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历史

高二历史必修三重难点知识点整理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因为高二开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识肯定有一定的欠缺,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计划,更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收获总是自己的。小编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上册历史常考知识点总结》,助你金榜题名!

高二历史必修三重难点知识点整理集锦 1

一、背景

(一)原因——必要性

1.汉末以来,儒学的性削弱,其正统地位受到佛教、道教冲击。(三教并立)

2.宋代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

(二)条件——可能性

1.儒学复兴运动

2.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

二、特点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三教合一)

三、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

(一)理学的创立

1.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

2.主要观点:天理是世界的本原;天理的核心是仁,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格物致知。

(二)理学的成熟

1.代表人物:理学集大成者——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2.主要观点:

本体论或宇宙观: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理先于气;

方法论:格物致知以求“理”。

政治主张或伦理观:存天理(三纲五常——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灭人欲;(道统论;正君心。)

(三)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

2.主要观点:

本体论或宇宙观: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方法论:“致良知”(通过内心反省去除私欲,回复良知即可成圣贤);知行合一。

政治主张或者伦理观:存天理,灭人欲。

高二历史必修三重难点知识点整理集锦 2

一、时间:17、18世纪

二、背景:①封建专制制度成为西欧国家资产阶级力量发展的严重障碍。②自然科学的发展。

三、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四、内容:一用、二批、三消灭、三追求。

五、主要人物:

(一)英国(发源地、早期代表)

霍布斯(代表资产阶级上层利益)

观点:(1)社会契约创造君权国家;(2)人民授予君权;(3)人民绝对服从民选君权;(4)支持专制王权,可以干涉私有财产;(5)宗教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评论:提出最基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明显封建落后意识。

2、洛克

修正霍布斯观点:

(1)国家政权不应干涉私有财产

(2)主张君主立宪制,权力分属议会、君主。

(二)法国

地位:启蒙运动中心

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到较高程度,封建专制制度严重。

代表:

1、伏尔泰:(1)评价天主教会,但主张信仰上帝。(2)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提出三权分立原则;(2)权力制约与平衡。

3、卢梭:(1)“社会契约”论;(2)“人民主权”说。

4、狄德罗百科全书派。

六、影响:

(一)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影响;

(二)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三)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

高二历史必修三重难点知识点整理集锦 3

完善科举制的措施

1、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

唐太宗提倡用人以德行、学识为本。为此唐太宗扩充学校,加强管理。管理中央学校的机构为国子监,其度下有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2、武则天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

武则天特别重视科举,曾一连几天在洛成殿亲自测试贡举人,并曾命令把在吏部复试者的名字糊掉而进行暗考,开了答后世“殿试”和“糊名”的先河。武则天称帝后,还破例开了武科内,即在科举考试当年同时进行武举考试,内容有骑射、步射、马枪、负重等内容,考中的可以任用为武官。

3、唐玄宗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

唐玄宗时进士科转为兼考诗赋,而且诗赋成为最主要的考试内容。进士科也成容为唐朝最重要的考试科目。

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

1.原因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士族门阀的子弟中选拔,而庶族子弟但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做高官,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的注重门第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进行下去了。

2.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招揽人才,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

3.创立

隋朝时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

4.发展

唐朝时,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增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并以诗赋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高二历史必修三重难点知识点整理集锦 4

(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1、(危机出现)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重新光大)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4、宋代重文,学术氛围活跃。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开创:程颢、程颐;集大成者: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1)内容:“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

(2)历史地位:

①南宋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

②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③流传到外国,影响深远。

2、陆王心学

(1)内容:

南宋,陆九渊:

①“心即理也”

②通过“发明本心”以求理(进行内心反省)

明中期,王阳明:

①“致良知”,内心反省,克服私欲

②知行合一

(2)历史地位: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3、宋明理学的评价:

消极: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同异之处:

同:

①内容: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的”仁”“礼”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都强调社会秩序。

②影响: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积极影响。

异:

①宇宙构成: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道德主张:理学主张人应该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心学则主张人应通过内心的自省达到良知。

高二历史必修三重难点知识点整理集锦 5

一、背景

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

3、资本条件:大机器生产以及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金。

4、科技条件:自然科学突破性的进展。

5、市场条件: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二、主要成就

(一)最突出的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

1、发明: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电机

2、影响:(1)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2)产生新兴工业——电力工业。(3)有利净化工业环境。

(二)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1、发明:(1)70、80年代出现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2)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3)德国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4)飞机。

2、影响:(1)缩短原料、商品运转周期。(2)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3)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化工业的产生。

(三)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1、发明:(1)19世纪70年代美国贝尔电话;(2)90年代意大利马可尼无线电报

2、影响:都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方便.世界各地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四)化学工业的建立

1、发明、发现:(1)从煤炭中提取氨、苯、染料。(2)1867年诺贝尔炸药;(3)80年代改良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

2、影响:大大促进军事工业的发展,塑料、人造纤维等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应用.

三、特点:1)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坚实的科学基础.

(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的国家几乎同时进行。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3)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数国家形成了两次工业革命在时间上的交叉

四、影响

一、对发生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

(一)生产力极大发展

(二)垄断组织的形成

[1、时间:19世纪晚期

2、原因: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的发展;2、自由竞争推动。

3、形成: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4、形式:卡特尔、辛迪加(主要在流通领域)、托拉斯(突出生产领域)

5、认识(1)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2)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三)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

(四)形成垄断国家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加强对外侵略扩张。

(五)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二、对国际格局

(一)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

(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

(三)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性加剧

三、对社会主义运动

(一)合法斗争为主

(二)列宁主义诞生

高二历史必修三重难点知识点整理集锦_精选范文网

因为高二开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识肯定有一定的欠缺,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计划,更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收获总是自己的。小编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上册历史常考知识点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