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周朝历史知识点内容归纳大全整理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每个人不可能永远都充满激情和斗志,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激励自己来保持激情和斗志。不要企图活在别人的激励中,自励才是最有效的激励方式。没有人能真正改变你,只有你自己才能改变自己。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2020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周朝历史知识点内容归纳大全整理 1

土地政策

随着中原人口的大批南下,不仅使南朝增加了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南方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南朝政府对北来的流民起初采取侨立州郡的政策,后来,东晋和南朝政府为了扩大剥削对象,改行土断政策。

所谓土断,就是撤销侨州郡县和侨籍,让侨户和土著居民一起在当地著籍,并且同样负担国家的赋役。自东晋到陈朝时期,共进行九次土断。其中,364年桓温进行的“庚戌土断”和413年刘裕进行的“义熙土断”,成效最为显著。

土断后,南朝境内的侨寓政府便陆续消失了。

农业发展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农业普遍有所发展。比较突出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的荆、扬二州。扬州是东晋、南朝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其中都城建康及其周围地区发展很快。东晋在曲阿(江苏丹阳)立新丰塘,溉田八百多顷。宋在湖熟起废田四千多顷,向京口、姑熟移民。齐在句容修赤山塘。扬州“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三吴(吴郡、吴兴、会稽)是东晋政府最重要的基地,经济发展尤为突出。

东晋在吴兴乌程(浙江湖州)筑荻塘,溉田千顷。宋在乌程修吴兴塘,溉田二千余顷;又在会稽一带开垦湖田,“皆成良业”。东晋、南朝政府的各种支出,主要依靠三吴。洞庭湖周围的荆、湘地区发展也很快。梁罢义阳(河南信阳)镇兵以后,“江湖诸州并得休息,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仓廪充实”。

与浙江相邻的闽中、鄱阳湖周围地区,也有较快的发展。此外,淮南地区,土地肥沃,流民集中。寿春附近有芍陂灌溉农田,地方千里,“良畴万顷”,是重要粮食产地。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岭南种双季稻。

元嘉以前,淮南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元嘉末,由于宋魏战争,淮南遭到破坏。经过齐、梁二代的经营,江淮间一些地区的生产也迅速恢复、发展。益州则号称“沃野天府”,物产丰富。广州也是富庶的经济地区。

士族田庄

在南方经济的发展中,南、北士族地主都采取田庄形式进行生产。其中北方士族南迁时,都带来大量部曲和佃客,唯一缺乏的是田地。因此,他们到处“求田问舍”,不择手段地谋取土地。如刁逵在京口一带掠夺土地达万顷。与此同时,南方士族地主也进一步扩张自己的经济力量。

士族地主在他们占领的平原和山泽上建立田庄,当时称为“墅”或“园”。如会稽士族孔灵符在永兴建墅,“周围三十三里,水陆地二百六十五顷,含带二山,又有果园九处”。谢灵运在始宁的墅有南北二山,山上有五个果园,沿水渠两岸有大批良田。

农业在士族田庄经济中占主导的地位。田庄中有大量的耕地,又有河湖水渠等水利灌溉系统。在耕地上种有稻、麦、粟、桑、麻、蔬菜等作物。仅次于农业的是园林业,经营竹木果树等。

此外,还有养鱼业和畜牧业,并从事纺织、酿造、制造生产工具等多种手工业生产。由于从事多种经营,使士族地主田庄具有自给自足的性质。

田庄里的生产者,主要是佃客、部曲和奴隶。士族地主对他们的剥削和压迫是残酷的。但它把大量劳动人手组织起来,在山区水滨进行垦植,特别是在东晋和南朝前期,士族地主还关心生产的时候,地主田庄对江南地区的开发是起一定的积极作用。以后,由于门阀土族日益腐朽,田庄也就成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手工行业

东晋南朝时期,纺织业比较发达,养蚕技术已经相当可观,豫章等地一年蚕四、五熟,永嘉等地一年八熟。丝、绵、绢、布等是南朝调税的主要项目,因此纺织是民间普遍的副业。其中荆、扬二州的纺织业尤为发达。

锦业在益州也早负盛名。刘裕灭后秦,把关中的织锦户迁到江南。南朝后期,织锦业也发达起来。富豪人家穿绣裙,着锦履,以彩帛作杂花,绫作服饰,锦作屏障。

南朝时,政府都设有专官管理矿冶。建康尚方有东、西二冶(宋、齐时有南冶,后废),州、郡有矿冶的设冶令。另外还有不少私家冶铺作坊。在冶铸技术上,用水排鼓风冶铸已在南朝应用。炼钢技术也有很大进步。那时还发明一种杂炼生铁和熟铁的灌钢法,即把生熟铁混杂起来冶炼,火候到时,生铁先熔化,渗淋入熟铁中,然后取出反复锻炼,就成为优质钢,用来制造宝剑和刀、镰。

到三国、西晋时,瓷器的烧制已经达到成熟阶段,东晋、南朝时又有新的发展。当时瓷器的代表性产品是一种通体青釉的青瓷,产地比较集中的是会稽郡(浙江绍兴)一带。青瓷胎质纯,硬度高,釉料匀,通体青莹,造型多样美观。考古发掘,江南许多地区的制瓷技术逐渐成名,并各有自己的特点。

造船业在东吴的基础上又有较大的发展。运输、作战用的舰船只很多,往来于东海、南海和内地河道的船只频繁,大者可载重二万斛。

造纸业有了新的发展。压光和染色是这一时期造纸技术的新成就。当时纸的名目很多,其中用藤皮造的藤角纸是一种质地优良的纸张 。造纸业的发达对当时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周朝历史知识点内容归纳大全整理 2

1.生产力

工业革命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产水平,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伦敦成为世界金融和贸易中心。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2.城市化

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工厂逐渐集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同时影响社会习俗的变化。

从人类生产方式看工业革命后,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出现,又引发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出现了城市化的浪潮。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比较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不同特点,城市化带来的效益和问题,进而理解人类社会进步中的代价与阵痛,渗透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社会关系

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两大变革,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随着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增长,他们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4.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制取代手工工场。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人相对集中、分工明确、纪律严格、使用机器大生产的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5.思想文化

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工业革命开始后,需要许多新式人才,如工程设计、机器制造、机器修理、工厂管理等,而这些新人才都需具备科学知识,以及专门的技术训练等。欧美各国逐渐加强科技的研究和教育。法国在1747年设立了一个专门研究建筑桥梁的工程专科学校,后来各国纷纷仿效,设立各种工程学校,或在大学里添设专门的工程课程,进而发展为工学院,科技教育发达起来。

6.世界格局

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对外推行“炮舰政策”,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其他民族国家紧闭的大门,强制推行自由贸易,迫使全世界为英国商品打开门户。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性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7.经济思想

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放任政策取代“重商主义”。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系统地阐述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主张减少政府在经济事物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1852年,英国议会发表声明,宣称自由贸易是英国的国策。进行法制化建设,废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旧法令,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维护资本主义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生产的原则。

8.经济结构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开始占主导地位。大部分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摆脱出来,转入工业生产。然后相当多的劳动力又因机器的使用而直接从生产中被排挤出来,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9.消极影响

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工人遭受剥削日益严重。

10.对中国的影响

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并推动中国近代工业产生。

周朝历史知识点内容归纳大全整理 3

手工业的特点:

①起源早,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从农业中分离出来。②技术不断进步,多项工艺世界领先,如制瓷业、丝织业等;由于工艺精湛,尤其是丝织品深受国外喜爱,西汉时期形成“丝绸之路”,唐代起,瓷器成为“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产品③ 先后形成三种经营模式,官营、家庭经营、民营手工业;明代中期以后,民营手工业逐渐占据社会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官营手工业特点:①官府直接经营;②规模大;③技艺精湛;④主要供官府和王室(皇室)需要;⑤西汉武帝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只能由官府垄断。⑥涉及行业广泛,典型的有冶金业、制瓷业、丝织业等;

教材上帮我们把这几个行业的发展情况作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说明,请大家阅读一下,感受一下。

学生阅读,请学生代表谈感受,略。

过渡??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特别是个体农耕的发展,为了自给自足(也为缴纳赋税),农民个体开始在家庭内部也进行手工业生产,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解决穿衣问题的纺织业。

家庭手工业的特点:①春秋战国逐渐形成;②单位生产规模小;③社会从业人数多;④以纺织业为代表,作为农业的副业存在;⑤生产的目的主要用来缴纳赋税和家庭消费,结余部分投放市场,

过渡:(那些手艺好的人渐渐发现,自己的东西比较好卖,于是慢慢多做一点,再多做一点,于是有了专门为市场生产的民营手工业)

虽然家庭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都是民间手工业,但民营手工业又有着自己的特点??

民营手工业特点:①春秋战国逐渐形成;②主要生产民间消费的日常用品;③由于完全依据市场调节生产,遵从市场规律,所以最能适应经济的发展,明中期后,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容易出现工具更新的需求(如花楼机)等。

周朝历史知识点内容归纳大全整理 4

第十六课 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主题:新世纪 新挑战 参与 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

1、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历史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国际关系显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面对国际形势变化的新特点,中国政府冷静观察,把握机遇,因势利导,积极参与双边和多边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努力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2、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⑴时间:1991年

⑵性质: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

⑶作用:亚太经合组织以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交往、发展和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减少成员之间的贸易壁垒为宗旨。该组织成立后,在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协调成员间经济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时间:1991年

4、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原则:积极参与、求同存异、推动合作

5、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作用: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多年来,中国始终本着积极参与、求同存异和推动合作的精神全面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对促进该组织的发展以及亚太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作出重要的贡献。

6、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贡献:

⑴2001年,中国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年会。

⑵2001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7、两个会议的影响(亚太经合组织年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人们对恢复世界经济增长的信心。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1、历史背景:

冷战结束后,中国、俄罗斯与中亚各国面临着一系列共同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为体,不仅涉及各国的安全、贸易发展和国家利益,同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亚洲乃至世界的稳定和发展。

2、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宣言,宣布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3、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性质:

“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

4、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意义:

这一组织的诞生,不仅促进了各成员国之间的睦邻互信和友好合作,对维护本地区安全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国际社会摈弃冷战思维,探索新型国家关系、新型安全观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

1、目前世界局势

⑴背景:世界交替之际,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⑵特点: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2、中国外交的努力、中国外交的调整(中国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的贡献)(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的内容):

⑴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⑵积极参与联合国和其它国际事务

⑶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⑷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⑸反对一些形式的恐怖主义

⑹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3、中国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的具体事例:

⑴1997年11月,----访问美国,访问期间,中美两国元首就21世纪中美关系发展框架和方向达成重要共识。

⑵1998年4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问欧洲,与欧洲联盟轮值主席国英国首相布莱尔、欧盟委员会桑特在伦敦举行中国——欧盟领导人首次会晤,双方确定中欧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⑶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一向重视联合国的作用,对联合国的和平事业一直采取积极支持的立场。近年来,中国多次派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和联合国组织的大选监督、武器核查等工作。

⑷1995年,中国在北京成功主办了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对推动世界妇女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周朝历史知识点内容归纳大全整理 5

(一)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夏历。

4、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5、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600 年被商汤所亡。

(二)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 1600 年,汤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1)暴政引起民愤

(2)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

(3)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三)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1、建立: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

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公元前771 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四)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1)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都是由于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腐败,失去民心。

(2)从夏朝和商朝灭亡中我们能得什么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夏、商、周的更替:

TAG标签: 历史 小故事

周朝历史知识点内容归纳大全整理_精选范文网

每个人不可能永远都充满激情和斗志,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激励自己来保持激情和斗志。不要企图活在别人的激励中,自励才是最有效的激励方式。没有人能真正改变你,只有你自己才能改变自己。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2020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20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整理1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时代特征】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隋唐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既是对秦汉的继承,也是不断创新和进步的表现。1.繁荣表现(1)工具革新,经济繁荣①交通运输:隋朝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