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故事大全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史记故事经典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史记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历史故事史记故事经典推荐 1

一鸣惊人

楚穆王死后,他的儿子侣继承了王位,就是楚庄王。庄王即位三年,从未向国内发布过任何政令,日日夜夜寻欢作乐,还下了诏令说:“有敢进谏者,格杀勿论!”最后,大臣伍举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冒死闯入王宫进谏。庄王当时正左手怀抱着郑姬,右手怀抱着越女,坐在歌舞乐人中间,与各位美女嬉戏。伍举对楚庄王说:“大王,我要向您进献一个谜语。”他接着说道:“有一只鸟落在土山上,三年不飞不鸣,这是什么鸟呢?”庄王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叫,一鸣惊人。你下去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但过了几个月,庄王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淫逸放纵,不理朝政。苏从大夫感到十分生气,就冒着生命危险入宫进谏。楚庄王说:“你没有听到我的诏令吗?你不怕被杀死吗?”苏从毅然回答说:“能够舍身而使您变的贤明,这正是是我多年的夙愿。”楚王被大臣们的忠心感动了,于是就停止淫逸作乐,开始处理政务。他杀死了几百个罪人,擢升了几百个有功之臣,并任用伍举、苏从管理政务,楚国很快就发展壮大起来,举国上下欢欣鼓舞,对他十分拥护。当年,楚国就灭亡了庸国。随后,楚国又攻打宋国,得到了五百辆战车。

历史故事史记故事经典推荐 2

齐楚结盟

公元前309年,齐湣王为了瓦解秦楚联盟,就派使者给楚王送了一封信说:“现在秦惠王死了,武王继承了王位,他任用樗里疾、公孙衍,可是楚国还是服从秦国。樗里疾与韩国友好,公孙衍与魏国亲善,如果楚国一定要服侍秦国,韩国、魏国肯定会害怕,到时它们就一定会借这两个人的力量与秦国联合,韩、魏一旦与秦国联合,那么燕国、赵国也会去服侍秦国。到时候四国都与秦国联合,那么楚国就只有当秦国的一个郡县的份儿了。楚王您何不帮助我协力收服韩、魏、燕、赵,然后和他们合纵一起尊崇周王室,以便按兵养民,号令天下呢?到那个时候,天下没有人敢不乐意听从您的,您也就功成名就了。那时,楚王率领诸侯共同攻打秦国,一定能打败它。到时楚王您便可以夺下武关、蜀、汉地区,占有吴国、越国的财富,专享长江、东海的利益,韩国、魏国也会割给您上党,那么楚国将比现在强大百万倍。况且大王您被张仪欺诈,丧失了汉中的地盘,然后大军又在蓝田受挫,天下人没有不替您心怀愤怒的。今天您竟想先服侍秦国!大王您还是仔细考虑考虑吧。”

楚王正想与秦国联合,见到齐王的书信,犹豫不决,就交给群臣们议论。大家也意见不一。昭雎说:“大王您不如与齐国、韩国深交以抬高樗里疾的权位,这样,您才能得到韩国、齐国的支持要回地盘。秦国在宜阳打败韩国,可是韩国却还服事秦国。到时候秦国攻打三川,赵国攻打上党,楚国攻打黄河外,韩国一定会灭亡。楚国即使再去救助韩国,也不能让韩免遭灾难了,可是为了保全楚国我们又必须援助韩国。齐国之所以信任韩国,就是因为韩公子昧是齐国的国相。韩国已经从秦国夺得了武遂,如果大王再好好亲善它,使它凭借齐国和自己的力量抬高樗里疾的地位,到时樗里疾得到齐国、韩国的支持,他的主人就不敢抛弃他了。所以,如果现在楚国帮助樗里疾,他一定会向秦王说情,把侵占楚国的土地归还给楚国。”怀王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便放弃了原来的计划,改与齐、韩两国结盟。

历史故事史记故事经典推荐 3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克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历史故事史记故事经典推荐 4

赵襄子:玩的就是冷幽默

“英雄真本色,名士自风流”,但很多时候,“英雄”和“名士”却分列两个阵营。青史之上,英雄和名士“伙矣”,但既是“英雄”又是“名士”的人却是凤毛麟角,兼而得之者,赵襄子是其一。

春秋晚期,晋国政事为智、赵、韩、魏等六家大臣把持,此即“六卿专晋政”。赵襄子出身于其中的赵氏家族,其曾祖父乃是声名显赫的赵氏孤儿。然而,赵襄子的生母地位却异常卑贱,是一个来自少数民族的婢女。因此,即使在被父亲赵简子确立为“太子”之后,赵襄子依然不能获得应有的尊重。在伐郑途中,赵襄子就领教了有生以来最大的蔑视:贵为赵氏家族的太子,却有人强迫他喝酒,他稍有不从,就被那个人狠狠地打了一顿。真是见过欺负人的,没见过这样欺负人的,无论对谁,这都算是奇耻大辱。

这侮辱来自智伯,智伯当时为晋国政坛六卿中实力最强者,亦是此次伐郑的统帅。在突如其来的侮辱面前,赵襄子表现出了大将风度,他面无愠色,以自己的低调,将可能的两败俱伤瞬间化解。赵襄子的退让却使他成了智伯的心腹大患,归国之后的智伯成了名副其实的“倒襄”派,他不厌其烦地动员赵简子废除赵襄子的名分,以消除自己家族的隐患。这个智伯是不是做得有些过分?好在赵简子耳根并不太软,任凭智伯说得天花乱坠,他依然打定主意,要让赵襄子接班。

赵襄子的英雄气概在若干年之后才得以大露峥嵘—一家独大的智伯后来终于纠集韩魏两家向赵家发起进攻,襄子退守晋阳。智氏引汾水灌晋阳,一时间城内“悬釜而炊,易子而食”。赵襄子一边婴城自守,一边大施反间计,有效地瓦解了“倒赵联盟”,并且成功说服韩魏两家阵前倒戈。智伯由“倒赵联盟”的总盟主瞬间成了过街老鼠,智氏在晋国的势力很快灰飞烟灭。赵襄子以其大智大勇,灭智氏,报大仇。

灭了智伯之后,赵襄子作出了最有创意的举动:智伯的头颅被他改造成了夜壶。他将这只人头夜壶置于自己卧室一隅,先在昔日仇人头颅骨前表演春宫,完事后再在它上面浇上一泡热尿。赵襄子对仇敌的报复行为如此另类,如此个性,他的冷幽默在他的名士风度中表露无疑。

然而,赵襄子的冷幽默却彻底激怒了豫让,此人是智伯的门人。

豫让是个偏执狂,他每天嘟囔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如痴如醉,若癫若狂,拙劣的剑术也阻挡不了他刺杀赵襄子的步伐。然而,作为一个刺客,豫让却是不成功的,无数次机会总是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他曾有独自一人面对赵襄子白花花的屁股却行刺不成的脸红纪录。千载难逢的机会都会这样与豫让失之交臂,成功的大门似乎已对豫让关闭。

但是,豫让依然贼心不死,并和下乡视察的赵襄子在一座石桥上狭路相逢。二度相见,彼此之间已没有了拘谨。应豫让的请求,赵襄子慷慨脱下自己的名牌外套,顺手抛去,他看见自己的衣服如同一片树叶静静地躺在地上。他同时也看到,消去了紧张感的豫让是如此潇洒—他拔剑四顾,神情肃穆,然后高高跃起,轻轻落下。他动作飘逸,剑法娴熟,招招皆中要害,只用了一会工夫,就将外套刺成蜂窝。豫让以自己臻于完美的举动彰显了一个事实:自己的幽默指数并不逊于对方。最后,他在清浅的微笑中饮剑自刎,一个刺客的生命在模糊的血色中定格。

只是围观者和后人只顾得了唏嘘,却忘记了这是赵襄子和豫让联合献演的街头剧,更没人愿意认真体会其中的冷幽默。

【个性点评】

赵襄子智勇双全,有个性,有魄力,能屈能伸,可柔可刚,是春秋赵国时期少见的人物。赵襄子的过人之处还表现在其具有强烈冷幽默效果的处事风格上,把敌人的脑壳改造成尿壶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想得出的点子;应要求脱下外衣,听任刺客带着意淫的快感狂刺猛刺也不是每一个都能接受的行为。因此,我们在赵襄子的背影里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幽默,一种强烈的冷幽默。这种冷幽默来自于强烈的自信,来自于对敌人强烈的蔑视,这是一种出于天性的幽默。

赵襄子之后,世界上多了浅薄的搞笑,多了自虐般的伪幽默,却少了那种大气磅礴的幽默,更少了不动声色的冷幽默。

历史故事史记故事经典推荐 5

将门虎孙李陵是李当户的遗腹子,李广的嫡孙。李陵成年以后,被选任为建章营的监督官,监领该营的骑兵。他擅长射箭,爱护士兵。天子认为李家世代为将,就让李陵率领八百名骑兵。李陵曾经深入匈奴境内两千余里,穿过居延海(今甘肃省九泉县境内),观察沿途的地形,或许是爷爷的霉运转到了孙子身上,没有遇到匈奴的部队,也就没有建功立业,于是就撤了回来。后来,天子任命他为骑都尉,率领五千名来自丹阳(今安徽省皖南地区的大部分和江苏省江南偏西一小部分和浙江省西北一小部分)的楚兵,在酒泉、张掖(两地在今天甘肃省西北中部)地区操练,同时,驻守边关,防御匈奴。

天汉二年的秋天,贰师李广利率领骑兵三万人在祁连山一带攻打匈奴的右贤王。天子命令李陵率领他的部下,从居延海出塞向北行军一千余里,企图以此分散匈奴的兵力,减轻贰师的压力。到了预定的期限以后,李陵准备撤兵,不料回师的途中遇到了单于的主力,被单于的八万大军包围。李陵的部队只有五千人,他们边战边退。经过了八天的奋战,汉军的箭射光了,士兵死亡超过了半数,但是他们杀伤的匈奴人也有一万多。汉军撤退到了距离居延海只有一百多里的地方,匈奴人拦堵住了狭窄的山谷,截断了通路。汉军缺少粮食,而救兵又迟迟不到,匈奴人加紧进攻,而且劝诱李陵投降。李陵说:“在如今的这种情况下,我没有脸面回朝向天子复命了。”于是,他投降了匈奴,逃回到汉朝的只有四百余人。

历史故事史记故事经典推荐_精选范文网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史记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史记的故事1四面楚歌项羽的军队驻军在垓下,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层围了好几层。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