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惊蛰

惊蛰节气养生吃什么粥好参考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也是仲春时节的开始,时间点在每年公历3月5日-7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惊蛰时节养生多护肝的原因,供大家阅读参考。

惊蛰节气养生吃什么粥好参考推荐 1

桃花

惊蛰节气时草木绽放,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的绽放就是春天的开始。桃花花语:爱情的俘虏。在中国,桃花一直以来都离不开爱情两个字,人们常说桃花运,就是因为桃花能给人带来爱情的机遇,有了桃花的祝福,相信会很快拥有自己的爱情,所以,它的花语是爱情的俘虏。

梨花

除了桃花之外,梨花也是一种在惊蛰节气开的花。梨花的花语:纯情、纯真的爱一辈子的守侯分离。梨花虽然很好看但在中国古代大户人家的府里都不会把梨花种在最重要或显眼的地方,因为古时人们讲究吉利,而梨花是白色的,而且“梨”谐音“离”——离散,因此故被故人认为士不吉利的象。

蔷薇

还有一种非常漂亮的蔷薇花也是在惊蛰节气绽放。蔷薇花语:美好的爱情、爱的思念、美德。盛开的蔷薇给予人对爱情的憧憬,然而爱情不只是一场美丽的梦,花虽然会凋谢,心中的最爱却永不凋零,蔷薇就是恋的起始、爱的誓约。

lt;<<返回目录

惊蛰节气养生吃什么粥好参考推荐 2

1、竹叶粥

淡竹叶干品15克(鲜品竹叶30克),生石膏30克,粳米60克,白砂糖适量。先将竹叶、石膏同放入沙锅内,加水5碗,煎至4碗,去渣取汁,后下粳米做米做粥,待熟烂,入糖搅匀即可。每曰食1次,连服3~5曰,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渴、利尿消肿、解毒的功效。

主治温热病。症见口渴多饮,心烦,目赤,舌红,苔黄,脉树或洪大,口舌生疮糜烂,尿黄,以及诸热毒肿,发背痈疽等。

2、茼蒿粥

茼蒿500克、粳米200克、生姜2片、猪油、精盐适量、其它调味品可依据个人口味进行选择。先将粳米浸泡10分钟,然后加适量水同粳米煮沸之后加入茼蒿,粥稠之加入生姜,猪油、细盐等其它调味品就可。

茼蒿粥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最适合由于肝气不舒引起的憋疝气痛和小便不利者。

3、芹菜粥

大米250克,加适量水,煮至半熟状,再加入洗净切碎的连根芹菜120克,煮粥至熟食用。

春季既是芹菜大量上市,又是肝火头痛和高血压病的好发时期,食用芹菜粥,可以清肝热,降血压,止晕。

4、山芋粥

山芋、小米、葱花、调味品。将山芋切成小块,然后同小米一起加适量水熬成粥,粥稠之后加入葱花,各种调叶水就可。

此粥最适合高血压,动脉硬化,肥胖者日常经常食用了,其热量低,营养丰富,吃起来口感也相当不错。

5、莲子粥

莲子、粳米、鸡汤,葱花、各种调味品。先将莲子放到水中浸泡,去掉其中的莲子,然后放到清水中煮烂捞出,另取一锅倒入鸡汤,加入莲子,粳米一起熬成粥,等粥好之后加入葱花及其它调味品就可。

莲子具有安神养心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春季健忘多梦,心烦失眠者具有很好的食疗价值。

6、红枣花生粥

红枣20克、花生50克、山药25克、糯米100克、白砂糖适量。将红枣丁和山药丁加白糖腌30分钟,花生仁与梗米一同入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至米粥浓稠时,再加入红枣丁、山药丁及适量白砂糖,用文火煮10分钟,即可食用。

红枣花生益气血、助消化。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骨质疏松和贫血,软化血管。青少年生长发育高峰期缺钙食用枣类食品有疗效

7、玉米面红薯粥

玉米面10克,红薯100克、粳米100克。先将玉米面用凉水调制成糊状,然后等水烧开之后加入红薯,此间要注意不断的搅拌锁底,否则容易引起粘锅,熬粥时建议用文火,这样熬出来的粥更好喝。

玉米面红薯粥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而且粥的热量相对较低,特别是对于节后食欲不振,便秘之人具有很好的食疗价值。

惊蛰节气养生吃什么粥好参考推荐 3

1、提升气血,阴阳调和

惊蛰过后,各种病毒和细菌在度过了隆冬之后也异常活跃起来,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因此养生应顺应阳气长盛、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2、平衡作息,调养饮食起居

惊蛰时的养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及自身体质差异进行精神、饮食、起居的调养。《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春天早睡早起,慢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通达。

3、提高疾病预防意识

惊蛰时节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又是疾病多发的时期。因而,这一节气中必须做好一些疾病的预防工作。由于春季与肝相呼应,养生不当则易伤肝,要重点保护肝脏。

4、惊蛰应养足睡眠

人体的皮肤在寒冷的冬天里受到刺激,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和毛孔闭合。惊蛰过后,气温升高,身体的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随着天气变暖,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耗氧量不断地加大,大脑的供氧量也就显得不足了。加上气温回暖的良性刺激,使大脑受到某种抑制,因而人们就会感到困倦思睡,总觉得睡不够。因此,惊蛰节气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为身体提供足够的精力支持。

5、惊蛰忌怒火,保持精神愉悦

快乐的情绪会加快体内系统的循环,增加肝血流量,活化肝细胞。

而怒气伤肝,是古代养生家最忌讳的一种情绪,“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否则,肝气太盛,易患头晕、目眩、中风和精神疾患。所以,我们要学会通过发泄和转移,使怒气消除,切忌妄动肝火。

6、惊蛰宜做和缓运动

春季的自然界呈复苏之势。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此时,人体各脏器的功能都处于比较低的状态,运动器官也不例外,如四肢关节、肌肉还处在“苏醒前期”,若运动幅度大,运动量大,对身体的伤害是巨大的。

所以,应以和缓的运动为主,如走路、慢跑、打太极拳等。

7、惊蛰重在保暖

惊蛰节气逢“九九”到九尽,冷空气活动还比较频繁,需要注意防寒。

预防惊蛰易得的病毒感染性疾病蛰是藏的意思,惊蛰的意思就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同时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因此,春季也是流行性疾病多发的季节,诸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甲型肝炎、腮腺炎、肺炎等。

8、惊蛰应适当多吃温热食物

虽然冬季已经过去,但仍有余寒未清,人体内的阳气已经苏醒,开始生发、壮盛,此时可以吃些温补的食物御寒助阳。

例如韭菜、大蒜、洋葱、香菜、生姜、葱,这些食物性温,味辛,可以驱散风寒,抑制病菌。

9、惊蛰应少吃酸味食物

中医认为,春天里,人体的肝气容易亢奋,名医孙思邈有“春日应该省酸”之说。虽然适量酸味对补养肝气有益,但如果本身已经亢奋的肝再摄入过多的酸味,会造成肝气过旺的现象,反而伤肝,肝受损了势必伤及脾胃。

10、惊蛰应适当多吃甘味食物

甘味对补脾气最有益,脾脏强健了,可以辅助肝气。甘味食物具有滋养、补脾、润燥、补气血、解毒及缓解肌肉紧张的作用,有助于脾的运化作用。性温味甘的食物有:谷类如糯米、黑米、高粱、燕麦;蔬果类如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板栗;肉类如牛肉、鲫鱼、鲈鱼。

惊蛰节气养生吃什么粥好参考推荐 4

1、提升气血,阴阳调和

惊蛰过后,各种病毒和细菌在度过了隆冬之后也异常活跃起来,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因此养生应顺应阳气长盛、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2、平衡作息,调养饮食起居

惊蛰时的养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及自身体质差异进行精神、饮食、起居的调养。《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春天早睡早起,慢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通达。

3、提高疾病预防意识

惊蛰时节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又是疾病多发的时期。因而,这一节气中必须做好一些疾病的预防工作。由于春季与肝相呼应,养生不当则易伤肝,要重点保护肝脏。

4、惊蛰应养足睡眠

人体的皮肤在寒冷的冬天里受到刺激,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和毛孔闭合。惊蛰过后,气温升高,身体的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随着天气变暖,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耗氧量不断地加大,大脑的供氧量也就显得不足了。加上气温回暖的良性刺激,使大脑受到某种抑制,因而人们就会感到困倦思睡,总觉得睡不够。因此,惊蛰节气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为身体提供足够的精力支持。

5、惊蛰忌怒火,保持精神愉悦

快乐的情绪会加快体内系统的循环,增加肝血流量,活化肝细胞。

而怒气伤肝,是古代养生家最忌讳的一种情绪,“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否则,肝气太盛,易患头晕、目眩、中风和精神疾患。所以,我们要学会通过发泄和转移,使怒气消除,切忌妄动肝火。

6、惊蛰宜做和缓运动

春季的自然界呈复苏之势。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此时,人体各脏器的功能都处于比较低的状态,运动器官也不例外,如四肢关节、肌肉还处在“苏醒前期”,若运动幅度大,运动量大,对身体的伤害是巨大的。

所以,应以和缓的运动为主,如走路、慢跑、打太极拳等。

7、惊蛰重在保暖

惊蛰节气逢“九九”到九尽,冷空气活动还比较频繁,需要注意防寒。

预防惊蛰易得的病毒感染性疾病蛰是藏的意思,惊蛰的意思就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同时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因此,春季也是流行性疾病多发的季节,诸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甲型肝炎、腮腺炎、肺炎等。

8、惊蛰应适当多吃温热食物

虽然冬季已经过去,但仍有余寒未清,人体内的阳气已经苏醒,开始生发、壮盛,此时可以吃些温补的食物御寒助阳。

例如韭菜、大蒜、洋葱、香菜、生姜、葱,这些食物性温,味辛,可以驱散风寒,抑制病菌。

9、惊蛰应少吃酸味食物

中医认为,春天里,人体的肝气容易亢奋,名医孙思邈有“春日应该省酸”之说。虽然适量酸味对补养肝气有益,但如果本身已经亢奋的肝再摄入过多的酸味,会造成肝气过旺的现象,反而伤肝,肝受损了势必伤及脾胃。

10、惊蛰应适当多吃甘味食物

甘味对补脾气最有益,脾脏强健了,可以辅助肝气。甘味食物具有滋养、补脾、润燥、补气血、解毒及缓解肌肉紧张的作用,有助于脾的运化作用。性温味甘的食物有:谷类如糯米、黑米、高粱、燕麦;蔬果类如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板栗;肉类如牛肉、鲫鱼、鲈鱼。

惊蛰节气养生吃什么粥好参考推荐 5

1、忌口舌

传言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到了惊蛰这一天都会开口噬人,甚至阻挠你的前程发展。所以在惊蛰那天,民间都有“祭白虎”的习俗,寓意化解是非口舌,来年运势更好。

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它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拿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2、杀虫日

《千金月令》上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惊蛰日到来,也意味着太阳已经到达黄经345度。此时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的冬眠动物。在惊蛰时期,人们会用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以及各种霉味。或者拿石灰洒在门槛外,以此来杜绝虫子的骚扰。

3、打小人

每年惊蛰那日,你会看到有些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惊蛰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驱赶身边的小人瘟神,宣泄内心的不满。现在大部分人打小人,一般是求在新的一年里能万事如意。

4、禁婚

根据民间的习俗,惊蛰前后期间,雷公会经常出门行事,常常有雷声轰隆,所以这个时期是禁止人间办婚事的。若有违者,就要受雷公处罚,婚事也会办得不顺当。所以说,即使有嫁娶好日子,很多人也不会在这个时间办喜事。

TAG标签: 惊蛰 诗句

惊蛰节气养生吃什么粥好参考推荐_精选范文网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也是仲春时节的开始,时间点在每年公历3月5日-7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惊蛰时节养生多护肝的原因,供大家阅读参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