。
高中历史笔记方法方法与笔记“七步法”参考精选 2
丝织业
中国又最早养蚕缫丝织绸。距今四五千年已养蚕并有丝织品。
商朝织机。
西周斜纹提花织物。
唐朝丝织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明清设苏杭织造局。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民间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
民间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到隋唐才得以恢复和
发展。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
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那时使用的花楼机,能够织出画师设计的各种花纹。
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西汉“丝国”“丝绸之路”;
唐朝起瓷器大量输出国外;
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
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高中历史笔记方法方法与笔记“七步法”参考精选 3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王权具有神秘色彩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方式来决定。
3.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
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
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有权威,国家政权趋向严密。
(4)局限:
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王权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时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瓦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目的:
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家国政治
(4)影响:
①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政治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高中历史笔记方法方法与笔记“七步法”参考精选 4
1、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
(2)石器锄耕
(3)铁犁牛耕
2、古代农业的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耧车(播种工具);隋唐—曲辕犁
3、古代耕作方法演变:春秋战国—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代田法
4、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
5、古代灌溉工具演变:翻车(三国)、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
6、中国古代人们由不断迁徙走向定居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7、小农经济出现的时间:春秋战国出现
8、小农经济出现的原因: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根本原因)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9、小农经济的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分散性)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性)③分工简单,技术落后(落后性)④易受天灾、苛政的影响(脆弱性)
10历代统治者的重视,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11、对小农经济的评价:积极
①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
消极
①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
②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1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13、三大手工业部门的发展状况
青铜:商周—鼎盛(青铜时代)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冶金冶铁:西周晚期出现铁器,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利鼓风冶
铁工具)炼钢:南北朝—灌钢法(水排和灌钢法使中国的冶炼技术在16世纪前一直领先于世界)商朝—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唐朝—南青北白;宋朝—五大名窑瓷
元朝----青花瓷明清—--珐琅彩、彩瓷;景德镇成为瓷都器丝商朝—出现丝织品;西周—斜花提纹织物;业西汉—政府在长安设东西织室;唐代—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14、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地点:江南
15、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带有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的出现。
16、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封建制度的束缚(根本原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高中历史笔记方法方法与笔记“七步法”参考精选 5
01.康奈尔笔记法
5R笔记法,又叫做康乃笔记法,是用产生这种笔记法的大学校名命名的。这一方法几乎适用于一切讲授或阅读课,特别是对于听课笔记,5R笔记法应是最佳首选。这种方法是记与学,思考与运用相结合的有效方法。* 记录(Record)在听讲或阅读过程中,在主栏(将笔记本的一页分为左大右小两部分,左侧为主栏,右侧为副栏)内尽量多记有意义的论据、概念等讲课内容。* 简化(Reduce)下课以后,尽可能及早将这些论据、概念简明扼要地概括(简化)在回忆栏,即副栏。* 背诵(Recite)把主栏遮住,只用回忆栏中的摘记提示,尽量完满地叙述课堂上讲过的内容。* 思考(Reflect)将自己的听课随感、意见、经验体会之类的内容,与讲课内容区分开,写在卡片或笔记本的某一单独部分,加上标题和索引,编制成提纲、摘要,分成类目。并随时归档。* 复习(Review)每周花十分钟左右时间,快速复习笔记,主要是先看回忆栏,适当看主栏。这种做笔记的方法初用时,可以以一科为例进行训练。在这一科不断熟练的基础上,然后再用于其他科目。
02.关键字笔记法
左脑式关键字笔记法,指的是通过记录关键词,回顾之前记录内容的方式。制作很简单,在笔记本上划分为两个区域,在笔记纸的右侧约四分之一处画一条直线,加粗。左边是笔记区,用来做笔记;右边是关键词区,从笔记区挑选出关键词写进右侧。关键词笔记法主要针对那些找不到重点的同学,这些人往往通篇阅读一篇课文,不仅浪费时间,最终还可能找不到重点,因为记录的内容太多太杂。备注关键词的数量设定也是技巧,如果设定太多就不叫关键词了,设定太少又无法理解记录内容的意思。需要经过长时间练习,从而抓住设定关键词的要点。举例来说在历史的“宋代官制”时,可以在“笔记区”分别记录下中书省、枢密院、三司的职责及要点,在“关键字区”则抓出如“中书省:行政”、“枢密院:军政”、“三司:财政”等的关键字。然后依循“康乃尔笔记法”演练及复习步骤,利用关键字回顾“笔记区”内容来记忆。建议同学在整理过“关键字区”后,不妨找出关键字之间的关係,将文字绘成图表,然后利用图表进行重点串联,建立起一个有组织的架构,最后再以“图像→关键字→笔记区”的记忆步骤回顾课程内容。
03.便利贴笔记法
希望“一本在手,天下我有”的童鞋,但课本却无法将所有的笔记copy上去,这时就需要“便利贴”神器啦!将便利贴笔记贴在书上,可以在不破坏、不遮挡的情况下,让所有笔记融入在一起,方便快捷。这些便利贴也可以贴在自己平时较常出入或较为显眼的地方,例如客厅或房间门板、冰箱门、鞋柜、电脑屏幕,甚至洗手间等。随时随地学习,增加印象,加强读书效果,所以此法也叫做四面八方笔记法。
04.卡式问题集法
卡式问题集法即是在卡片正面抄写问题,背面再记下该问题纲领式的重点提示和答案。
05.书本注记法
学习到第N单元时,就可在书本上简单注记“参考第xx页”以免时间一久课文内容无法衔接;或是利用书本空白处,制作较详细的比较表。
06.书本剪贴法
高三时教室里面经常充斥着撕书本撕试卷的声音,同学们裁剪拼贴把重点集在一个本子上,复习起来高效多了。剪贴的内容包括:1)自己制作的统整图表。2)参考书或老师提供的相关课外资料。3)从报章杂志上剪下来与课内有关的资料或图片。
07.目录索引笔记法
课本的目录,其实就是课文的条列式重点。把课本目录利用起来,对我们的学习将是极大的帮助。可以将课本的目录影印下来,只要在空白处补充重点说明,便成了最佳的大纲笔记。
08.透明纸笔记法
针对科目讲授方式的差异,又或者是手写速度较慢的人,有时课堂笔记只需要将额外内容注记于课本就能完成,而“一本主义”的贯彻者,还可能会将其他参考书的重点全部集中到课本里头。同时,还能透过透明纸将需要的记忆的部分用铅笔涂黑,达到最高的重复利用。这样的笔记方式,最大的困扰便是课本上没有足够的余白,这是除了小张表格或便利贴,还能直接剪一张与课本页面尺寸相同的透明纸放进去,直接增加大量的补充空间。
09.心智绘图笔记法
人是以树枝状连结法储存资讯,因此有人便发展出“心智绘图笔记法”,以求增加记忆的保留量由一个主题分出许多子题,将讯息储藏在子题内。将一个单元的主题放在正中央,当做核心理念,使用“关键字”──运用关键动词或名词当“keyword”。* 由核心主题向外扩张出副主题* 每个副主题都有几个主要分枝* 每个概念都是用一个字词来表达* 每个概念尽可能附上图片* 多使用符号、颜色、文字、图画和其他形象
10.录音笔法
人的记忆大致可分为视觉型与听觉型。至于自行录制录音笔记时,应先将预录的内容至少精读一遍以上,然后将其中的重点对着录音设备念出来即可。举例来说搭车时,车内光线不足、车身摇晃、人潮拥挤而不适合看书,只要拿出随身听就可以把握机会随时随地学习喔。另外,睡觉前、起床后、走路时,或者眼睛疲劳时,这些较利于听觉学习的时段,也都是使用录音笔的好时机唷!
高中历史笔记方法方法与笔记“七步法”参考精选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