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重要知识点易错点整理集锦
相关文章
有智慧没知识容易陷入空想,一事无成。有知识没智慧,就不要埋怨被人当做工具使用,用毕即弃。要善用智慧来运用知识,以求合理的表现。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详细的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上历史重要知识点易错点整理集锦 1
1.北洋政府对内镇压革命 ,实行专制独裁, 对外依附帝国主义,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政府,而不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2.改组国民党的是宋教仁而不是孙中山。
3.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开始于洋务运动,因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不止大生纱厂,还有很多。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近代企业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不是在洋务运动时期。
5.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是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并不是一个重工业企业都没有;大部分民族工业分布在沿江、沿海一带,也不代表内地没有近代民族工业。
6.1862年、地主阶级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学堂;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7.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青年杂志》的创办,不是(新青年》的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8.在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口号的提出者是陈独秀;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胡适;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是鲁迅。
9.新文化运动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0.新文化运动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而不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1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八上历史重要知识点易错点整理集锦 2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1.日军的策略转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①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 ②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③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日军策略对国共两党的影响
(1)国民党:国民党亲日派——汪精卫,1940.3南京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1941.1“皖南事变”
(2)共产党:坚持抗战,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3.全民族抗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国民党爱国将领——枣宜会战,张自忠壮烈殉国 共产党——左权血洒疆场
二、抗战后期国际国内形式
1.国际:1943年意大利投降;1944年到1945年初,德国在欧洲战场败局已定;
在美国、英国的连续打击下,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陷入困境
2.国内——战略反攻与中共七大的召开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
(2)中共七大:(时间:1945.4 地点:延安)
内容:①制定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②选举了中央领导机关,。③ 意义:①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②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三、日本投降
(1)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 (屈原)
(2)1945.8.8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次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苏武)
(3)1945.8.9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大反攻)
(4)1945.8.15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5)1945.9.2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中国抗日战争(1931-1945)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1937-1945)全民族艰苦卓绝
※※注: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抗战胜利的原因
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胜利的根本原因。)
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③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2.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彻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③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巨大贡献。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八上历史重要知识点易错点整理集锦 3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
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称为西汉,定都长安。刘邦是汉高祖。
2、汉初的社会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1)汉初的社会状况: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社会十分贫困,经济萧条。
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
(2)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首要问题。
二、休养生息政策:
1、原因: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2、汉高祖采取的措施:1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家务农;(解甲归田)
2将奴婢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释奴为民)
3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轻徭薄赋)
4十五税一:减轻田租,定税率为十五税一;
★★汉高祖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可概括为:解甲归田、释奴为民、轻徭薄赋。
3、影响: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得以稳定。
三、文景之治:
1、汉文帝、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
(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
(1)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首先,十五税一改三十税一,其次慎用民力,服役一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
(2)减轻刑罚: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3)提倡节俭:提倡勤俭治国,以身作则。
2、表现(治国效果):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即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库钱粮充盈。
★★历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称为--文景之治。
八上历史重要知识点易错点整理集锦 4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历史条件
工业革命的深入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准备了社会经济的前提条件。
欧洲的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阶级条件。
自然科学取得的许多新成果与社会科学领域里的重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理论条件。
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诞生的思想条件。
理解《共产党宣言》
内容: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意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也称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2、巴黎公社革命
了解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意义
成立: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学说;它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公社战士的精神将永垂史册。
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了解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二月革命: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即推翻了俄国的沙皇专制统治)。
《四月提纲》:列宁向布尔会维克党和革命群众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在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它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4、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知道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概括
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任务: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社会基础:政治基础 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土地改革的完成;各地人民政府建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经济基础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加强对农业和工矿业的领导;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法律保证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到1956年,全国基本完成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上,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劳动分配上,基本上实现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样,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从而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八上历史重要知识点易错点整理集锦 5
第4课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时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中期
(2)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
(3)口号: 自强 、 求富 。 目的: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4)主要内容:
①以“ 自强 ”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②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一批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③创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
④建立新式海陆军(在李鸿章的建议下,清政府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协调指挥)
(5)评价洋务运动
进步性: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②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在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失败标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胡失败。
(6)教训:地主阶级洋务派不能领导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7.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19世纪70年代,,中亚浩汗国阿古柏占领新疆大部地区,俄国占领胃伊犁.
(2)过程:左宗棠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胡方针”重新收复新疆,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八上历史重要知识点易错点整理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