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数学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基础的知识点精选整理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最全数学九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参考阅读!

小学数学基础的知识点精选整理 1

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

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

2.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

3.去、添括号法则:

去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

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

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

4.一元一次方程:

已知未知要分离,分离方法就是移,加减移项要变号,乘除移了要颠倒.

5.平方差公式:

平方差公式有两项,符号相反切记牢,首加尾乘首减尾,莫与完全公式相混淆.

小学数学基础的知识点精选整理 2

一、指导思想

做好高一数学复习课教学,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高一数学期末复习应达到以下目的:

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让学生将一学期来的数学知识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更利于学生理解;

少讲多练,巩固基本技能;

抓好方法教学,归纳、总结解题方法;

做好综合题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明确复习范围及重点

范围:必修1与必修4

重点:必修1:函数的基本性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必修4:三角函数,平面向量。

三、复习要求

1、重点复习掌握核心概念、基础知识、强调作图、解题规范;

2、围绕综合卷加强对差生的个别辅导、面批,争取提高合格率。

四、复习要点:

掌握各章知识结构和要点、知识点、澄清概念、解决疑难问题。

习题归类,解题思路、方法,从解题中对知识加深理解、掌握,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基础的知识点精选整理 3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

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小学数学基础的知识点精选整理 4

选修Ⅰ(141个)

一、集合、简易逻辑(14课时,8个)

1、集合;2、子集;3、补集;4、交集;5、并集;6、逻辑连结词;7、四种命题;8、充要条件。

二、函数(30课时,12个)

1、映射;2、函数;3、函数的单调性;4、反函数;5、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6、指数概念的扩充;7、有理指数幂的运算;8、指数函数;9、对数;10、对数的运算性质;11、对数函数、12、函数的应用举例。

三、数列(12课时,5个)

1、数列;2、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3、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4、等比数列及其通顶公式;5、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四、三角函数(46课时,17个)

1、角的概念的推广;2、弧度制;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4、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6、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7、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8、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9、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0、周期函数;11、函数的奇偶性;12、函数的图象;13、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4、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15、正弦定理;16、余弦定理;17、斜三角形解法举例。

五、平面向量(12课时,8个)

1、向量;2、向量的加法与减法;3、实数与向量的积;4、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5、线段的定比分点;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7、平面两点间的距离;8、平移、

六、不等式(22课时,5个)

1、不等式;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证明;4、不等式的解法;5、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七、直线和圆的方程(22课时,12个)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2、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3、直线方程的一般式;4、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5、两条直线的交角;6、点到直线的距离;7、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8、简单线性规划问题;9、曲线与方程的概念;10、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11、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12、圆的参数方程。

八、圆锥曲线(18课时,7个)

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3、椭圆的参数方程;4、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5、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6、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7、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九、直线、平面、简单何体(36课时,28个)

1、平面及基本性质;2、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3、平面直线;4、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6、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7、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8、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9、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10、空间向量的数量积;11、直线的方向向量;1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3、异面直线的公垂线;14、异面直线的距离;1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16、平面的法向量;17、点到平面的距离;18、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19、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20、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21、平行平面间的距离;22、二面角及其平面角;23、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24、多面体;25、棱柱;26、棱锥;27、正多面体;28、球。

十、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18课时,8个)

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2、排列;3、排列数公式;4、组合;5、组合数公式;6、组合数的两个性质;7、二项式定理;8、二项展开式的性质。

十一、概率(12课时,5个)

1、随机事件的概率;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3、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4、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5、独立重复试验。

选修Ⅱ(24个)

十二、概率与统计(14课时,6个)

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3、抽样方法;4、总体分布的估计;5、正态分布;6、线性回归。

十三、极限(12课时,6个)

1、数学归纳法;2、数学归纳法应用举例;3、数列的极限;4、函数的极限;5、极限的四则运算;6、函数的连续性。

十四、导数(18课时,8个)

1、导数的概念;2、导数的几何意义;3、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4、两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5、复合函数的导数;6、基本导数公式;7、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8、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十五、复数(4课时,4个)

1、复数的概念;2、复数的加法和减法;3、复数的乘法和除法;4、复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和二项方程的解法。

小学数学基础的知识点精选整理 5

第一章分式

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变

2分式的运算

(1)分式的乘除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分式的加减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3整数指数幂的加减乘除法

4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第二章反比例函数

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性质

图像:双曲线

表达式:y=k/x(k不为0)

性质:两支的增减性相同;

2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三章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第四章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

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矩形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菱形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判定: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正方形: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又是一种特殊的菱形,所以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

3梯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同一个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TAG标签: 数学 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基础的知识点精选整理_精选范文网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最全数学九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参考阅读!数学九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