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知识点整合大全推荐
相关文章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地理知识点合集,以供大家参考!
高一地理知识点整合大全推荐 1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
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人口增长模式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高-低-高”(原始)
高
高
极低
“高-低-高”(传统)
高
高
较低
“高-低-高”
高
低
高
“低-低-低”
低
低
低
第二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环境的限制
1.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2.人口容量(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线)
概念
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影响因素
⑴资源(土地、矿产资源、淡水资源等)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正相关); ⑵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⑶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 ⑷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反相关)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意义
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实现的措施
世界:发展中国家要尽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后质量的平等权利
各国、各地区: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节人口迁移
一、人口的迁移(时间长于一年;跨行政区域分界线)
1.定义: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国际迁移(国家→国家):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
3.国内迁移(行政区→行政区)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主要因素
⑴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自然环境、资源条件。
⑵经济因素(决定性):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落后→发达)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⑶政治因素:政策(组织性)、战争
⑷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影响变大)、家庭教育、宗教信仰
高一地理知识点整合大全推荐 2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重点解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
【同步练习题】
(2012?秦皇岛期末)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目前人们对其利用越来越广泛。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的是()
A.太阳灶B.太阳能热水器
C.太阳能发电D.煤炭
【解析】A、B、C三项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直接利用。
【答案】D
2.下列地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是()
A.低纬度、太阳高度角大的海南岛
.降水少、晴天多的吐鲁番
C.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的青藏高原
D.地广人稀的东北平原
【解析】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原因就在于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晴天多,平均日照时间长;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多。
【答案】C
(2012?江苏南通检测)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3~4题。
3.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
C.成反比D.没有相关性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太阳黑子相对数越多,树木年轮宽度就越大,二者呈正相关。
【答案】A
4.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解析】此图说明了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对树木生长的影响,而地球气候是影响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
【答案】A
2011年2月15日和3月9日,地球轨道卫星两次检测到“X级”太阳耀斑。3月7日,太阳以2200公里/秒的速度向外喷发出数十亿吨的等离子云。3月10日,北极光越过加拿大边境,蔓延到美国的威斯康星州、明尼苏达州和密歇根州。据此完成5~6题。
5.太阳活动()
A.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与地球上的旱涝灾害有一定的关系
C.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D.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可忽略
【解析】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发生的大规模运动,主要包括黑子和耀斑,其活动是有规律的,题干信息显示出太阳活动是可预报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与地球上的旱涝灾害有一定的关系。
【答案】B
高一地理知识点整合大全推荐 3
1、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及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
2、分类: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社会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
工业社会时代——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如大庆、鞍山等城市的发展
后工业化时代——自然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的地位上升。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小。
高一地理知识点整合大全推荐 4
大气环境保护
(1)全球变暖
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
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②毁林。
危害:
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
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保护措施:
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类使用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
危害:
①危害人体健康,
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保护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
(3)酸雨
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成因: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
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国已经采取了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
高一地理知识点整合大全推荐 5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 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2. 八大行星分类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高一地理知识点整合大全推荐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