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大全整理
相关文章
在做全国卷历史选择题的时候,我们很多考生得分率很低,在历史选择题上失分严重,那么在文综历史选择题上有哪些答题技巧可以应用呢?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做文综历史选择题技巧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大全整理 1
1.主观题多角度阐述
历史通常是由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大部分组成,而且相比较选择题而言,非选择主观题所占分数较重,且对学生综合知识考察较多。因此,许多考生在面对历史主观题时,感觉有点棘手,往往不能很好的猜到出题老师的"意图",答题不全,导致失分。
为了在历史主观题上多得分,建议广大考生尽量多写。这里的多写,不是指将一个点深度阐述,而是指要围绕主观题的问题要求,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最好是分点有条理的阐述,能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这一建议也正好暗合了高考阅卷"踩点得分"、"不写不得分,多写不扣分"的基本原则。
2.利用好非选择题材料信息
除了主观题以外,历史考卷上的选择题也是考生必须翻过的一个"高山",但是高考历史涉及的知识点之多,覆盖面之广,想要完全掌握,真是一项"大工程"。阅卷老师当然也不会疯狂到细分到每个重要知识点一个选择题,出题时也是有所考量的,通常从主观题的材料信息中,可以找到几个选择题的答案,这也是一直以来的一个不言而喻的"潜规则"。
中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大全整理 2
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因其答案的唯一性,又不象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那样具有一定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认真审核,对选择题尤其重要。
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其具体要求是:
第一,明确题目结构。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
第二,搞清时空范围。根据限定语,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
第三,搞清基本题型。选择题也有自身特点,根据其特点,明确题目的基本类型,再结合平时的学习和掌握,根据各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对号入座”的思考和把握。
第四,推敲备选项。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通过比较,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第五,明确理论观点。选择题大都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
第六,明确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根据大文科的观点,历史往往与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联系,要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的互补性,作好答题的准备。
中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大全整理 3
1.文艺复兴运动最先兴起的国家是:意大利。
2.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3.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寓义)
4.被称为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是:但丁。代表作是《神曲》。
5.达·芬奇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6.1492年,到达古巴、海地,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哥伦布
7.1498年,到达印度,第一个找到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的航海家是:达·伽马。
8.1519~1522年,实现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科学真理的是:麦哲伦船队
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人:克伦威尔
1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标志:1640年议会的重新召开。
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的国王是:查理一世
1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1688年6的光荣革命。
13.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文件是《权利法案》
14.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建立的是:《权利法案》的颁布。
15.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爆发的事件是:列克星顿的枪声。
16.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华盛顿。
17.标志北美13个殖民地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宣告独立的事件是:《独立宣言》的发表
18.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19.被称为“美国国父”的人物是:华盛顿
20.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爆发)的标志是: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2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文件是:《人权宣言》
2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政治口号是:“自由、平等、博爱”
23.法国大革命中处死的国王是:路易十六
24.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是:雅各宾派专政(领导人:罗伯斯比尔)
25.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资产阶级军事帝国)的是:拿破仑。
26.最早进行黑奴贸易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27.17世纪中叶以后,成为最大的黑奴贩子的是:英国。
28.到19世纪,殖民地已遍及世界各地,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国家是:英国。
29.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中被称为“拉丁美洲解放者”的是:玻利瓦尔。
30.印度反英民族起义中的杰出女英雄是:章西女王
31.工业革命最先发生的国家是:英国。
32.工业革命最先开始的部门是:棉纺织业。
3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它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34.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成就是: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3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它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36.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成就是:德国的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37.被称为“发明大王” “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的是:美国的爱迪生;电灯的发明是他最重要的发明。
38.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北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39.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是:林肯当选总统。
40.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是: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
41.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是:封建农奴制
42.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3.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是:幕府的封建统治
44.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有:明治天皇、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和木户孝允等
45.日本明治维新的.口号是:“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46.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47.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有:
①都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②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③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48.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的是: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9.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权的新型政权是:巴黎公社
50.1871年的5月21日至27日,巴黎公社数以万计的社员被反动派屠杀,历史上称为“五月流血周”。
51.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
52.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53.三国同盟指的是:德、奥、意;以德国为核心,意大利是其中的动摇者。
54.三国协约指的是:英、法、俄;英国是核心。
55.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的是:巴尔干半岛。
5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 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57.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5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59.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60.被称为近代生物科学的奠基者并著有《物种起源》的是:英国的达尔文
61.提出相对论,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
62.17-18世纪思想启蒙运动的中心是法国,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是伏尔泰
63.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和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
64.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俄国作家是列夫·托尔斯泰,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65.凡·高的代表作是:《向日葵》
66.贝多芬的代表作是:《英雄交响曲》
67.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形成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是: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68.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列宁。
69.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标志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的是:十月革命
70.20世纪20年代,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缓和政治危机,苏俄采取的措施是:实行“新经济政策”
71.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72.苏联成立的时间是:1922年12月,解体的时间是:1991年12月。
73.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特点: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体制。
74.巴黎和会的操纵国是:美、英、法
75.巴黎和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76.最能体现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的是: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77.巴黎和会对中国最大的损害是:将战前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转交给日本。
78.“凡尔赛体系”建立起战后帝国主义在哪些地方的新秩序:欧洲、西亚和非洲。
79.华盛顿会议中起主要作用的国家:美国。其中心议题: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问题。
80.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会议是:华盛顿会议
8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性质: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82.1929年10月下旬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首先爆发的国家是:美国。受影响最深的国家是:美国、德国。
83.1929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①波及范围特别广
②持续时间特别长
③破坏性特别大
84.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85.罗斯福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是:实行“产业复兴法”
8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标志是: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总理。
87.日本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的远东战争策源地的标志: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内阁上台
88.标志着绥靖政策的顶峰的事件是:慕尼黑会议
89.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突袭波兰
90.标志着二战的扩大的事件是: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的爆发。
91.二战开始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是:莫斯科战役。
92.标志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93.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94.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9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有: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
96.二战后期的很重要会议有: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97.二战后期有中国参加的重要会议有:开罗会议、波茨坦会议
98.明确规定被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的国际会议是:开罗会议。
99.决定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的会议是:德黑兰会议。
100.美英盟军开辟了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的重要军事行动是:诺曼底登陆
101.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并使二战后出现世界的两极格局的重要会议是:雅尔塔会议
102.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是: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0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104.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是一次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105.冷战信号的发出的标志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
106.冷战的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约
107.两极格局的形成的标志是: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108.战后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
①凭着原有的经济基础;
②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③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109.日本的重新崛起的原因:
①日本政府实行民主化改革
②重视科学技术,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
③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④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
110.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是:日本。
111.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的是:匈牙利
112.冷战结束的标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13.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以冲突。
114.1960年,非洲大陆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115.1990年3月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的是:纳米比亚独立
116.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是:经济全球化
117.重要的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有:世界贸易组织(WTO)、欧洲联盟(EU)、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118.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是:跨国公司。
119.经济全球化为什么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可从中获得奖金、技术和管理的经验,以提升本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但它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即发达国家以产品、技术和市场的垄断优势,从经济上冲击一些主权国家的自主能力,部分弱小国家的经济有可能被其牢牢控制,从而使各国从全球化中受益不均,甚至形成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局面。
120.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121.当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
122.当今世界格局发展方向:多极化
123.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三大技术的突破。
124.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125.西班牙著名现代艺术家毕加索的代表作是《格尔尼卡》、《和平鸽》
126.通俗音乐的发端国是:美国,它的主流分别是:爵士乐和摇滚乐。
127.美国电影业的中心是好莱坞(美国电影的代名词),卓别林是著名喜剧大师。
中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大全整理 4
第一,非凡的方法
如果你选错了,那就在这四个选项中做横向比较,发现其中一个选项与其他三个选项有显著差异,这通常是标准答案。如果发现正确的选项与其他三个选项有显著差异,请先清除该项,然后在其他三个选项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如果一个选项与其他两个选项不同,标准答案是与其他两个选项不同的选项。
二是自相矛盾的方法
观察并比较四种选择。如果有两个矛盾的选项,可以清除其他选项,而答案则锁定在两个相互矛盾的选项中。同时,清除的选项可用于帮助回答问题。
三是正相关法
在知识判断的选择上,特别是在一些法律法规中,有些选择过于积极,如“必要”、“不允许”、“全部”、“只有”等,往往是错误的。另一方面,如果有“可以”、“一般”、“可能”、“平时”等词语,则可以初步判定为正确的选择。
中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大全整理 5
高考状元历史学习方法:"死"去"活"来法
学历史,要"死"去"活"来。历史学科,有很多需要背诵的东西,人物、事件、年代、一些历史史料的要点等等。有些材料,只能"死"记。要靠多次反复强化记忆。历史课是一门机械死记量比较大的学科。但是在考试时,却要把记住的材料灵活运用,这就不仅要记得牢,记得死,还要理解,理解得活。是谓:"死"去"活"来。不单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以至学理化生物,都需要"死"去"活"来。
2高考状元历史学习方法:专题笔记法
笔记对于历史这门科目来说其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但做笔记也要有技巧。历史总共有5本教材,每本教材都要有详细的笔记。比如中国古代史在做笔记时将每个朝代分成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5个方面认真进行笔记,这样,在复习时可以把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归纳到一起变成5个专题进行复习。例如:“变法”,古代所有的变法全部归纳到一起,起因、过程、对当时的结果、历史影响等。在专题复习时,一定要紧跟老师的部署,认真记录老师的板书和强调的要点。以上是2007年吉林省文科状元总结的他的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3高考状元高中历史"复习五步曲"。
一、地毯式扫荡高中历史。先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
二、融会贯通。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追求的是从局部到全局,从全局中把握局部。
三、高中历史知识的运用。做题,做各种各样的题。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解题去练习运用知识。掌握各种解题思路,通过解题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捡"渣子"。即查漏补缺。通过复习的反复,一方面强化知识,强化记忆,一方面寻找差错,弥补遗漏。求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知识提高能力。
五、"翻饼烙饼"。复习犹如"烙饼",需要翻几个个儿才能熟透,不翻几个个儿就要夹生。记忆也需要强化,不反复强化也难以记牢。因此,复习总得两三遍才能完成。
4高考状元文综学习三大法宝
第一、高考状元学习方法一:抓住书本的框架,再用具体知识来填充,这样我们接受的就是知识的整体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
第二、高考状元学习方法二:看书要细致,包括小字批注插图都要留意。
第三、高考状元学习方法三:复习要及时,上完课当天复习,效果最好,周日在家最好把本周的课程再熟悉一遍,加深印象高考文科状元的文综学习方法高考文科状元的文综学习方法。
中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大全整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