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公共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的批复参考精选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事业单位考试中,公文中有这么一对常考的“好兄弟”让众多考生头痛万分,那就是通告和通知,在考生眼中,两者难解难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公文的通告和通知的区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公文写作的批复参考精选 1

请示要求一文一事,不允许一篇请示包含多个审批事项,主要是时效性的要求,方便上级尽快做出决断给予指示。报告可以一文一事,也可一文多事,主要是对近期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典型的比如政府工作报告。

公文写作的批复参考精选 2

请示的格式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单位及发文日期组成。

1. 标题:完整写法“发文机关+关于+事由+文种”,《XX县关于增拨扶贫经费的请示》。

注意事项:简要写法“关于+事由+文种”《关于增拨扶贫经费的请示》;错例1《关于增拨经费的请示》,分析:发文事由不够具体;错例2《关于增拨扶贫经费的请求》,分析:标题的文种只能是“请示”二字,而不能是请求或申请。

2.主送机关:发文单位的直属上级领导机关。

注意事项:(1)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写形式;(2)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

3.正文:结构与一般公文相同,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1)开头:主要交代请示缘由。对于请示来说最常使用原因目的式、根据式的开头形式。开头是整个行文的“重头戏”,请示的原因和理由是上级机关决断的主要依据,因此开头中的原因要详尽,理由要充分。

注意事项:开头的结尾处尽量点明写作目的,引出请示事项。

(2)主体:就某一事项提出具体的做法或解决方案,符合“一文一事”的原则。在具体写作时可通过加标序号词或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形式让内容更具条理性。

注意事项:坚持“一文一事”原则,不写无关紧要的事项或同时请示多个事项。

(3)结尾:表达征询与期复,如“以上请示妥否,请指示”、“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准”等。

注意事项:格式上要单独占一行,不能尾随文后。

4.落款:发文单位及日期

注意事项:如无特殊要求,发文以单位署名,日期用“XX年XX月XX日”表示。

公文写作的批复参考精选 3

正文一般情况下是分成三个部分的,分别是:

1.批复对象。该部分一般是有固定的格式的,一般情况下都是“你单位《关于xxx的请示》(发文字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2.批复内容。针对下级机关的请示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批复,当然在批复的时候也可以针对下级机关的请示进行相关的指导,提出一些执行要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批复是需要一文一事的,因为批复针对的是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请示需要一文一事,所以批复也需要一文一事。

3.结语。批复的结语一般情况下有自己的固定格式,例如“此批”“此复”“特此批复”,都是可以的。

公文写作的批复参考精选 4

对策类的公文与普通公文的格式基本一致,往往也包不拘泥于此。

1.标题,通常按照“关于+主题+文种”的形式书写,且大部分都是写给特定对象阅读的,对策类公文的这种定向性特点使得写作有着很强的针对性。

2.发文对象,也叫称谓,即文种所要呈现的集体或上级单位领导等。

3.正文,结构与一般公文相同,包含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但是不同的文种也有一些差别,例如倡议书的核心作用是为了广泛发动群众,因此在结尾部门往往会有呼吁号召或者表明决心的表述,但建议书中往往不会有直接的号召性或宣传性的内容。

4.发文单位,往往以集体和单位呈现,代表个人出现频率较低。

5.发文日期,在考试作答中一般不出现具体日期。

公文写作的批复参考精选 5

1.下列关于行文规则说法正确的是:

A.请示可以自由决定请示事项数量 B.政府办公室任何时候不能对外行文

C.涉及多部门事项未协商一致,可以各自行文 D.政府部门可以在自己职权范围内行文

1.【答案】D。请示一文一事,所以A错误;政府办公室经过授权可以对外行文,所以B错误;涉及多部门事项未协商一致不得对外行文,故答案为D。

2. 下列不可以联合行文的是:

A.北京市人民政府和教育部 B.安徽省教育厅和安徽省文化厅

C.郑州市市委宣传部和郑州市委组织部 D.武汉市教育局和黄冈市

2.【答案】D。同级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故答案为D。

公文写作的批复参考精选_精选范文网

事业单位考试中,公文中有这么一对常考的好兄弟让众多考生头痛万分,那就是通告和通知,在考生眼中,两者难解难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公文的通告和通知的区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适用范围不同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