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推荐模板
相关文章
他勉强打起精神,翻开书,开始就觉得一行行的字在上面活动起来,像要飞;后来觉得只是模模糊糊的一片,像一窝蚂蚁在纸上乱爬。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2020,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推荐模板 1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1.“中东”概念:亚洲西部,欧亚非三洲交界地带,以阿拉伯人为主,也是犹太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地理位置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水资源匮乏。阿拉伯和以色列矛盾错综复杂。
2.特点: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
3.表现:四次中东战争(发生在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引发第一次中东战争)
二、错综复杂的矛盾
1.原因:
(1)重要根源:列强的介入。
(2)争夺实质:领土之争。
(3)加剧冲突因素:水资源之争。
(4)民族矛盾、宗教斗争:圣城之争
2.中东问题的关键:巴以冲突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推荐模板 2
1、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
(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
注释: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争战而得名。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2、手工业:规模扩大。
3、商业: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
二、王室衰微
1、原因:社会动荡,各种制度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
2、表现:
(1)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已无力控制诸侯;
(2)诸侯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3)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导致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
3、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国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1、背景: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展开争斗;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
2、经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
3、影响(结果):
(1)消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2)积极影响:
①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②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推荐模板 3
国内评价
中国历史学家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维新运动具有救亡和抵制人民革命的双重性质,但变法主张的公开提出,起了主要是积极的政治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萧功秦:
戊戌人士激进变法的失败,最直接的后果,是加剧了社会内部的政治两极化过程。
一方面,这这场变法引起了以满清权贵保守派的政治反动。他们以情绪化的方式,更为顽固地坚持“祖法不可变”的立场。一批更为昏庸、眼界更狭隘的“原教旨”保守派进入了权力中枢,并进而强化了朝野本来就存在的非理性的排外主义势力。他们注定成为清王朝残存的权威合法性资源的巨大消耗者。
另一方面,戊戌变法的失败,使相当一批现代化知识精英,由于对体制内的变革失望,而开始走向体制外的革命。“革命排满”从此成为日益强大的政治思潮。清王朝充当中国变革的主导者的可能性,将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挑战。
这种两极化过程使中国未来的命运,将由此充满了更多的变数。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喜所:
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缘由不在康梁维新派的变法内容和详细战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呈现一个使变法胜利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络的强大的促进变革的政治和经济力气。
国际评价
英国政治家罗伯特·赫德:
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推荐模板 4
.主要特点: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防止专制,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3.评价
①意义: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②弊端: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政治权利。
二、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3.实质: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
4.影响:两党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易错点:权力的制衡不等于三权分立。三权分立是美国政治权力制衡的一个部分,权力的制衡在中央体现为:行政、立法、司法的三权分立;在地方体现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在政党方面体现为:民主党、共和党的制衡。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推荐模板 5
1.农业生产
(1)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
(2)生产工具:铁农具、牛耕,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
(3)生产模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4)水利工程:秦国:都江堰、郑国渠
2.手工业生产
(1)私营手工业兴起:由私人经营,主要用于民间消费,进入市场流通。
(2)家庭手工业: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也有很少一部分进入市场。
(3)官营、私营和家庭三种手工业生产形态并存:官营为主导、民营和家庭为主体。
3.商业的发展
(1)私营商业的兴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自由商人
(2)重农抑商政策:盐铁官营。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推荐模板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