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下册复习知识点经典集锦
相关文章
高三即将进入下半学期,高三学生们也会陆续开始了二轮复习。那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有哪些技巧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第二轮怎么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知识点经典集锦 1
1.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林则徐
2.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烟,史称——“虎门销烟”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商品,掠夺生产资料。
4.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5.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
6.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7.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条约)—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8.割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是—《南京条约》
9获得临时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条约—《虎门条约》
10.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1.火烧圆明园的元凶——英法联军
12. 火烧圆明园是在那次侵华战争中—第二次鸦片站争
1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北京条约》
1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是——俄国
15.创立“拜上帝会”的是—洪秀全
16.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事件——永安封王
17.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
18. 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是——天京陷落
19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
20.洋务运动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中央:奕?;地方: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
21.洋务运动以“自强”创办的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22.洋务运动以“求富”创办的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2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洋务运动
24.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海军将领是——邓世昌
25.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约——《马关条约》
26.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代表是——李鸿章
27.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马关条约》
28.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马关条约》
29.瓜分中国狂潮的导火索是——《马关条约》
30.提出“门户开放”的国家是——美国
31.拉开变法维新序幕的事件——公车上书
33.戊戌变法时期影响力最大报刊——《时务报》和《国闻报》
34.戊戌变法的代表——康有为、梁启超
35.为变法维新流血牺牲的——以谭嗣同为首的戊戌六君子
36.提出“扶清灭洋”的运动是——义和团运动
37.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扩大侵略权益
38. 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是——镇压义和团运动
39.赔款4.5亿两白银的条约——《辛丑条约》
40.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约——《辛丑条约》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知识点经典集锦 2
1.改革的分类
(1)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3)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
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制度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1)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3)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4)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5)民族危机严重。
4.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3)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4)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5)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5.改革的认识和启示
(1)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和变法不会一帆风顺,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3)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4)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6.评价改革的标准
(1)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
(2)坚持历史的标准;
(3)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4)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5)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知识点经典集锦 3
一、答题时间
中考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划分答题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对历史试卷的答题时间进行合理规划,那么有可能导致中考考生将一些该得到的分数丢掉,节省答题时间首先是答题速度要快,但是中考考生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多快的速度,中考考生要仔细阅读历史试题,以免因为审题失误而丢分。
二、规范答题
在中考历史试卷中,非选择题是按照具体的知识点划分的,如果某一历史非选择题分值为5分,那么这一历史试题考察的知识点为五个。而且中考考生在回答时要注意排版,书写过乱也可能是中考考生丢分的原因。
三、选择题
中考历史选择题考查的东西比较广,主要考查中考考生的知识结构、对知识掌握的准确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考生在解决中考历史选择题时有非常多的技巧,如排除法。所以中考考生在审题时一定要认真,并且要根据在审题时得到的信息进行解答。
四、非选择题
由于中考历史非选择题的类型不同,所需要的答题技巧也是不一样的,具体如下:
1、填空题:历史填空题相比较选择题而言是要简单的,虽然也是考察中考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是因为答案时唯一的,只要中考考生基础知识过关,在答题时认真审题就可以回答出来。
2、材料解析:这一类型试题主要是为了考察各位中考考生解决问题与文字表达的能力,不论中考历史试卷中所给出的材料是教材里的还是其他的,但是所考察的知识点都是书中的知识。所以在这类历史试题时只要认真审题就可以了。
3、图片类:这类中考历史试题主要是考察中考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类历史试题的答题技巧就是:先观察、在分析。然后答题。
中考考生在回答中考历史试题时一定要消除自己的急躁心情,而且如果在答完题还有剩余时间一定要进行检查,在做题时应该先易后难,以免使中考考生丢失一些该得的分数。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知识点经典集锦 4
中考历史复习备考四大技巧
中考历史复习方法和技巧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知识点经典集锦 5
第一课:人类的形成
1、人类的出现: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2、人类的进化: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四个阶段
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3、人种及分布: 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澳洲 ;黄色人种——亚洲 ;
黑色人种——非洲、南美洲
4、氏族社会: 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群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财产公有,以采集和鱼猎为生。家务劳动为主,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婚姻相对固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从事犁耕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出现商品交换和私有制,部族和首领是男人。
5、原始人群居生活的原因: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原始,物质相当匮乏,只有依靠集体才能生存。
6、比较:父系氏族社会代替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及后果。
相同点:⑴ 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⑵ 都实行财产、分配公有制。
不同点:⑴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⑵母系氏族社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社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⑶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解体。
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 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前约3500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权力与尊严的象征
古巴比伦(前约3500年)——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
古印度(前约2500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古中国(前约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
2、 古文明与大河的关系(大河文明的自然条件):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日光充足,适合人生存;大河定期泛滥——提供水源和肥土,利于农业生产。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种姓制度: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过程中形成。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下一等级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的等级不得通婚。 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知识点经典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