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故事初中经典总结
相关文章
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比喻暗中进行活动。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暗度陈仓的历史故事,仅供大家参考!
中国历史故事初中经典总结 1
明世宗即位四十几年,尽情享乐,但是他又担心自己一天天衰老下去,有朝一日死掉,快活日子就过不下去。于是,他就千方百计寻找一种长生不老的药方。
公元1556年,朝廷下令各地官吏推荐名医。当时封在武昌的楚王,把正在王府里的医生李时珍荐给太医院。李时珍是蕲州(今湖北蕲春,蕲音qí)人。他的祖父、父亲都当过医生。父亲李言闻对药草很有研究,李时珍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常常跟小伙伴一起上山采集各种药草。日子一长,他能认得各种草木的名称,还能知道什么草能治什么病。他的医药知识渐渐丰富起来。
但是,在那个日子里,做一个普通医生是被上层社会看不起的。李言闻自己是医生,却要李时珍读书应科举考试。李时珍在父亲督促下,在十四岁那年考中秀才,但是以后参加举人考试,三次都没有考中。别人都替他可惜,李时珍却并不因此失望。他的志愿是做个替百姓治病的好医生。
打那时候起,李时珍就一心一意跟他父亲学医。正好在这一年,他的家乡发生一场大水灾,水退以后,又流行疫病,生病的都是没钱的穷百姓。李时珍家并不宽裕,但是父子俩都很同情穷人,穷人找他们看病,他们都悉心医治,不计报酬。老百姓认为他们医术高明,治病热心,都很感激他们。
李时珍为了研究医术,读了许多古代的医书。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医书。汉朝人写过一本《神农本草经》,以后一千多年,不断出了许多新的医书。李时珍常常替当地的王公贵族看病,那些贵族家里藏书不少,李时珍就靠他行医看病的方便,向王公贵族家借图书看。这样一来,他的学问就越来越丰富,医术也越来越高明了。
李时珍的名气越来越响,被他看好病的人,到处宣传李医生好。附近州县得病的人,也赶来请李时珍看病。
有一次,楚王的儿子得了一种抽风的病。楚王府虽然也有医官,但是谁都没法治好。这孩子是楚王的命根子,楚王怎么不着急?有人告诉楚王,只有找李时珍,才能治好这种病。楚王赶快派人把李时珍请到王府。李时珍一看病人的脸色,再按了按脉,就知道孩子得的这种抽风病是肠胃病引起的。他开个调理肠胃的药方,叫人上药铺抓了药。楚王的儿子一吃药,病就全好了。
楚王十分高兴,再三挽留李时珍在楚王府呆下来。没有多少日子,正碰上朝廷征求人才。楚王为了讨好明世宗,就把李时珍推荐到北京太医院去。
太医院本来是国家的医疗机构。可是在那时候,明世宗对真正的医学并不重视,却迷信一批骗人的方士,在宫里做道场,炼金丹,想凭这些办法使自己长生不老。李时珍是一个正直的医生,看不惯那种乌烟瘴气的环境。他在太医院呆了一年,就辞职回家。
李时珍辞去官职,回家的路上,顺便游历了许多名山胜地。他上山不是为了欣赏景色,而是为了采草药,研究各种草木的药用性质。有一次,他到均州(今湖北均县)的武当山去,听说那里产一种榔梅,吃了能使人返老还童,人们把它称作“仙果”。宫廷的贵族都把它当作宝贝一样,要地方官吏年年进贡,并且禁止百姓采摘。李时珍可并不相信真有什么仙果。为了弄清真 相,他冒着危险,攀登悬崖峭壁,采到了一颗榔梅,带回家乡。经过他详细研究,才知道那种果子只不过像一般梅子一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根本谈不上什么“仙果”。
李时珍从长期的医疗工作和采集药物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少科学的资料。他发现古代医书上的记载,有不少错误;再说,经过那么多年代,人们又陆续发现了许多古代书上没有记载过的药草。他就决心编写一本新的完备的药书。辞职回家以后,他花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写成了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在这本书里,一共记录了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收集了一万多个药方,为发展祖国的医药科学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本草纲目》出版以后,一直流传到全世界,已经被翻译成日文、德文、英文、法文、俄文、拉丁文等许多种文字,在世界医药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至于那个迷信炼丹、一心想长生不老的明世宗,不但没有能长生不老,却因为误服了有毒的“金丹”,丢了性命。明世宗死后,他的儿子朱载垕(音hòu)即位,就是明穆宗。
中国历史故事初中经典总结 2
秦王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
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报仇。但他既不操练兵马,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秦王政的人。
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他把荆轲收在门下当上宾,把自己的车马给荆轲坐,自己的饭食、衣服让荆轲一起享用。荆轲当然很感激太子丹。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音jiān)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太子丹说:“拿兵力去对付秦国,简直像拿鸡蛋去砸石头;要联合各国合纵抗秦,看来也办不到了。我想,派一位勇士,打扮成使者去见秦王,挨近秦王身边,逼他退还诸侯的土地。秦王要是答应了,要是不答应,就把他刺死。您看行不行?”
荆轲说:“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还有秦国将军樊于期,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太子丹感到为难,说:“督亢的地图好办;樊将军受秦国迫害来投奔我,我怎么忍心伤害他呢?”
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于期,跟樊于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
樊于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啊!”
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接见我。”
樊于期说:“好,你就拿去吧!”说着,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太子丹事前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谁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个年才十三岁的勇士秦舞阳,做荆轲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别。临行的时候,荆轲给大家唱了一首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大家听了他悲壮的歌声,都伤心得流下眼泪。荆轲拉着秦舞阳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政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于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命令在咸阳宫接见荆轲。
朝见的仪式开始了。荆轲捧着装了樊于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
秦舞阳一见秦国朝堂那副威严样子,不由得害怕得发起抖来。
秦王政左右的侍卫一见,吆喝了一声,说:“使者干么变了脸色?”
荆轲回头一瞧,果然见秦舞阳的脸又青又白,就赔笑对秦王说:“粗野的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
秦王政毕竟有点怀疑,对荆轲说:“叫秦舞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
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木匣,果然是樊于期的头颅。秦王政又叫荆轲拿地图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
秦王政一见,惊得跳了起来。
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过去。
秦王政使劲地向后一转身,把那只袖子挣断了。他跳过旁边的屏风,刚要往外跑。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秦王政一见跑不了,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逼着。
两个人像走马灯似地直转悠。
旁边虽然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台阶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无主,也没有人召台下的武士。
官员中有个伺候秦王政的医生,急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荆轲用手一扬,那只药袋就飞到一边去了。
就在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过去。秦王政往右边只一闪,那把匕首就从他耳边飞过去,打在铜柱子上,“嘣”的一声,直迸火星儿。
秦王政见荆轲手里没有武器,又上前向荆轲砍了几剑。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剑伤,自己知道已经失败,苦笑着说:“我没有早下手,本来是想先逼你退还燕国的土地。”
这时候,侍从的武士已经一起赶上殿来,结果了荆轲的性命。台阶下的那个秦舞阳,也早就给武士们杀了。
中国历史故事初中经典总结 3
若说三国时期谁能与诸葛亮一较高下,司马懿必是其中之一。虽然我们不知道真正的“狼顾之相”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是看他司马懿的儿孙后人们的经历便知,这种相貌必定不俗。
司马懿有一位妻子三位妾室,她们分别是张春华、伏夫人、张夫人以及柏夫人。在这四个人中,当属柏夫人最受宠爱,可以说她是司马懿晚年时期的最爱。
据说司马懿晚年的时候,身体经常患病,脾气也变得很差,尤其是在面对他的妻子张春华的时候,他的脾气就会特别暴躁。
司马懿宠爱柏夫人,他患病的时候,只有柏夫人能得到他的召见,张春华很难见到他。
说是有一次,司马懿又得病了,张春华来探病,却被司马懿狠狠骂了一顿。
司马懿对张春华说的是:“面目可憎的老东西,怎的还劳烦你来看我。”
张春华被骂了,心里既委屈又愤怒,回去后就吵嚷着要绝食自尽。张春华生的三个儿子听到这个消息,劝又劝不过母亲,于是只好跟着张春华一起绝食。
司马懿得知这件事后,连忙赶来向她道歉,张春华这才停止绝食。事后,司马懿对柏夫人说了句心里话,他说:“老东西死了也就死了,没什么可惜的,我只是担心我那几个好儿子。”
言下之意便是,若不是为了几个儿子,他才不肯向张春华服软呢!
司马懿宠爱柏夫人而厌恶张春华,那么柏夫人以及柏夫人的儿子后来怎么样了呢?
司马懿一共有九个儿子,这位受尽宠爱的柏夫人只生了一个儿子,他就是司马懿最小的儿子司马伦。
司马伦和他的八个哥哥比起来,名气小了很多,但他却是司马懿所有儿子里唯一一位在活着的时候当上皇帝的人,他的那些当上皇帝的兄弟,都是死后追封的。
曹魏时期,司马伦被封为安乐亭侯,后进封东安子,任谏议大夫一职。
西晋建立之后,他被封为琅琊郡王,后改封赵王。历任平北将军、安北将军、征西将军等职。
司马伦资质平庸,却意图谋取晋朝皇位。当时,晋惠帝的太子司马遹被贾后一党杀害,司马伦想要渔翁得利,就鼓动司马遹旧部以及齐王司马冏等人起兵讨伐贾后党羽。
贾后被杀后,司马伦立刻把矛头对准了他在朝中的政敌淮南王司马允。待司马允死后,他便无所畏惧了,开始自封大都督、相国等头衔。
不久之后,司马伦逼迫晋惠帝退位,自己做起了皇帝,改元建始。
司马伦登基以后,大肆封官收买人心,但是朝中仍有反对他的声音,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都起兵讨伐他,他打不过他们,只好灰溜溜的把皇位还给晋惠帝,自己则带着家人躲到金墉城居住。
司马伦自以为辈分高,愚笨的晋惠帝不会拿他怎么样,但是朝中还是有明白人的,倘若这次放过了篡夺皇位的司马伦,那将来是不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觊觎皇位了?于是,梁王司马肜请求诛杀司马伦,最终朝廷派使者到金墉城将司马伦赐死。
虽然司马伦当皇帝的时间不长,但总算是九个兄弟中唯一一个生前过了把皇帝瘾的,也算是不枉此生了吧!
中国历史故事初中经典总结 4
晋国自从晋悼公起用了赵武,又做了中原的霸主。到了他儿子晋平公的时候,就慢慢地衰落下去了。公元前531年,楚庄王的孙子楚灵王进攻陈国和蔡国。这两个国家派使者向晋国求救,普平公回绝了。这等于说晋国不再是中原诸侯的领袖了。齐国的国君齐景公[齐桓公第四代的孙子]就打算接着晋国来做霸主。他听到楚灵王进攻陈国蔡国,吓得晋国不敢出兵去救,特意打发使者到楚国去观察一下,想看一看这个“蛮子国”到底有多大的实力。齐国的大夫晏平仲做了使者。
楚国君臣听见齐国派使臣到这儿来,成心要把齐国的使臣侮辱一番,显一显楚国的威风。他们知道晏平仲是个小矮个儿,就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窟窿,叫他从这个窟窿钻进去。晏平仲看了这个窟窿,听了招待的人说的话,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他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要是我上‘狗国’来,就得钻狗洞。要是我来访问的是‘人国’呐,就应当从城门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烦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国家?”招待他的人立刻把晏平仲的话告诉了楚灵王。楚灵王没说的,只好吩咐人大开城门,把他迎接进来。
那些个迎接他的楚国的大臣们说了好些个难听的话讥笑齐国和晏平仲,全都给他拿话驳回去。他们再不敢随便张嘴了。
楚灵王见了晏平仲,取笑他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平仲说:“这是什么话?临淄城里挤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一举起来,就能够连成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走路的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呐?”楚灵王说:“那么,为什么打发你来呐?”晏平仲打着哈哈说:“大王您这一问哪,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又怕犯了欺君之罪;实话实说吧,又怕大王生气。大王,您说我该怎么办呐?”楚灵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平仲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国,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国呐,就派下等人去。我最没出息,就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灵王也只好陪着笑。
到了坐席吃饭的时候,武士们拉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过去。楚灵王问他们:“那个囚犯犯了什么罪?哪儿的人?”武士回说:“是个土匪,齐国人!”楚灵王笑嘻嘻地跟晏平仲说:“齐国人怎么那么没出息,做这路事情?”在场的楚国大臣们得意洋洋地笑了起来,他们以为这一下子晏平仲可丢了脸了。哪知晏平仲脸不变色,正经八百地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橘柑,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橘柑,一种到淮北,就变成了又小又苦的枳。为什么橘柑会变成枳呐?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干活,一到了楚国,就当上土匪了,也许是水土不同吧。”楚灵王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倒给大夫取笑了!是我不好,请别见怪。”楚国的大臣们都觉得自己不是晏子的对手,大家对他不得不尊敬起来。
晏子使楚回来,对齐景公说:“楚国虽说城墙坚固,兵马强盛,可是国君狂妄自大,文武大臣中没有了不起的人才。咱们没有什么怕他们的地方。主公只要整顿内政,爱护百姓,提拔有才干的人,远离小人,齐国就能强盛起来的。”他把当时称得起数一数二的兵法家田穰苴推荐给了齐景公。后来晋国发兵侵犯齐国的边疆,夺去了几座城,燕国也趁着机会来侵略。齐国的军队经过田穰苴的训练,跟以前大不相同,纪律很好,士兵们很勇敢,晋国和燕国的兵马远远地望见就给吓跑了。田穰苴率领着大队兵马一直追下去,杀了好些个敌人,收复了给敌人夺去的那几座城。晋国和燕国只得来跟齐国讲和。
齐景公任用晏平仲为相国,田穰苴为大司马[官名,管军政]。中原的诸侯知道了,不由得对齐国就另眼看待。晋国的名声和势力反倒不如齐国了。
中国历史故事初中经典总结 5
隋朝末年,统治残暴,连年大兴土木,不断对外用兵,民不聊生,一群英雄好汉结义起兵。这日,众英雄取下金墉关,后又立即去攻取瓦岗寨。
瓦岗寨守将马三保闻报,令众军士紧闭城门。
众好汉赶到,头领徐懋功派程咬金前去讨战。咬金纵马一溜烟来到阵前,大叫道:“喂,哪个不怕死的快出来跟爷爷打一仗!”
马三保闻报,先遣马金宗出战。马金宗手持大刀出城,一见程咬金的模样,大叫一声道:“哎哟,你是哪里来的丑八怪?”程咬金一听此言,气得哇呀暴叫,二话不说,抡斧照马金宗头顶砍下来。马金宗慌忙举刀来挡,没想到刀被砍成两段,马金宗一愣神,被咬金趁势砍下人头。
马三保在城楼上看到马金宗被程咬金砍死,气得又派一个族弟马有周出阵应战,没想到这人更加不济,刚到阵前,便被程咬金一斧拦腰斩为两截,摔落马下死了。
马三保见又折了一个兄弟,勃然大怒,亲自披挂出城。程咬金见马三保上阵,抡斧劈面就砍,马三保忙举刀来迎,只见金光四溅,火星乱飞。程咬金又连砍三斧,直震得马三保双臂发麻,慌忙拨马逃走。徐懋功令众将一举攻下了瓦岗寨。
当晚,众将在帅府内摆酒庆贺。正在饮酒热闹之间,忽听演武厅后面发出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众将循声跑去一看,只见地面裂开一个约一丈宽的大洞,里面黑咕隆咚的,什么都看不清。
徐懋功一见便道:“此洞裂开,定有玄机,不知哪位兄弟愿意下去一探究竟?”众人一听面面相觑,无人应声。徐懋功又道:“既无人愿下去,只好抓阄决定。我现在写下纸阄,只有一个写着‘去’,哪位拈着‘去’,就该他下去。”众好汉都道:“有理。”
徐懋功便写下纸阄,众人轮流拈起。真乃天意,唯独程咬金抓到了“去”字。
徐懋功立即令人取来一个大筐,在筐上绑了一只金铃,又系上几十丈粗绳,命程咬金坐进筐里,几个将士提着绳索,将他送下洞去。程咬金下洞六七十丈深才到达洞底,摇了摇金铃,上面便住了手。
程咬金爬出大筐,提斧在手,但见眼前黑糊糊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只得摸黑向前走。
转过两道弯,忽见前方出现两点亮光,程咬金心内惊慌道:哎呀,莫非是妖精的两只大眼睛?遂提斧在手,壮着胆子走上前,猛地抡斧照亮光劈去,只听“咔嚓”一声响,劈开了两扇石门。
程咬金走进门,看到眼前现出三间大殿,便径直走进中间的大殿,见桌上摆着一顶金幞头、一件杏黄龙袍、一条碧玉带、一双无忧履、一块玄圭、一张写有字的纸条。
程咬金不识字,他穿上杏黄袍,戴上金幞头,系上碧玉带,套上无忧履,拿上玄圭和纸条,这才走出大殿。
他走到石门前,刚好迈出双腿,只听“轰”的一声响,石门又紧紧闭上了,将程咬金吓了一跳,忙走到大筐里,用力摇了摇金铃,上面闻知,又七手八脚将他拉了上去。
众好汉一见程咬金上来,一身奇特的打扮,尽皆惊讶不已。
程咬金拿出玄圭和纸条,徐懋功接过去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程咬金举义集兵,为三年混世魔王,搅乱大隋天下。”众将一听皆大惊,便知这乃是上天之意,纷纷上前要拜程咬金为王。
程咬金百般不从,徐懋功无奈,只得指着一面杏黄大旗道:“我们每人轮番冲着这面大旗来拜,哪位拜得这面大旗飘动,谁便为王。”众人皆赞同。徐懋功、秦琼等都已拜过,轮到程咬金。他正躬身下拜时,不料猛然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竟将杏黄大旗给吹得飘动起来。众将一见,便都俯身冲程咬金下拜,程咬金无奈只得应允,却说道:“我可不愿做皇帝呀,等有了愿做的人,我就让位。”
程咬金做了王,便命将帅府改造成皇宫,又择吉日升殿,封徐懋功为左丞相、护国军师,魏征为右丞相,秦琼为兵马大元帅,其余众好汉皆封为将军。瓦岗寨大摆宴席,犒赏三军,好不热闹。
中国历史故事初中经典总结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