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经典集锦
相关文章
文学与历史是分不开的,文学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历史建构和传承,这不仅适用于历史题材创作,而且也适用于一切文学作品和文学研究。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文学不能“虚无”历史。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第五单元),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经典集锦 1
(一)两弹一星
1、内容:
1964.10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
1966.10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7.6 第一颗氢弹试爆;
1970.4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长征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开端;
1975.11 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2、意义: 提高国际地位,维护国家安全,成功打破核垄断,核讹诈;发展高科技,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环境
(二)东方魔稻
1973年袁隆平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培育成功
意义:
1、解决中国粮食问题;
2、为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战略计划。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
1983 年 “银河–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1997 年 “银河–II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意义: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四)飞船
1999年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
1999年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
2003年 “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2007年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发射。
1、意义: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2、前提条件
国家的独立(保障);党和政府的重视;经济实力增强;科学家的努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3、发展科技的历史意义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动新中国生产力的进步;
②为建设特色中国社会主义提供了保障;
③增强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经典集锦 2
第二讲 古代中国的书画
一、汉字
①起源——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
②成熟——商代甲骨文
③西周——“金文”、“籀文”
④秦朝——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后出现“隶书”。
⑤理论——东汉许慎总结出“六书”理论,即:象声、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⑥先后顺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二、书法
①魏晋以前的自发阶段:
秦小篆——汉 隶
②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
条件:士人群体形成;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代 表:书圣”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所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③隋唐达到新高峰:
背景:隋唐一统,盛世气象。
成就:既有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日益成熟。
④宋代书法艺术市民化:
背景: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特点: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他们追求个性,有意无法。
⑤明代书法艺术市民化加强:
明代书法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个性化的创造。
三、篆刻
① 时代:秦汉是一个标志性的时期
②特点:秦印:雍容大度,精制不苟;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以小篆为基础又融合了隶书风格。
③明代:与书法、绘画一起成为一门艺术。
四、绘画
①起 源:新石器时代
②从萌芽走向成熟:战国时期
③魏晋南北朝:代表:“以形写神”,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④隋唐:代 表:隋代,展子虔《游春图》(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唐代,“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吴带当风”。
⑤从宋代到明清:
宋代——
时代背景: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
题材: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
特色:更加注重意境(如“马一角”“下半边”)
明清——
特点:个性更加彰显、画风不拘一格
⑥民俗画的发展
宋代——
时代背景: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兴起。
题材:市井生活
特点:写实
代 表 作:《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五、中国书画的特征
特征:
①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于一体。
②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③在启迪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经典集锦 3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及影响
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影响: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①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②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
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
途径:①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
②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著名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发展不均衡①集中于沿海地区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2、发展艰难 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3、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4)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著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
初步发展的条件:①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②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③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著名实业家及企业:①张謇的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②荣宗敬、荣德生的江苏无锡创办的保兴面粉厂③周学熙 河北唐山创办的新洋灰公司④刘懋赏、冯济川在山西成立的保晋矿务公司
2、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和主要表现
原因:内因①辛亥革命的推动②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外因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松侵略
主要表现:①实业团体不断涌现②海外投资增加③新建厂矿多④新增资本多⑤纺织、面粉等轻工业发展快⑥重工业有一定发展
(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①恶性通货膨胀政策②官僚资本的压迫③繁重的捐税负担④美国的经济侵略⑤内战的破坏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经典集锦 4
1.分项分析: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响。
例如鸦片战争:
经济影响——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政治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社会矛盾的变化、革命任务和性质的变化。
思想影响——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外交影响——由闭关锁国到门户洞开,独立自主的中国开始沦落为一个主权残缺的半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列强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不复是主权国家间的平等关系,而是侵略与被侵略、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
清政府站在中国人民头上发号施令,外国资产阶级却站在它的头上发号施令,这就是那许多条约特权的实质。”
2.全面分析: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或局限性,还要分清主次。
例如鸦片战争的积极影响: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对后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就有积极影响;思想上——新思想的萌发。
例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积极影响:政治上——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所以出现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经济上——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思想上——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和农民阶级朴素的反帝(“扶清灭洋”)思想。
3.国际化分析:中国对外国的影响,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中外结合思考。
例如鸦片战争对英国和世界的影响:对英国,英国战胜,凭借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一环。如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上,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4.转化分析:就是要学会迁移和推广,会转化思维。有两种情况:
一是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影响,如由鸦片战争的影响思考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侵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由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影响思考中国古代统一的影响。
二是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如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课本上讲了对亚非拉的影响(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政治上——欧洲殖民者开始对亚非拉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经济上——经济的剥削和掠夺;思想文化上——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呢?政治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从海路相继来到中国边疆进行侵略活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同时使明清统治者走向闭关锁国。第二,明朝中后期,美洲高产农作物通过菲律宾传入中国,为清朝人口快速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三,天主教从海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局面。
5.学科交叉分析:学科之间的交叉影响,即历史事件对政治的影响,对地理的影响。如中国古代的垦荒,政治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政局,地理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如英国工业革命,政治上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地理上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经典集锦 5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普罗塔戈拉: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了人的价值。
2、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识你自己。
2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人曲”),彼特拉克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著《歌集》。
2、马丁·路德的核心主张:信仰得救(或:因信称义)。
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肯定人的价值,追求人的本性,等。
3三、启蒙运动
1、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1)孟德斯鸠:代表作《论法的精神》,反对专制,提倡天赋人权、三权分立(核心是权力的制衡)。
(2)伏尔泰:代表作《哲学通信》,反对专制,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3)卢梭:代表作《社会契约论》,反对专制,提倡天赋人权,主张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
(4)康德:倡导思想自由。
[附]重要言论:孟德斯鸠—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卢梭—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民众有权以暴力推翻暴政。康德—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2、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维护人的权利。
3、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影响了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联邦政府的建立、中国的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经典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