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化学

高三化学知识点笔记范文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某些离子浓度发生改变。常见离子反应多在水溶液中进行。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化学知识点笔记范文集锦 1

铝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铝与盐酸: 2Al+6HCl=2ALCl3+3H2气体

铝与硫酸: 2Al+3H2SO4=Al2(SO4)3+3H2气体

铝和稀硝酸: Al+4HNO3=Al(NO3)3+NO↑+2H2O

注:常温下,铝和浓硝酸不能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行!

铝与氢氧化钠:2Al+2NaOH+H2O=2NaAlO2+3H2气体

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加热)Al2O3+H2O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Al(OH)3+NaOH=NaAlO2+2H2O

氢氧化铝与盐酸:Al(OH)3+3HCl=AlCl3+3H2O

氧化铝与盐酸:Al2O3+6HCl=2AlCl3+3H2O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Al2O3+2NaOH=2NaAlO2+H2O

偏铝酸钠与盐酸:NaAlO2+HCl+H2O=Al(OH)3沉淀+NaCl

偏铝酸钠溶液与少量的盐酸反应: NaAlO2+HCl(少量)+H2O= NaCl + Al(OH)3

偏铝酸钠溶液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NaAlO2+4HCl(过量)=NaCl+AlCl3+2H2O

硫酸铝与氨水:Al2(SO4)3+6NH3.H2O=2Al(OH)3沉淀+3(NH4)2SO4

氯化铝与氢氧化钠:AlCl3+3NaOH=Al(OH)3沉淀+3NaCl

氯化铝与氨水:AlCl3+3NH3·H2O==Al(OH)3↓+3NH4Cl(反应到此为止不再继续)

氯化铝与氢氧化钠:AlCl3+4NaOH=NaAlO2+2H2O

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u

2Cu+O2加热 1373K 2CuO

4Cu+O2==2Cu2O (过氧化铜)

2Cu+O2+H2O+CO2=Cu2(OH)2CO3碱式碳酸铜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Cl2=点燃=CuCl2

2Cu+4HCl+O2=2CuCl2+2H2O

Cu+2FeCl3=2FeCl2+CuCl2

2H2SO4浓+Cu=CuSO4+2H2O+SO2↑

2Cu+2H2SO4(稀)+O2==2CuSO4+2H2O (加热)

铜的化合物

(1)氢氧化铜和氧化铜

4CuO==Cu2O+O2↑(>1273K)

Cu(OH)2=加热=CuO+H2O (353K)

Cu(OH)2+H2SO4=CuSO4+2H2O

Cu2+ + 2OH- =Cu(OH)2↓

硫酸铜

(a)硫酸铜俗名胆矾或蓝矾,其水溶液呈蓝色

(b)硫酸铜的制备: Cu+2H2SO4(浓)====CuSO4+SO2↑+2H2O(加热)

2Cu+2H2SO4(稀)+O2====2CuSO4+2H2O (加热)

(c) 硫酸铜的加热:CuSO4==CuO+SO3↑(无水硫酸铜>923K时,分解成CuO)

或者:2CuSO4==2CuO+2SO2↑+O2↑(加热)

高三化学知识点笔记范文集锦 2

1.羟基官能团可能发生反应类型:取代、消去、酯化、氧化、缩聚、中和反应正确,取代(醇、酚、羧酸);消去(醇);酯化(醇、羧酸);氧化(醇、酚);缩聚(醇、酚、羧酸);中和反应(羧酸、酚)

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酸甲酯、麦芽糖、纤维素错误,麦芽糖和纤维素都不符合

3.分子式为C5H12O2的二元醇,主链碳原子有3个的结构有2种正确

4.常温下,pH=11的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是纯水电离产生的c(H+)的104倍错误,应该是10-4

5.甲烷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反应产物有4种错误,加上HCl一共5种

6.醇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醛,醛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羧酸错误,醇类在一定条件下不一定能氧化生成醛,但醛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羧酸

7.CH4O与C3H8O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最多可得到7种有机产物正确,6种醚一种烯

8.分子组成为C5H10的烯烃,其可能结构有5种正确

9.分子式为C8H14O2,且结构中含有六元碳环的酯类物质共有7种正确

10.等质量甲烷、乙烯、乙炔充分燃烧时,所耗用的氧气的量由多到少正确,同质量的烃类,H的比例越大燃烧耗氧越多

11.棉花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正确,棉花、人造丝、人造棉、玻璃纸都是纤维素

12.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稳定性较好,其单体是不饱和烃,性质比较活泼错误,单体是四氟乙烯,不饱和

13.酯的水解产物只可能是酸和醇;四苯甲烷的一硝基取代物有3种错误,酯的水解产物也可能是酸和酚

14.甲酸脱水可得CO,CO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反应得HCOONa,故CO是甲酸的酸酐错误,甲酸的酸酐为:(HCO)2O

15.应用取代、加成、还原、氧化等反应类型均可能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羟基正确,取代(卤代烃),加成(烯烃),还原(醛基),氧化(醛基到酸也是引入-OH)

16.由天然橡胶单体(2-甲基-1,3-丁二烯)与等物质的量溴单质加成反应,有三种可能生成物正确,1,21,43,4三种加成方法

17.苯中混有己烯,可在加入适量溴水后分液除去错误,苯和1,2-二溴乙烷可以互溶

18.由2-丙醇与溴化钠、硫酸混合加热,可制得丙烯错误,会得到2-溴丙烷

19.混在溴乙烷中的乙醇可加入适量氢溴酸除去正确,取代后分液

20.应用干馏方法可将煤焦油中的苯等芳香族化合物分离出来错误,应当是分馏

21.甘氨酸与谷氨酸、苯与萘、丙烯酸与油酸、葡萄糖与麦芽糖皆不互为同系物错误,丙烯酸与油酸为同系物

22.裂化汽油、裂解气、活性炭、粗氨水、石炭酸、CCl4、焦炉气等都能使溴水褪色正确,裂化汽油、裂解气、焦炉气(加成)活性炭(吸附)、粗氨水(碱反应)、石炭酸(取代)、CCl4(萃取)

23.苯酚既能与烧碱反应,也能与硝酸反应正确

24.常温下,乙醇、乙二醇、丙三醇、苯酚都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错误,苯酚常温难溶于水

25.利用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的性质,可制得硝基苯、硝化甘油、硝酸纤维错误,硝化甘油和硝酸纤维是用酯化反应制得的

26.分子式C8H16O2的有机物X,水解生成两种不含支链的直链产物,则符合题意的X有7种正确,酸+醇的碳数等于酯的碳数

27.1,2-二氯乙烷、1,1-二氯丙烷、一氯苯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分别生成乙炔、丙炔、苯炔错误,没有苯炔这种东西

28.甲醛加聚生成聚甲醛,乙二醇消去生成环氧乙醚,甲基丙烯酸甲酯缩聚生成有机玻璃错误,乙二醇取代生成环氧乙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聚生成有机玻璃

29.甲醛、乙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错误,蔗糖不是还原性糖,不发生银镜反应

30.乙炔、聚乙炔、乙烯、聚乙烯、甲苯、乙醛、甲酸、乙酸都能使KMnO4(H+)(aq)褪色错误,聚乙烯、乙酸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高三化学知识点笔记范文集锦 3

1、常温下其单质有颜色气体的元素是f、cl

2、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f

3、其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元素是cl

4、其单质是最易液化的气体的元素是cl

5、其氢化物沸点的非金属元素是o

6、其单质是最轻的金属元素是li

7、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

8、熔点最小的金属是hg

9、其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是n

10、导电性的金属是ag

1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h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13、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

1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

15、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k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1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19、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2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21、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2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高三化学知识点笔记范文集锦 4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Ca(OH)2+CO2=CaCO3↓+H2O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不用它检验,CaCO3+CO2+H2O=Ca(HCO3)2沉淀消失,可用Ba(OH)2溶液。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Mg+O2=2MgO

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

(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

(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

(3)镁可做照明弹;

(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

(5)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

2H2O=2H2↑+O2↑

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相关知识点:

(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

(4)电源为直流电。

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

CaO+H2O=Ca(OH)2

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关知识点:

(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

(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

(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

(4)发出大量的热。

5.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

2KClO3=MnO2(作催化剂)=2KCl+3O2↑

相关知识点:

(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

(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

2KMnO4=K2MnO4+MnO2+O2↑

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

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分解反应)

2H2O2=MnO2(作催化剂)=2H2O+O2↑

共同知识点:

(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

(2)实验结束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避免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

(3)加热时试管要略向下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再收集;

(5)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满,伸入瓶中检验是否是氧气。

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充分燃烧:C+O2=CO2

不充分燃烧:2C+O2=2CO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7.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O2=SO2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体。

相关知识点:

(1)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

(2)在集气瓶底部事先放少量水或碱溶液(NaOH)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3Fe+2O2=Fe3O4

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相关知识点:

(1)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在铁丝下方挂一根点燃的火柴是为了引燃铁丝;

(3)等火柴快燃尽在伸入集气瓶中,太早,火柴消耗氧气,铁丝不能完全燃烧;太晚,不能引燃;

(4)事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避免灼热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9.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4P+5O2=2P2O5

现象:产生大量白烟并放热。

相关知识点:可用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0.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H2+O2=2H2O

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热,有水珠生成

相关知识点:

(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

(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1.木炭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C+2CuO=2Cu+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放热。

相关知识点:

(1)把木炭粉和氧化铜铺放进试管,使受热面积大,反应快;

(2)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为了检验是否产生CO2;

(3)在酒精灯上加网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4)先撤出导气管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

(5)试管冷却后在把粉末倒出,防止灼热的铜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CuO;

(6)C是还原剂,CuO是氧化剂。

12.氢气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H2+CuO=Cu+H2O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相关知识点:

(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目的是赶走试管内的空气;

(2)实验结束后,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氢气导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又生成氧化铜。

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现象:白色固体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

(1)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用盐酸来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

(2)不能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混入CO2中。使CO2不纯;

(3)不能用稀硫酸是因为碳酸钙和硫酸反映,产生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停止;

(4)不能用碳酸钙粉末是因为反应物接触面积大,反应速度太快。

14.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分解反应)

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CaO+CO2↑

相关知识点:CaO俗名为生石灰。

15.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CO+O2=2CO2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

(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

(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CuO=Cu+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粉末,生成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一氧化碳是还原剂,氧化铜是氧化剂。

1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2O2=CO2+2H2O

现象:火焰明亮呈浅蓝色

相关知识点:甲烷是天然气(或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18.工业制造盐酸(化合反应)

H2+Cl2=2HCl

相关知识点:该反应说明了在特殊条件下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19.实验室制取氢气(置换反应)

Zn+H2SO4=ZnSO4+H2↑

相关知识点:

(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

(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0.木炭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化合反应)

C+CO2=2CO

相关知识点:

(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

(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高三化学知识点笔记范文集锦 5

(一)钠离子

钠的焰色反应本应不难做,但实际做起来最麻烦。因为钠的焰色为黄色,而酒精灯的火焰因灯头灯芯不干净、酒精不纯而使火焰大多呈黄色。即使是近乎无色(浅淡蓝色)的火焰,一根新的铁丝(或镍丝、铂丝)放在外焰上灼烧,开始时火焰也是黄色的,很难说明焰色是钠离子的还是原来酒精灯的焰色。要明显看到钠的黄色火焰,可用如下方法。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用镊子取一小团棉花(脱脂棉,下同)吸少许酒精(95%乙醇,下同),把棉花上的酒精挤干,用该棉花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研细),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①取一条细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再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黄色火焰,②用该端铁丝沾一下水,再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③点燃一盏新的酒精灯(灯头灯芯干净、酒精纯),④把沾有钠盐粉末的铁丝放在外焰尖上灼烧,这时外焰尖上有一个小的黄色火焰,那就是钠焰。以上做法教师演示实验较易做到,但学生实验因大多数酒精灯都不干净而很难看到焰尖,可改为以下做法:沾有钠盐的铁丝放在外焰中任一有蓝色火焰的部位灼烧,黄色火焰覆盖蓝色火焰,就可认为黄色火焰就是钠焰。

(二)钾离子

⑴方法一(烧杯-酒精法):

取一小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充分研细)放在一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5~6滴酒精,点燃,可看到明显的浅紫色火焰,如果隔一钴玻璃片观察,则更明显看到紫色火焰。

⑵方法二(蒸发皿-酒精法):

取一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放在一个小发皿内,加入1毫升酒精,点燃,燃烧时用玻棒不断搅动,可看到紫色火焰,透过钴玻璃片观察效果更好,到酒精快烧完时现象更明显。

⑶方法三(铁丝-棉花-水法):

取少许碳酸钠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再取一条小铁丝,一端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沾一点水,又把水挤干,把棉花沾满上述糊状碳酸钠,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透过钴玻璃片可看到明显的紫色火焰。

⑷方法四(铁丝法):

同钠的方法二中的学生实验方法。该法效果不如方法一、二、三,但接近课本的做法。

观察钾的焰色时,室内光线不要太强,否则浅紫色的钾焰不明显。

(三)锂离子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

用镊子取一团棉花,吸饱酒精,又把酒精挤干,把棉花沾满Li2CO3粉末,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跟钠的方法二相同。

(四)钙离子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

同钠的方法一。

⑵方法二(烧杯-酒精法):

取一药匙研细的无水氯化钙粉末(要吸少量水,如果的确一点水也没有,则让其在空气吸一会儿潮)放在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7~8滴酒精,点燃。⑶方法三(药匙法):用不锈钢药匙盛少许无水氯化钙(同上)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五)锶离子

方法一、二:同碳酸锂的方法一、二。

(六)钡离子

⑴方法一(铁丝-棉花-水法):

取少量研细的氯化钡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入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取一小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吸饱水后又挤干,把这棉花沾满上述糊状氯化钡,放在酒精灯火焰下部的外焰上灼烧,可看到明显的黄绿色钡焰。

⑵方法二(棉花-水-烧杯法):

跟方法一类似,把一小团棉花沾水后挤干,沾满糊状氯化钡,放在一倒置的烧杯上,滴加七八滴酒精,点燃。可与棉花+酒精燃烧比较。

(七)铜离子

⑴方法一(铁丝-棉花-水法):同钡离子的方法一相同。

⑵方法二(镊子-棉花-酒精法):同钠离子方法。

⑶方法三(烧杯-酒精法):同钾离子的方法一。

⑷方法四(药匙法):同钙离子的方法三。

焰色反应现象要明显,火焰焰色要象彗星尾巴才看得清楚,有的盐的焰色反应之所以盐要加少量水溶解,是为了灼烧时离子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挥发成彗星尾巴状,现象明显;而有的离子灼烧时较易挥发成彗星尾巴状,就不用加水溶解了。

TAG标签: 化学 知识点

高三化学知识点笔记范文集锦_精选范文网

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某些离子浓度发生改变。常见离子反应多在水溶液中进行。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离子反应概念在反应中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在中学阶段仅限于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可以说离子反应是指在水溶液中有电解质参加的一类反应。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发生的反应,其实质是该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特点:离子反应的反应速率快,相应离子间的反应不受其它离子的干扰。2.离子反应类型在溶液中酸、碱、盐之间互相交换离子的反应,一般为非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