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集精选推荐
相关文章
在高中的学习中,历史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是文科生高考必考的科目之一,想要取得好成绩,备考期间就要全面系统地巩固好所学知识点。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集精选推荐 1
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
发展概况:夏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直到明代前期,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主要特征:主要生产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生产规模大,分工细致,代表着古代生产技艺的水平
2.纺织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①原始社会:纺织业开始萌芽,原料主要是以麻和葛为主,但也出现了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②汉:远销海外,被称为丝国(开辟丝绸之路).
③唐朝:中期以后,私营作坊兴起.
④宋元:棉纺织业兴起, 元朝时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⑤明:纺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苏州和杭州是丝织业的中心。
3.冶金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①新石器时代:已经出土了小件铜器,
②夏商周:青铜铸造业进入繁荣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
③春秋战国: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出现了铁器
④汉: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⑤东汉时期: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借用水力作为动力鼓风.
4.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①原始社会:彩陶出现.
②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陶发展过渡到瓷.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
③唐朝:釉陶制品的精品唐三彩,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④宋元:宋代的景德镇到元朝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青花瓷器。.
⑤明清:景德镇成为瓷都,明中后期五彩瓷,清代珐琅彩。
5.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①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并且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②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③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出现工场手工业
④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⑤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⑥长期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集精选推荐 2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为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影响: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赔偿白银4.5亿两;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最为严重);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集精选推荐 3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 1787年宪法:
背景:
①邦联政府无权制定统一关税,无力保护本国经济的利益
②无力偿还巨额债务。
③无力保障国家安全
内容: ①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部门。 ②权力之间彼此制约和平衡。
评价:
①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②这部宪法体现了制约与平衡原则,三权分立原则,民主原则,从而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
③这部宪法也使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与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由会选出,每州两名;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人数与州人口数成正比;法律需经国会通过,总统批准才生效。国会有权向国民征税,调整国外贸易、征兵等。只有国会拥有宣战权。总统任命的官员,缔约必须得到参议院的批准方可生效。
总统:行使行政权,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总统及内阁不向国会负责。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在战时可行使独裁大权。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他可对国会通过法律实行否决权。
联邦法院:是司法机关,大法官由总统任命。
3.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不同: 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君主是象征性的国
家元首,内阁掌握行政大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总揽行政权,统率军队等
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相对独立。
相同: 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是两党轮流执政,国会(议会)都是两院制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集精选推荐 4
汉字与书画
1.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
①汉字起源可以追溯到六千多年前,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称为文字图画。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形成汉字。
②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从那时起,汉字按照甲骨文、金文、篆书(秦朝)、隶书(盛行于汉代)、楷书(盛行于隋唐)的脉络演变。
2.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①楷书始于东汉,特征:楷书笔画详备、结体严整,魏晋时期,楷书特征得到完善。
初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法度森严,清峻刚健”。盛唐:颜真卿《颜氏家庙碑》,“雄秀独出,一变古法”。晚唐:柳公权《玄秘塔碑》,遒劲丽健,气质高雅。
②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特点: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等。
③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经过东汉至西晋的演变,书体完全成熟。东晋王羲之
《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3.中国画
⑴起源:新石器时代萌芽,有彩陶画《颧鱼石斧图》、岩画、壁画、地画。
⑵演变
①夏商周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壁画和帛画。
②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从萌芽走向成熟。
③秦汉时期,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等。《夫妇宴饮图》
④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士人画:以顾恺之成就,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开创我国古代的绘画理论,强调“以形写神”。
⑤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绘画的高峰。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初唐阎立本善作人物故事画,代表作《步辇图》。盛唐吴道子有宗教人物画《送子天王图》,后人称他为“画圣”。
⑥宋代是中国绘画的转折点,崇尚写意的文人山水画形成潮流。商品经济发展,又使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的亮点,代表作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⑦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元代王冕《墨梅》、明代徐渭《黄甲图》明清时期,绘画也逐渐平民化、世俗化、实用化。
⑶特点:①注重线条,讲究神似、意境和气韵。②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情感的抒发,内容上透射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
③表现手法灵活、自由,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④宫廷画和民间画注重写实,人文画主写意。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集精选推荐 5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标志着皇权对于相权的斗争中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②明成祖永乐帝设内阁,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2.清朝设军机处:
①原因:加强皇权,及时处理西北战事。
②内容:雍正帝设军机处,由皇帝选择亲信的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军机处机构简单,办事效率较高,政策决策封闭性的特征也更为明显。
③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④有利于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
消极影响:
①君主的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并且派生了大量的官僚队伍,使政治黑暗,腐败.
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③思想上的控制使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严重的滞后.
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是社会转型
①地方单位:邦国------郡县;②行政特点:分权------集权;官员身份:贵族-------官僚;
选官标准:血缘-------才能;产生方式:世袭-------任命;任职时间:终身------任期;经济来源:封邑------俸禄。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集精选推荐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