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礼仪日常基本知识参考集锦
相关文章
商务会面礼仪涉及很多方面,包括称呼、商务介绍、握手、致意和其他礼节的礼仪常识及名片的用途、制作和使用常识。商务会面礼仪十分复杂,想要完全掌握需要大量相关知识以及实战经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初识商务礼仪之商务会面礼仪,欢迎借鉴参考。
商务礼仪日常基本知识参考集锦 1
商务礼仪的三个方面主要作用
1、提高个人素质:商务人员的个人素质是一种个人修养及其表现。如在外人面前不吸烟、不在大庭广众前喧哗。 2、维护个人和企业形象:商务礼仪最基本作用是“减灾效应”:少出洋相、少丢人、少破坏人际关系。如果遇到不知事情,最稳妥方式是紧跟或模仿,以静制动。 3、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例如,拜访别人要预约,且要遵时守约,提前到可能会影响别人的安排或正在进行的事宜;又如秘书接听找老总的电话,先告对方要找的人不在,再问对方是谁、有何事情。总的来说,其作用在于内强素质,外强形象。
商务礼仪日常基本知识参考集锦 2
握手是在相见、离别、恭贺、或致谢时相互表示情谊、致意的一种礼节,双方往往是先打招呼,后握手致意。
一、握手的顺序
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二、握手的方法
1、一定要用右手握手。
2、要紧握双方的手,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当然,过紧地握手,或是只用手指部分漫不经心地接触对方的手都是不礼貌的。
3、被介绍之后,最好不要立即主动伸手。年轻者、职务低者被介绍给年长者、职务高者时,应根据年长者、职务高者的反应行事,即当年长者、职务高者用点头致意代替握手时,年轻者、职务低者也应随之点头致意。和年轻女性或异国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男士握手时应脱帽,切忌戴手套握手。
4、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
5、在任何情况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歉。
6、握手时首先应注意伸手的次序。在和女士握手时,男士要等女士先伸手之后再握,如女士不伸手,或无握手之意,男士则点头鞠躬致意即可,而不可主动去握住女士的手;在和长辈握手时,年轻者一般要等年长者先伸出手再握;在和上级握手时,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出手再趋前握手。另外,接待来访客人时,主人有向客人先伸手的义务,以示欢迎;送别客人时,主人也应主动握手表示欢迎再次光临。
7、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这是约定俗成的礼貌。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如印度、印尼等,人们不用左手与他人接触,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用来洗澡和上卫生间的。如果是双手握手,应等双方右手握住后,再将左手搭在对方的右手上,这也是经常用的握手礼节,以表示更加亲切,更加尊重对方。
商务礼仪日常基本知识参考集锦 3
顾名思义,国际商务礼仪就是人们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共同性的礼益范。也可以这样说,国际商务礼仪就是人们在国际交往中要遵守的“交通规则”,它是一种“世界语”。
国际交往强调“求同存异”与“遵守惯例”。现在世界上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有数不胜数的民族,有几十亿人口。礼仪和习俗因人因地而异。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更何况那些居住在不同国家、分属不同民族、持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了,礼仪和习俗都是不同的。鉴于此,人们在参与国际交往的时候,就必须有这样一种意识,即遵守约定俗成的共同的礼仪与习俗规范。
商务礼仪日常基本知识参考集锦 4
1.正确、适当的称呼。它不仅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重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务必注意:一是要合乎常规,二是要入乡随俗这两点。
另外,还应对生活中的称呼、工作中的称呼、外交中的称呼、称呼的禁忌细心掌握,认真区别。
生活中的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准确、合理。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特殊性的,要求庄重、正式、规范。以交往对象的职务、职称相称,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方法。比如张经理、李局长。国际交往中,因为国情、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称呼就显得千差万别。一是要掌握一般性规律,二是要注意国别差异。
在政务交往中,常见的称呼除“先生”、“小姐”、“女士”外,还有两种方法,一是称呼职务(对军界人士,可以以军衔相称),二是对地位较高的称呼“阁下”。教授、法官、律师、医生、博士,因为他们在社会中很受尊重,可以直接作为称呼。
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讲英语的国家里,姓名一般有两个部分构成,通常名字在前,姓氏在后。对于关系密切的,不论辈份可以直呼其名而不称姓。比如:俄罗斯人的姓名有本名,父名和姓氏三个部分。妇女的姓名婚前使用父姓,婚后用夫姓,本名和父名通常不变。日本人的姓名排列和我们一样,不同的是姓名字数较多。日本妇女婚前使用父姓,婚后使用夫姓,本名不变。
2.称呼的五个禁忌
我们在使用称呼时,一定要避免下面几种失敬的做法。
(1)错误的称呼
常见的错误称呼无非就是误读或是误会。
误读也就是念错姓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不认识的字,事先要有所准备;如果是临时遇到,就要谦虚请教。误会,主要是对被称呼的年纪、辈份、婚否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作出了错误判断。比如,将未婚妇女称为“夫人”,就属于误会。相对年轻的女性,都可以称为“小姐”,这样对方也乐意听。
(2)使用不通行的称呼
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山东人喜欢称呼“伙计”,但南方人听来“伙计”肯定是“打工仔”。中国人把配偶经常称为“爱人”,在外国人的意识里,“爱人”是“第三者”的意思。
(3)使用不当的称呼
工人可以称呼为“师傅”,道士、和尚、尼姑可以称为“出家人”。但如果用这些来称呼其他人,没准还会让对方产生自己被贬低的感觉。
(4)使用庸俗的称呼
有些称呼在正式场合不适合使用。例如,“兄弟”、 “哥们儿”等一类的称呼,虽然听起来亲切,但显得档次不高。
(5)称呼外号
对于关系一般的,不要自作主张给对方起外号,更不能用道听途说来的外号去称呼对方。也不能随便拿别人的姓名乱开玩笑。
商务礼仪日常基本知识参考集锦 5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貌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企业来说,礼仪是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社会声誉、产品和服务的反映。
纵观当下,窥视社会,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这只是教育。站在一个职员的角度,环顾周边的商务环境,扫视我们的办公场所,礼仪意味着什么?知礼、懂礼的人又有几人?
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句话:“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意思是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它强硬手段解决。古人连打仗这种在刀口上舔血的活儿都知道“先礼后兵”,试问,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无礼”?
事实上,在商务活动中或者说在上班的区域里,“无礼则无敌”屡见不鲜。由于工作原因,笔者曾经常出入各个企业,形形色色的职场人士也算是略见一二,不少企业对企业文化并不重视,亦或者说只重视贴在办公室墙上的“文化”,对员工的基本礼仪几乎到了视而不见的地步。在某次访谈中,某大型企业的接待人员不修边幅已让人感到不受尊重,当他一手夹着香烟一手拿着两杯温水递给我们的时候,心里确实不太舒服。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可见不管是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上班的时间里,“礼”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在企业里的日常待人接物中,没有基本的礼仪是对顾客的不尊重,也是对企业形象的无故伤害。
前段时间,笔者到城北区的某企业办事,刚走进办公区就遇到几个“神人”,之所以称之为“神人”主要是他们太过于“鹤立鸡群”,在不时有人往来的办公楼里,他们穿着松紧带式的大短裤拖着拖鞋穿梭于走道间,那种“风吹草底见牛羊”的视觉冲击力让人不敢多看一眼,生怕一些不可描述的地主亮瞎双眼。一个名字在来宾市叫得响当当的大企业,为何出现这种如此随意的着装?而且如此着装还不止一个人,随便等上几分钟总会有散步式的休闲装、居家式的拖鞋、洗剪吹式的披头散发...出现在你的眼前。
《弟子规》里有一句话:“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流传了千百年的话自有它流传的意义,即便是放到现在它依然起着规范性的作用。就如综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良好的商业礼仪是种无形资产,它对外展示着公司的形象和实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价值和效益。
对一个员工来说,商务礼仪水平的高低,也是他所在公司企业文化的体现,是这个企业文明风气、管理水平和价值观念的外在体现。一个注重礼仪的人会在别人面前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公司员工的礼仪水平,诗司价值观的外现,它可以展示公司的良好形象,树立自身品牌,从而获得社会认可。换言之,员工的礼仪水平不只是个人素质高低的体现,同时也是企业形象的反映,它不只守乎个人的脸面,也关乎企业的形象,甚至守乎企业的发展。
在礼仪中,不可否认言行举止是最平凡的,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能将这种平凡保持不变本身就是一种不平凡,毕竟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表情...举止很小,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然而,这些小举止的作用却是不何估量的,前人说的“细节决定成败”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
《文汇报》曾刊谍一篇报道,标题是《一口痰“吐掉”一项合作》。文章说,某医疗器械厂与美国客商达成了引进“输液管”生产线的协议,第二天就要签约的时候,厂长在带客商参观车间时随口在墙角吐了一口痰,然后用脚抹掉。看到这一幕后客商彻夜难眠,他让翻译给厂长送去一付封信:“恕我直言,一个厂长的卫生习惯可以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素质,况且,我们今后要生产的是用来治病的输液管。贵国有一句谚语:人命关天!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一项基本上落锤定音的项目就这样让一口痰给吐“黄”了,煮熟的鸭子都飞了,这是礼仪的硬伤,也是企业的内伤。
商务礼仪日常基本知识参考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