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复习历史科目的方法技巧是什么范文精选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高效复习,取得理想的成绩,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所担心,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初三历史中考复习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复习历史科目的方法技巧是什么范文精选 1

一、分类记忆

把历史知识条理化,便于记忆,培养归纳能力,可以提升历史总复习效果。有利于牢固记忆历史基础知识,有利于加深理解历史发展的全貌和实质。

按时间归纳。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西方列强发动的大规模侵华战争、日本侵略中国制造的几次事变、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重大远航、同盟国首脑召开的国际会议、中国工农红军5次反“围剿”等。

不同事件归纳。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广州起义等事件都是发生在1927年。

二、比较记忆

历史上有很多性质相同的事件,就像农民战争、政治改革、不平等条约等。这些事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很容易把它们互相混淆。采取比较记忆可以揭示出历史事件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突出它们各自的特征。中国的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比较。德、意统一的相同与不同的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性质、规模、影响等对比。用比较法记忆历史知识,可以巩固记忆,同时可以加深理解。

三、数字记忆

高三学生如果要对历史有全面的了解,就必须记住哪个年代发生了哪些事件。但历史年代难以记忆,甚至只能死记硬背。但也有些历史年代,可以采用数字记忆的方法。

年代本身的特征记忆。蒙古灭金,1234年,四个数字按自然数顺序排列。

重大事件间隔距离记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192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1947年。它们都是相隔10年。

重大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记忆。1917年十月革命,革命制止战争,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成为1919年“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分时间段记忆。民族解放运动,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时间为1945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第二时期为20世纪50年代中至20世纪60年代末,第三时期为20世纪70年代初至现在。

四、规律记忆法

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就可以能帮助记忆。重大历史事件都是可以从发生的背景、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事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规律。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很多,根源是腐朽的封建政权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复习历史科目的方法技巧是什么范文精选 2

第一、学会寻找线索,历史事件的发展都是有内在联系的,所以注意寻找线索。特别是新课改背景下,都是采用专题形式教学,每个专题都会有自己的线索。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理清每个专题的最基本线索,然后顺着最基本线索进行完善,最后形成知识树。在理清每个专题自己的线索后,再寻找各个专题间的线索,比如可以按照古代,近代,现代的方式,将内容进行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比较,比如经济史里面,对资本主义的发比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比较。

第二、注重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新课改背景下,历史已经不是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科,更加注重的是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也就是真正的以史为鉴,通过历史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这就要求学生对历史学习有真正的理解。

第三、注意一些最基本方法的运用。上课的时候还是要认真跟着老师的思路,认真做好笔记,课下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复习历史科目的方法技巧是什么范文精选 3

临近期末,为了更好的搞好期末复习,进一步提高初二历史教学成绩,顺利地迎接期末考试,现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一、教情学情分析

本学期要考全册书的内容,复习时间紧,从元月下旬至期末考试约复习6课时。

从每个班平时课堂对个别学生提问及检测情况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二、复习重点及难点:

1、第一单元: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金田起义、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

2、第二单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第三单元: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红军长征。

4、第四单元: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中共七大、抗战胜利。

5、第五单元:重庆谈判、三大战役。

6、第六、七单元: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魏源与严复的思想。

三、具体措施:

1、做好思想工作,切实预防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让学生安下心来认真复习,查找不足之处。

2、立足基础,精心设计题目和练习,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3、组织学生在复习过程做好互查的工作,相互促进。

4. 及时检验当堂学习效果,以确保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5. 加大对边缘生及后进生的辅导和检查,以确保他们能巩固好基础知识。对学习自觉性差,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及时督促他们完成任务并随时抽查、提问。

6、及时反馈检测情况,查找教学漏洞,及时弥补不足之处。

7、加大个人辅导力度,针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因材施教。让各层次学生都各有所获,各有提高。

四、期末复习安排:

关于期末复习,我主要分了两个阶段。基础阶段和提升阶段。

基础阶段:计划4课时,依据课本基础知识和重点难点,包括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精心设计好复习提纲。上课时,先由教师概述主要内容,使学生形成整体知识框架,然后学生根据提纲列出的每一课的重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记忆。从课本中提炼一些填空题,精选部分选择与判断题进行达标检测,及时反馈,扎实基础。

提升阶段:计划2课时,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复习巩固。通过精选材料题及问答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检查基础知识、培养能力、答题规范各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性的复习。通过复习,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同时训练学生的考试能力和应试素质。 在材料题的处理中,以点拨为主,以学生记忆为辅。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记住题,关键的是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既要让学生好好审题,又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材料题看起来题目很大,其实答案很简单,所以一定让学生学会审题,学会组织政治语言,拓宽思维,把材料题答完整,答完善。

五、期末目标:

通过期末复习,使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能达到优秀,基础较差学生争取多一些达到及格,尽最大能力使历史学科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及平均分都有所提高。尽自己最大努力,使大部分同学更优秀,让全体同学达标合格。

复习历史科目的方法技巧是什么范文精选 4

学生方面:

1、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比较牢固,但能力欠缺,对于平时练习的一些比较有创新的题目依赖性较大,表现为等待老师的答案,或者干脆置之不理。

2、大部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较差,特别是材料分析这个环节上,学生对于书写文字的组织非常混乱,导致不必要的失分的现象屡屡有之。

3、学生对练习的巩固情况令人担忧,大部分对练习没能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整理和概括,思想上仍是单纯地认为练习过的习题就是不需要再进行巩固了。

4、学生对于复习大部分是“西瓜芝麻一起抓”,以致于经常顾此失彼,首尾不得相顾,复习的质量就是大打折扣。

计划达到的目标:

1、以知识结构为复习的线索,引导学生在知识结构的帮助下,对初中历史基础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建立符合自己复习特点的知识网络。

2、强调以基础知识为主,以能力提高为理念,在复习中着重要求学生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和科学性的思维,程度体现中考对学生的素质要求。

3、在平时的复习中,强调以练习促质量、以探讨促思维,更多关注学生不同阶段的复习效果,及时对复习的阶段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4、以考试标准为准,课堂复习和练习尽量与考试说明保持一致性。

复习计划及实施方案:

(一)系统复习,夯实基础

为全面迎接201x年中考,打好201x年中考攻坚战,整个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年2月——4月份月底):“梳理教材”,即按照教材的编写体系,以《中考历史考试标准》规定的考试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地复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阶段(20--年5月份):专题复习,经历第一阶段的复习,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基础知识,但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没有从宏观上整体把握知识脉络。因此在复习的第二阶段,可将前面所学的知识列成专题归类总结,比较对照,形成知识网。

第三阶段(20--年6月初至中考前):综合复习,将六本书的知识有机融合,根据中考的具体要求,选择若干题目进行一系列综合训练,目的是将第一阶段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进综合、形成能力。查漏补缺、热点讲解、模拟测试,每一周一次强化训练,根据多次训练的情况,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再进行讲解、训练,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二)抓住重点,加强训练

六本书的内容很多,在复习时教师首先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根据《株洲中考历史考试标准》里的考查内容及要求,复习这部分内容要强化。教学时要强调,平时的训练要强化,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注重应试能力的提高

基础知识掌握了,能力提高了,还要提高考试、答题的能力。特别是应试的技巧,我们认为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审题,在平日练习和考试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审题,题目问的是什么要弄明白,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千万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2)对课本内容一定要熟悉,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做选择题尽量不看书,材料题和问答题一定要看书。(3)注意合理地安排考试时间。

复习历史科目的方法技巧是什么范文精选 5

注释是对教材部分内容的补充说明,按说没有多少必记知识。可是高考不排除在这出题,一些出人意料的题往往就出在注释上。

如1993年试题的“榷场”,一般答法都是“宋代的边境市场”。可这不行,非得答成注释的“收税贸易市场”不可。因此注释成为不可忽视的知识点:铜器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开始制造;哈雷是英国近代天文学家;禁军,在南北朝是指皇帝亲兵,在北宋是指国家正规军;调,指户税,实质上是人头税;《周髀算经》,可不能据“算经”二字或载有勾股定理”就确认为数学专著,因《中国古代史》选修本就明白注释为天文学著作;阿蒙神庙,就是卡尔纳克神庙,等等。

这些知识都是通过注释表述出来的,所以在学习时不能忽视。

复习历史科目的方法技巧是什么范文精选_精选范文网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高效复习,取得理想的成绩,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所担心,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初三历史中考复习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三历史中考复习计划1学生方面:1、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比较牢固,但能力欠缺,对于平时练习的一些比较有创新的题目依赖性较大,表现为等待老师的答案,或者干脆置之不理。2、大部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较差,特别是材料分析这个环节上,学生对于书写文字的组织非常混乱,导致不必要的失分的现象屡屡有之。3、学生对练习的巩固情况令人担忧,大部分对练习没能形成一个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