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大全推荐
相关文章
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幸福的,虽然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只要努力解决这些困难后,你将会感觉到无比的轻松与快乐,所以我想让大家和我一起进入学习的海洋中,去共同享受快乐。小编搜集的《2020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梳理》,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大全推荐 1
夏商西周的更替
一、我国历第一个国家“家天下”的夏朝
1、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
3、都城:阳城
4、政权机构:城堡、宫殿、军队、刑法、监狱
夏朝成为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原因:
1、夏朝按地区划分国民(九州);部落按血缘划分人群;
2、建立了压迫人民的国家机构:军队、刑法、监狱;
3、“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开始“家天下”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应该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私有制的出现和对立阶级的产生
夏灭亡的原因:夏桀暴虐成性、荒.无度、大兴土木、剥削百姓
二、商朝的建立
1、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商朝,定都亳
2、盘庚迁都:殷公元前1300年
3、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
政治上:是当时世界上的国家之一。
经济上: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广泛使用青铜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
文化上:甲骨文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三、西周的建立
1、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
2、建立者:周武王
3、都城:镐京(今西安)
4、西周的政治、经济
政治:分封制
农业:农作物品种增多,已有人工灌溉
手工业:分工较细(百工);原始瓷器制作比较普遍
建筑业: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
四、西周的灭亡及东周建立
1、西周灭亡时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
2、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
五、夏、商、西周三代的灭亡有何相似之处?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1)荒.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2)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政策应该符合人民心愿;用人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分封制的作用
作用《春秋》《战国策》西汉刘向编写内容周王的分封:“授民授疆土”诸侯的义务:服从周王,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血缘关系的亲疏同姓、姻亲、功臣、前代贵族依据分封人员A、加强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B、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与文化发展。
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
夏商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军队、刑法—暴力手段礼仪教化—怀柔政策军队刑法:对外征战,对内镇压反抗礼仪教化:配合暴力镇压,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春秋”、“战国”名字的由来
1、春秋奴隶社会瓦解(前770--前476)由统一走向分裂
2、战国封建社会形成(前475--前221)由分裂走向统一孔子编写,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
春秋诸侯争霸的原因和目的
原因:周天子失去往日的权势。(表现在诸侯不听天子命令,不尽义务,政令征伐自诸侯出。)目的: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的支配权。(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和经济特权。)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大全推荐 2
(一) 文字可考在商朝,甲骨文字算最早,
青铜器上刻金文,周晚大篆形成了。
(二) 古人观天很注意,日食月食书中记,
夏朝历法叫“夏历”,战国二十四节气。
(三) 最早名医是扁鹊,针刺汤药和按摩,
“望闻问切”诊疾病,中医沿用真不错。
(四) 楚国诗人叫屈原,上了世界名人篇,
抒情长诗有《离骚》,思想艺术传千年。
(五) 孔子相传为圣人,思想教育都精明,
主张“爱人”察民情,“为政以德”反酷刑,
办学收徒三千人,因材施教出贤能,
启发学生多思考,主张温故而知新,
言行收录在《论语》,儒家学派创始人。
(六) 老子道家创始人,学说记在《道德经》,
主张事物对立面,正反两面要想清。
(七) 百家争鸣好形式,“墨儒道法兵”在此,
“兼爱”“非攻”墨主张,“仁政”治国是孟子,
道家代表是庄子,主张“无为”而来治,
法家代表韩非子,反对空谈倡“法治”,
兵家鼻祖是孙武,《孙子兵法》论军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大全推荐 3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
1.继秦汉之后,实现我国第二次大规模统一的朝代是隋朝
2.开创“开皇之治”盛世局面的统治者是隋文帝杨坚
3.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在历的作用是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4.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589年
5.开凿京杭大运河的皇帝是隋炀帝杨广
6.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时,最后一个灭掉的南方政权是陈朝
7.成为沟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的是京杭大运河
8.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并巩固自己的统治
9.京杭大运河连通了五大水系,由北到南依次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10.京杭大运河的中心是洛阳
11.京杭大运河分为四段,由北到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12.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江都就是今天的扬州
13.京杭大运河的南北终点是余杭和涿郡
14.隋朝京杭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运输
15.今天的北京,在隋朝时被称作是涿郡
16.大运河的南端、在隋朝时被称作“余杭”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杭州
17.隋朝灭亡的原因是隋炀帝的.
18.唐朝的建立者是唐高祖李渊
19.唐太宗李世民夺得政权的方式是玄武门之变
20.唐太宗李世民创立的盛世是贞观之治
21.三省六部制中,负责起草政令的是中书省
22.李世民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原因是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2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是《唐律疏议》
24.隋朝建立、唐朝得以发展使用的制度有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大全推荐 4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知识点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杨坚(隋文帝);都城:长安
2.统一时间:589年;统一标志:隋灭陈;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灭亡原因:隋炀帝残暴统治(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时间:618年;事件:隋炀帝在江都被杀.
知识点二:隋文帝统治
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
知识点三:隋朝大运河
修建者:隋炀帝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各段名称: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重要城市:涿郡(北),洛阳(中心),余杭(南)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知识点四:科举考试
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进士科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意义: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知识点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建立:618年;建立者:李渊(唐高祖);都城:长安。
2.李世民(唐太宗),年号贞观。
3.唐太宗的主要活动(治国政策和措施)
(1)用人上: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魏征),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玄龄,杜如晦).
(2)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3)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4)军事上: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3.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称之为“贞观之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大全推荐 5
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大全推荐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