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化学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精选总结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高中化学科目知识点比较多,那么同学们该怎么记忆?为了方便复习,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汇总,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精选总结 1

第一片:概述

1.概念: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2.决定因素:周期表中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3.内容

同周期(左→右)

同主族(上→下)

核外电子排布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1逐渐增加至稳定结构

电子层数逐渐增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元素化合价

最高正价从+1逐渐增加到+7(一、二周期除外)从第ⅣA族出现-4逐渐增加至-1,最后以0价结束

最高正价及最低负价相同,最高正价等于其族序数

金属性、非金属性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第二片:中学阶段需要知道的几个相关问题(1)

1.化合价知识:

⑴数值是化合物中原子得失电子(离子化合物)或形成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化合物)的数目

⑵单质化合价为0,但化合价为0的不一定是单质,如HCHO、C2H4O2中的C的化合价等(也可能是分数→氧化数)

⑶金属只有正价,有负价的一定的非金属

⑷主族元素最高正价等于其族序数(F、O除外)

⑸F是唯一没有正价的元素(O有+2价,OF2)

⑹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

⑺通常元素的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⑻共价化合物中,若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8的原子,为8电子稳定结构。

2.粒子(包括原子和阴、阳离子)半径大小对比:通常情况是:先对比电子层数,电子层数愈多,其半径愈大;电子层数相同时,再对比核电荷数,核电荷数愈大,其粒子半径愈小。

第二片:中学阶段需要知道的几个相关问题(2)3.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对比

⑴金属性强弱对比标准:

①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靠前的金属金属性强

②利用元素周期表判断:周期表中同周期靠前、同主族靠下的金属,金属性强

③和水或酸反应产生氢气剧烈的金属性强

④置换反应中,被置换的金属,金属性弱

⑤原电池中负极金属的金属性强

⑥电解池中阴极优先放电(即氧化性强)的金属阳离子的金属性弱(Fe3+→Fe2+例外)

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的金属,金属性强。

⑧电负性小、第一电离能低的,金属性强。

⑵非金属性强弱对比

①非金属单质和氢气化合的难易,越容易化合的,非金属性强

②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的,非金属性强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的,非金属性强

④置换反应中被置换出来的非极性,非金属性弱

⑤周期表中,同周期靠后的,非金属性强;同主族靠上的,非金属性强。

⑥电负性大、第一电离能高的,非金属性强

⑦对应简单阴离子还原性强的,非金属性弱。

第二片:中学阶段需要知道的几个相关问题(3)

4.物质熔沸点高低对比

⑴不同晶体类型间的对比:一般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间差别较大,很少对比,通常高于分子晶体。

⑵同类晶体之间的对比

①原子晶体间:原子半径小的,共价键长短,键能大,熔沸点高

②离子晶体间:离子半径越小,带电荷越多,离子键能越强,熔沸点越高

③分子晶体间:

A.看有无氢键,有氢键的熔沸点高。无机物有HF、H2O、NH3,有机物有低级的醇和酸。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量越大,分子间引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C.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分子量接近的,分子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

D.同分异构体间:链烃及其衍生物,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芳香烃的两个取代基时,邻、间、对位熔沸点降低。

④金属晶体:差别较大,通常是价电子越多,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⑤合金的熔沸点一般是比任一组分的熔沸点都低。

⑥固>液>气,脂>油,石墨>金刚石,AlCl3是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

第二片:中学阶段需要知道的几个相关问题(4)

5.常见的10电子和18电子粒子

⑴10电子粒子

①原子:Ne,

②分子:CH4、NH3、H2O、HF,

③离子:

A.阳离子:Al3+、Mg2+、Na+、H3O+、NH4+;

.阴离子:N3-、O2-、F-、OH-、NH2-。

⑵18电子粒子

①原子:Ar,

②分子:F2、HCl、H2S、PH3、H2O2、SiH4、CH3F、N2H4、CH3OH、C2H6,

③离子:

A.阳离子:K+、Ca2+,

.阴离子:Cl-、S2-、HS-、O22-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精选总结 2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

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在水中的溶解度:

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有机物的密度

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

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

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

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

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

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

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

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11、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

12、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

苯酚(C6H5OH)与醛(RCHO)、二元羧酸(COOH—COOH)与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与二元胺(H2NCH2CH2NH2)、羟基酸(HOCH2COOH)、氨基酸(NH2CH2COOH)等。

13、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

制硝基苯(—NO2,60℃)、制苯磺酸(—SO3H,80℃)制酚醛树脂(沸水浴)、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热水浴)、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14、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

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苯与氯气加成反应(紫外光)、—CH3+Cl2—CH2Cl(注意在铁催化下取代到苯环上)。

15、常用有机鉴别试剂:

新制Cu(OH)2、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

16、最简式为CH的有机物:

乙炔、苯、苯乙烯(—CH=CH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醛、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

1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或与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

醛类(RCHO)、葡萄糖、麦芽糖、甲酸(HCOOH)、甲酸盐(HCOONa)、甲酸酯(HCOOCH3)等。

18、常见的官能团及名称:

—X(卤原子:氯原子等)、—OH(羟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醚键)、C=C(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NH2(氨基)、—NH—CO—(肽键)、—NO2(硝基)19、常见有机物的通式:

烷烃:CnH2n+2;

烯烃与环烷烃:CnH2n;

炔烃与二烯烃:CnH2n-2;

苯的同系物:CnH2n-6;

饱和一元卤代烃:CnH2n+1X;

饱和一元醇:CnH2n+2O或CnH2n+1OH;

苯酚及同系物:CnH2n-6O或CnH2n-7OH;

醛:CnH2nO或CnH2n+1CHO;

酸:CnH2nO2或CnH2n+1COOH;

酯:CnH2nO2或CnH2n+1COOCmH2m+1

20、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

用无水CuSO4——变蓝

21、发生加聚反应的:

含C=C双键的有机物(如烯)

22、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乙醇(浓硫酸,170℃);卤代烃(如CH3CH2Br)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C—C—OH、卤代烃发生消去的条件:C—C—XHH2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醇和酸

24、燃烧产生大量黑烟的是:C2H2、C6H6

25、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油脂、麦芽糖、蔗糖不是)26、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27、常用来造纸的原料:纤维素

28、常用来制葡萄糖的是:淀粉

29、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油脂

30、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质

31、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的是:淀粉、纤维素、麦芽糖32、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的有机物是:含有—COOH:如乙酸33、能与Na2CO3反应而不能跟NaHCO3反应的有机物是:苯酚34、有毒的物质是:甲醇(含在工业酒精中);NaNO2(亚硝酸钠,工业用盐)35、能与Na反应产生H2的是:

含羟基的物质(如乙醇、苯酚)、与含羧基的物质(如乙酸)36、能还原成醇的是:醛或酮

37、能氧化成醛的醇是:R—CH2OH

38、能作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果催熟剂的是:乙烯

39、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的是:乙烯的产量40、通入过量的CO2溶液变浑浊的是:C6H5ONa溶液

41、不能水解的糖:单糖(如葡萄糖)

42、可用于环境消毒的:苯酚

43、皮肤上沾上苯酚用什么清洗:酒精;沾有油脂是试管用热碱液清洗;沾有银镜的试管用稀硝酸洗涤44、医用酒精的浓度是:75%

45、写出下列有机反应类型:

(1)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

(2)从乙烯制聚乙烯

(3)乙烯使溴水褪色

(4)从乙醇制乙烯

(5)从乙醛制乙醇

(6)从乙酸制乙酸乙酯

(7)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

(8)油脂的硬化

(9)从乙烯制乙醇

(10)从乙醛制乙酸

(1)取代(2)加聚(3)加成(4)消去(5)还原(6)酯化(7)水解(8)加成(或还原)(9)加成(10)氧化46、加入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

47、加入FeCl3溶液显紫色的:苯酚

48、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的两种盐:Na2SO4、(NH4)2SO4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精选总结 3

1.中学阶段使用温度计的实验: ①溶解度的测定;②实验室制乙烯;③石油分馏。 前二者要浸入溶液内。

2.中学阶段使用水浴加热的实验: ①溶解度的测定(要用温度计);②银镜反应.③酯的水解。

3.玻璃棒的用途: ①搅拌;②引流;③引发反应:Fe浴S粉的混合物放在石棉网上,用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的玻璃棒引发二者反应;④转移固体;⑤醼取溶液;⑥粘取试纸。

4.由于空气中CO2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 生石灰、NaOH、Ca(OH)2溶液、Ba(OH)2溶液、NaAlO2溶液、水玻璃、碱石灰、漂白粉、苯酚钠溶液、Na2O、Na2O2;

5.由于空气中H2O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 浓H2SO4、P2O5、硅胶、CaCl2、碱石灰等干燥剂、浓H3PO4、无水硫酸铜、CaC2、面碱、NaOH固体、生石灰;

6.由于空气中O2的氧化作用而变质的物质: 钠、钾、白磷和红磷、NO、天然橡胶、苯酚、-2价硫(氢硫酸或硫化物水溶液)、+4价硫(SO2水溶液或亚硫酸盐)、亚铁盐溶液、Fe(OH)2。

7.由于挥发或自身分解作用而变质的: AgNO3、浓HNO3、H?2O2、液溴、浓氨水、浓HCl、Cu(OH)2。

8.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9.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10.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11.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12.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13.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14.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15.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16.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精选总结 4

电离平衡

1、弱电解质(越强越电离、越热越电离、越稀越电离);盐的水解(有弱才水解、谁弱谁水解、越弱越水解、越热越水解、越稀越水解、谁强显谁性)

2、同浓度的强酸和弱酸,pH(弱酸)>pH(强酸);同浓度的强碱和弱碱,pH(强碱)>pH(弱碱)

3、同pH的强酸和弱酸,c(弱酸)>c(强酸);同pH的强碱和弱碱,c(弱碱)>c(强碱)。在解题时特别注意题中给的是溶液的pH值还是其物质的量浓度,如果给的是pH值,则与其几元没有关系。

4、酸、碱均抑制水的电离;向水中加入活泼金属(如Na)、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酸性氧化物、NH3、电解、水解均促进水的电离。

5、溶液稀释,离子浓度的变化:不是所有离子浓度都要减小。任何溶液稀释都不可能变性。

6、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一定增大(电离程度相当于弱电解质的转化率)

7、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弱离子的水解程度不一定增大(水解程度相当于弱离子的转化率)

8、常温下,pH之和为14的酸碱等体积混合,谁弱显谁性。注意谁弱显谁性和谁强显谁性的适用前提。

9、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弱离子的水解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同化学平衡常数一样理解、应用

10、难溶物的溶解平衡常数(Ksp)表达式及应用。判断两种离子是否形成沉淀,如Qc>Ksp,则沉淀, 如Qc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精选总结 5

1、Na+ 、H3O+

2、F-、OH-

3、Cl-、HS-

4、N2 、CO、C2H2

TAG标签: 化学 知识点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精选总结_精选范文网

高中化学科目知识点比较多,那么同学们该怎么记忆?为了方便复习,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汇总,希望大家喜欢!一、物理性质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