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历史

高三历史组合型选择题解答方法介绍大全精选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历史组合型选择题解答窍门,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历史组合型选择题解答方法介绍大全精选 1

一、抓“题干”

抓“题干”,就是要明确“答题项”(答案包含的项目)、“主干语”(选项论述的对象)和“限定语”(限定回答的内容)各是什么。我们可以从“答题项”中把握题目所属的基本类型及命题人考查的目的;从“主干语”中把握题目所考查的内容及要求;从“限定语”中明确题目所限定的时空范围或特点。

二、抓“类型”

解历史选择题,首先要明确它的基本类型,主要分为程度型(又称最佳型)、比较型、因果型、材料型(包括文字和图表)、逆向型(又称否定型)、概念型、组合型、条件型、论证型、结论型等10种类型,然后根据各种类型的解题方法“对号入座”。而把握题目类型的基本方法,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考查题干中的“答题项”,也就是答案所包含的项目(一般置于题干的末尾)来确定的。

三、抓“选项”

近几年的高考文综卷和单科卷中的历史选择题,选项的干扰性和迷惑性愈来愈强,我们要仔细分辨,认真推敲。通过比较四个选项,准确把握选项中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进而明确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

高三历史组合型选择题解答方法介绍大全精选 2

1.反复读熟教材,落实教材

很多同学做完题后大发感慨,历史花时间很多,也看了不少书,但就是做不出题目。但要提醒大家的是看了书不等于熟悉了教材,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落实教材。那么怎样才能落实教材呢?

我认为有两种方法:一是结构法,即抓住课文的主题,然后系统、细化落实教材内容,比如人教版必修《“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主题是“百家争鸣”的形成,按照结构,本课讲了三个问题“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百家争鸣”的代表及主张和“百家争鸣”的影响,然后逐步细化知识即可。

二是比照法,即同类事物一般有相同的影响因素,比如在人教版必修中,我们学习了“百家争鸣”这是思想方面的内容,我们讲了它的背景,我们是从政治、经济、阶级阶层、思想四个方面讲述的,那么我们再学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背景时,我们就可以比照着从四个方面去学、去思考。这样能够使我们知识掌握既系统又细化到位。

2.注意平时做题后的反思、总结

我们做题经常做完就渴望对答案,对完答案就没事了。其实我们应该思考和总结错误的问题,我们应该去反思错的原因,是思维、还是心态、还是基本的知识不到位。对于做对了的应该好好研究好的习题,因为知道知识的考察点一般是不变,变的是考察的角度不同。

所以平时做题后要通过做这道题而把握其他相关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这样才会高效,更能提高我们的选择题的正确性。

高三历史组合型选择题解答方法介绍大全精选 3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也就是我平时所说的时间定位)。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答题主题就是指试题所提供的各种材料(材料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图表、漫画、民谣、历史俗语、小说等),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主题和主流价值取向。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目的、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选择的时候注意回答的方向,比如本题要求你回答某一措施的目的,你却选择了客观作用的相关选项。

高三历史组合型选择题解答方法介绍大全精选 4

  1

  从中考到现在,你们数数自己经历过多少考试?你们一定数不清!因为你们都是经历过千考百炼的考神了,高考也就是人生无数场考试中的一次,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就把它当成一次普通考试吧。

  2

  高考确实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考试,但早已不是生死攸关决定命运的考试了。人生不能重来,但高考没考好你还可以再考。就算上了普通的学校,只要你肯努力,你还可以考研,其实考研竞争压力比高考小很多。因此,对于高考,从容面对吧。

  3

  高考成绩取决于发挥,6门课里面4门正常发挥,两门发挥失常,这就是正常的高考水平;6门课里面两门正常发挥,4门发挥失常,这就是高考发挥失常;6门课全部正常发挥,整个高考就超常发挥了。所以,请做好有几门课发挥失常的准备,因为这太正常不过了。

  4高考前这几天,你一定会有一种感觉:这里好像没学好,那里好像也忘记了。其实这都是正常的,因为没有人能做到对所有知识滴水不漏,老师也做不到。高考所考的内容其实就是你三年所学知识的百分之一,也是你没学好的知识的百分之一。遗漏知识点被考到的几率其实是比较小的,所以最后时刻大可不必为此感到焦虑。

  5在高考的考场,要尊重监考老师,这是你们最后一次在考场上面对这么一群尽职负责的高中老师了,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有老师一周至少有六天都从早到晚陪着你,在你不按时交作业的时候督促你,上课没听懂的时候给你重新讲,在你违反纪律的时候宁肯得罪你也要批评你。按照监考老师的指令和要求来,因为他们也是按照高考的监考要求来的,所有的高考要求都是有原因的,不要去问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可以这样,没有解释,不需要解释,也不能解释。

  6尊重监考老师,但并不需要畏惧他们,进而引起对考试的紧张。他们都是我们一线的老师,都是很仁慈可爱的。他们跟你们自己的老师一样,都希望和祝愿你们能在考试中发挥出色,金榜题名。所以,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可以大胆举手寻求他们的帮助。当然,遇到不会做的题目,那是不能问的哦。

  7利用好正式考试前的5分钟。按照高考规定,这个时间是给你填涂准考证号、贴条形码、检查试卷的。所以拿到试卷之后,迅速将这些工作做完,确信没问题后,赶紧看试卷做题。但注意不要拿笔书写,这是不允许的。但你可以把答案记在脑海里,一旦正式开考后,迅速写下答案。这宝贵的几分钟,足够你写两道选择题。这不是作弊,这是合理利用考试规则。

  8

  当你拿到历史试卷时,你一定会有一种感觉,好像平时课本所学的都没考,考的都是课外的。这就对了,因为我们早已经不是死记硬背的时代了,历史高考题考察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以,做历史题,特别是选择题,如果你死记课本结论来做题,你一定会错地很惨。请记住,论从史出,史就是题目所给的史料,这是你答题的主要依据。

  9

  把握好时间,做完所有试题,你就成功了一大半。文综考试时间非常紧张,大部分同学都只能勉强做完,还有相当多的同学做不完。做不完,意味着你这道题一定是0分;做完了,一般都能有分。35道选择题你顶多花50分钟,否则后面的主观题你别想写好。大部分同学主观题时间都花在政治学科上,其实政治主观题答案就那么简单几句话,也就是说你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无用功,最后导致历史写不完,丢了西瓜还没捡到芝麻。

  10

  注意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作为一名曾经参加过高考阅卷的一线老师,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卷面和书写灰常灰常重要!!!多少本来成绩很优秀的学子,最后都是败在书写上;又有多少本来成绩一般的学生,因为漂亮整洁的书写,最后超常发挥啊!

  11

  做选择题千万别纠结,一道题如果一分半钟还没思路,就赶紧勾画出你第一印象感觉最可能的选项,做完了有时间回过头再思考,没时间就选第一印象的选项。

  12

  主观题先看问题,再根据问题认真阅读材料,你将会节省大把时间。选做题先大致看一下问题,优先选择可以从材料中归纳概括答案的题目,还有就是跟必修所学知识结合比较紧且你掌握比较好的题目。

  13

  很多历史基本功不好的同学,选择题还能瞎猫碰到死耗子,但遇到主观题就原形毕露了。其实历史主观题很多答案就在材料中,只需要你运用语文中所学的提取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就可以了,如果你连这点能力都没有,那就活该你落榜了。

  14

  考试中,一定要睁大你的眼睛,注意材料中的时间等关键信息,看清题目的问题。201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我参加第40题第2问的阅卷,该题的设问是“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有多少同学只答了变化或只答了启示啊?!

  审题不仔细的后果是什么?就是别人做的8分题,而你做的是4分题,可能在你会做的题目面前缴械投降。

  15

  即使面对不会做的题目,也绝对不能缴械投降。因为高考改卷是按步骤给分的。即使最后的结果错了,只要步骤中间有得分点,还是会有一定的分数。而历史题,很多得分点就在材料中,去材料中找关键词、关键短语,也能得一点分数。结合所学知识的题目,根据历史逻辑思维进行推理,根据我们平时学的答题方法,把脑海中记得的与之相关或相类似的知识答上去,也会有点分。其实阅卷老师都是很仁慈的,他们不会故意给你打低分,只要你不给他们打低分的理由。

  16

  考完了别跟其他同学对答案,考完了就完了,对答案只会自找烦恼。回想我当年高考考完数学出来,一个同学得意洋洋地炫耀第22题即压轴题的做法,我听了心情有些压抑地走开了,因为第三问我绞尽脑汁没做出来。但高考的结果是,我考了135(班上最高分141),而那位炫耀的同学最后复读去了。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甜的。

  17

  高考是一次为大学选拔人才的考试,高考的主要目的是要将大家分成三六九等。大学的录取人数是一个定数,因此,无论考得好坏,总会有人落榜。因此,如果那个落榜的人是你,请不要否定自己。因为,并非你不优秀,而是因为别人比你更优秀。而且,不同的省份的考生,不同年代的考生,水平差距巨大。你们当中基础最薄弱的学生,在很多的省份都可以考TOP10的学校。所以,无论结果如何,都不要妄自菲薄。

  18

  高中三年是人生最难忘的一段经历。这里有成功后的喜悦,也有失败后的沮丧;有难忘的师恩,也有难舍的友情,甚至是懵懂的爱情;有博雅广场上的英姿飒爽,也有敏行路上的意气风发;有教学楼里的读书声高亢,也有大礼堂里的合唱声悠扬;有奔向食堂抢饭的百米冲刺,也有漫步博雅湖边的逸致闲情。希望华师一留给你的记忆,不仅仅是上课、做题和考试,更有奋斗、激情和美好。

  19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你们远走高飞,追寻心中的梦想;我们原路返回,准备下一个轮回。人生路远,各自珍重;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高三历史组合型选择题解答方法介绍大全精选 5

  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西方的了解并不深入,只是开研究、学习西方之先河。

  2.抵抗派和洋务派同属于地主阶级的政治派别,但两者目的的侧重点不同。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主要是抵抗外来侵略;而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主要是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

  3.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但二者的本质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4.维新派与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不尽相同,主要差别在于是否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差别的根源在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5.维新派、改良派、革命派三者都属于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但具体的主张并不同。维新派、改良派都要求保留清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革命派则要求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维新派、改良派反对用革命的手段和方式,革命派坚持用武装起义的手段。

  6.新文化运动三大内容之间的关系: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载体。

  7.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是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8.欧洲文艺复兴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则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批判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文化。

  9.三民主义思想并不是完美的,而是有其局限性。民族主义未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民权主义未将整个地主阶级作为革命对象,民生主义未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10.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具体的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指导思想、方法、途径和具体方针。“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标志、灵魂;新三民主义充分体现出“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

  11.毛泽东思想不能等同于毛泽东的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而毛泽东的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毛泽东个人的正确思想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但是他的错误思想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

  12.四大理论成果解决的问题不同:三民主义重点解决“要不要革命、要不要民主”的问题;毛泽东思想重点解决“革命的任务是什么,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邓小平理论重点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TAG标签: 历史 复习方法

高三历史组合型选择题解答方法介绍大全精选_精选范文网

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历史组合型选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