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故事大全 > 历史故事

水浒传中的故事汇总5篇

发布时间: 浏览量:9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昔时常说江湖上闻名,似古楼钟声声传播;今日始知星辰中列姓,如念珠子个个连牵。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水浒传中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水浒传中的故事

水浒传中的故事汇总1

李逵,绰号黑旋风,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的一个,是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除此之外,李逵还是元代杂剧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有了这么两重身份在,所以李逵其人所流传的故事并不少。

李逵捉“鬼”

此鬼非彼鬼,李逵所捉的“鬼”,并不是我们寻常所说那种由人的灵魂演变出来的鬼怪,而是一位叫“李鬼”的人。

李逵原本是江州大牢的一个小牢子,本人并不为人所熟知。后来他连同众好汉大闹江州城,并将被判处斩邢的宋江和戴宗两人救走。这不仅让他成为官府上黑名单上的人物,同时在民间也留下很大的声名。

名气大了,就会出现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李逵遇到的麻烦便是有人假扮他。李逵敢劫持法场,并且最终还成功了,自然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于是又一个叫李鬼的人,便借着李逵的名义俩抢劫钱财。

虽然被劫的人都没有看过李逵这个人,但是架不住李逵名气大,谁也不敢冒险反抗。于是在大家都惜命的情况下,李鬼竟然是屡屡得手。后来李逵回家看自己的老母亲,正合适看见了假扮自己的李鬼,李逵当时就想将李鬼杀了。亏得李鬼机灵,谎称自己甲油八十多岁的老母亲需要自己赡养,如果自己死了,就没有供养自己的母亲了。

李逵本就是一个至孝之人,他自己家中也有一个老母,于是便将李鬼给放了。但是等到后来,李逵才得知事实的真相,李鬼不仅没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而且还想要将自己杀了。于是李逵又发怒了,当即便大开杀戒,将李鬼给杀了。

李逵沂岭杀四虎

李逵在梁山上安定下来之后,便迫不及待的想要将自己家中的老母亲街上梁山,与他一同享福。于是等一切安顿好之后,李逵便赶回家中接老母亲。

他背着自己的母亲上路,往梁山赶去。哪知道路上却遇到了大老虎。这事儿实际上也怪李逵本人不小心,当初他上路的时候,朱贵就已经提醒过李逵,尽量走大路,不要走偏远小路。

“小路走,多大虫;又有乘势夺包里的剪径贼人。”但是李逵也许是仗着自己勇猛不怕老虎,艺高人胆大,也许是从小路去梁山更近,想要自己的母亲早日安顿。李逵最终还是无视了朱贵的话,选择了小路走。

走到路上的时候,李逵的母亲半路上口渴了,于是李逵便将母亲放下来休息,自己去接水。等李逵接完水回来的时候,已经不见了自己母亲的身影。

找来找去都没有发现,最后李逵才意识到自己的母亲被老虎给吃了。愤怒到极点,痛苦到极点的李逵,当即就将吃了自己母亲的四只老虎通通杀死。

李逵杀虎之事惊动了周围一带,当地曹太公用计将他捉住。沂水县知县派都头“青眼虎”李云将他押送到县里。后来得朱贵、朱富等人相助,最终逃脱。

黑旋风李逵,是一个勇猛无比的人物,他率直忠诚、仗义疏财。历史上在两宋交接之时,还真有一个叫李逵的将领。许多学者将他列入李逵的历史原型人物当中,但是仔细研究其人,除了他与《水浒传》中的李逵在年代上和名字上相似之外,根本没有其他一样的地方,所以这个人绝不会是李逵的历史原型。

李逵整个人物的演变,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的。从宋元时期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最早出现“黑旋风李逵”其人,到后来元代杂剧中大量李逵形象的出现。元代杂剧中,与水浒故事相关的剧目中,以李逵为主角的占据极大比重。可以说李逵的形象是通过元代杂剧丰满起来的,康进之的《李逵负荆》、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等剧目,使得李逵从风流才子形象演变成“憨傻大汉”,最终奠定了《水浒传》中李逵的人物形象。

水浒传中的故事汇总2

黑旋风李逵,作为梁山排名第二十二位的人物,虽然在《水浒传》中拥有极重的戏份,但是实际上李逵基本上是作为宋江的附属品存在的。通常情况下,李逵本人就是一把大杀器,一把掌控在宋江手中的大杀器。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你们看见的李逵,真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吗?

通常关于李逵的形容,总是离不开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鲁莽等字眼。这些也的确是李逵身上存在的性格特点,但是却绝对不是其全部。

《水浒传》中介绍李逵的外貌:“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杀下云梯。李逵真勇悍,人号铁牛儿。”

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便已经打定好了将他设定成一个蛮横的汉子,从里到外,都透出了李逵的率直忠臣,鲁莽。到了后来,李逵更是慢慢的向空有一身腱子肉,而没有脑子的方向靠拢。在最开始的时候,李逵便因为无意间杀了人,最后只能逃跑乡里。到了后来。李逵基本上就是听从宋江的命令,以宋江所思为己思,以宋江所愿为己愿。

李逵是一个率直的人,率直中有带有那么一点小单纯。宋江因为杀死阎婆惜而被刺配江州,江州两院押牢节级院长“神行太保”戴宗,受吴用所托,看顾宋江。

当时李逵在江城大牢里做一个小牢子,随后通过戴宗的介绍得以与宋江结识。李逵本来早就听过宋江的大名,对及时雨宋江很有一番好感。后来在与宋江的结识过程中,宋江又慷慨的借了他十两银子给他赌博,于是此后李逵对宋江更是拜服。

现代有一句话叫作“能用钱办好的事儿都不叫事儿”,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古代。而李逵仅仅因为宋江借了他十两银子,便对宋江拜服,甚至后来为他劫法场,将自己的性命前程抛到一边,如何不单纯。

李逵同样也是一个极为忠诚的人,这种忠诚体现在他所认为的正义事业上,也体现在他对自己的朋友和上级的宋江上。但观其所作所为,李逵的这种忠诚,很多时候带着一丝冷血残酷的意味。

宋江等人想要朱仝加入梁山,但是遭到了朱仝的拒绝,于是宋江就与吴用定下了计谋,将朱仝逼上梁山。这个计谋本质上,就如同当初逼卢俊义上梁山一样,让朱仝无路可退,最后只能去梁山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本来凭借自己的一己之私去改变自己的人生就已经很不道德了,而在朱仝的这一件事情上,还涉及到了一个七岁小儿的性命,就已经不能用不道德来形容,而是残忍了。

朱仝因为放走了雷横,最后被刺配沧州。当时宋江就已经对朱仝表达了希望他能来梁山的意愿,但是当时朱仝一心还想的等待够了年岁,回去官复原职,所以婉拒了宋江的好意。

到了沧州之后,朱仝受到了沧州知府的赏识,免除了他的刑罚后,还让他每天只是带着自己的七岁幺儿玩耍,并不苛待他。朱仝自己觉得很好,但是宋江等人为了逼迫朱仝上山,便派黑旋风李逵前去,趁朱仝不注意的时候掳走知府幼儿,并且将其残忍的杀害。如此一来,朱仝无法给知府交代,最后只能随着吴用等人一起上了梁山。

这样的一个事件,体现了李逵对宋江忠诚的同时,也体现了他本人的残酷冷血。

虽然大多数时候李逵都表现的毫无智慧,全然看宋江的安排。但并不代表李逵就是一个傻子,其实有些时候李逵比别人看的更远,是一个大智若愚的角色。

当初朝廷招安梁山,宋江准备答应朝廷招安的时候,众人中只有李逵一人是明确反对接受朝廷招安的。他知道以梁山众人犯的事儿,以及这么多年与朝廷之间存在的分歧争执,就算接受了招安,最后也很难有一个好的结果。

事实证明,李逵是对的,因为朝廷将梁山军派去征讨各地,最后真正得到好结局的并没有几个。宋江和李逵最后,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胜利的果实就被人毒死了。

李逵原本只是江州的一个小牢子,后来正是因为与梁山人一起劫持法场,救出宋江和戴宗才加入了梁山。

水浒传中的故事汇总3

施耐庵所著经典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有一百零八个人物,戴宗是一百零八个人物中地位比较重要的一个。

上梁山之前,他原本是江州两院押牢节级,人称戴院长。又因为有甲马奇术,能日行八百里,江湖人送外号“神行太保”。戴宗是一个仗义疏财之人,对朋友很好,他与梁山的军师吴用是交情很深的朋友。

宋江被刺配之时路过梁山,吴用与晁盖等人原本是想将宋江请上梁山的,但是宋江婉拒了他们的好意。无奈之下,吴用只好休书一封给自己的好友戴宗,希望他能多多照拂宋江。

宋江到江城的时候,并不知如何与戴宗联系,于是他便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上下打点银两,但是却故意不送常例银给戴宗,激戴宗前来。戴宗没有收到例银,果然前俩,宋江趁此机会将吴用的书信拿出。戴宗看见吴用的书信,与宋江结为好友,后又将黑旋风李逵引见给宋江。

后来戴宗路过梁山,中了朱贵的蒙汗药,朱贵由此搜出蔡得章的信件,得知宋江有难,便将戴宗弄醒,告知书信内容,请他上梁山商议对策。

吴用与戴宗商计,让戴宗前往济州,将圣手书生萧让、玉臂匠金大坚骗上梁山,假造蔡京书信,以搭救宋江。戴宗按照吴用的计策行事,但奈何吴用所伪造的印信出了纰漏,戴宗因此受到询问。在严刑拷打之下,戴宗只能招认。于是戴宗便与宋江一道被打入死囚牢,最后被判处斩邢。

两人被关押在死囚牢中,晁盖与吴用率花荣等十六位头领下山,赶赴江州搭救。因为黄孔目与戴宗交好,所以得以拖延行刑日期,待到行刑之时,晁盖等人刚好赶到。众人一同劫了法场,救出宋江、戴宗。揭阳镇的穆弘等九人也赶来相救,一行二十九人便在白龙庙聚义。戴宗经过这么一遭,也只能随众人一同上了梁山。

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二十位,上应天速星,职司为总探声息头领。征方腊后被授为武节将军、兖州府都统制。他在受封众将中第一个纳还官诰,到泰安州岳庙陪堂出家,数日后“大笑而终”。

水浒传中的故事汇总4

史进是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他也是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虽然没有宋江、武松等人出名,但是关于史进的故事还是不少的。

学艺王教头

王进原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为得罪了高太尉,于是只能携母逃离了京城,来到了陕西境内。刚好到了史家庄的时候,母亲生了病,于是便投到了当地一个财主的庄上,这个财主便是史家庄史太公。

史太公对他们母子二人十分热情,请大夫,煎药,对其老母照顾有加。王进对此很是感激,刚好看见史太公的长子史进在练习棍术。王进不由出口指点,年轻气盛的史进并没有将王进看在眼里,非要和史进比武。

王进有心教史进几手,以作报答。所以拿出本事,将史进一棒打翻。史进倒头拜师,王进教了史进半年左右,史进学会了十八般武艺,进步极大,成为了少年英雄。

史进出走

史老太公去世之后,史进成了史家庄的庄主。为了防止盗贼,史进下足了力气操练庄户民团。后来华山好汉陈达来庄借粮,被史进打败生擒。少华山的朱武和杨春为了救出自己的兄弟,于是设下苦肉计,故意自缚其身,负荆请罪来史家庄。并说兄弟三人同生共死,如今陈达被史进抓住,他们两人自然也不能抛弃陈达。

史进被他们三人的兄弟义气感动,于是当即就释放了陈达。朱武为感谢史进,多次送礼,史进也是个豪爽的汉子,中秋之夜邀请他们三人赴宴。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却不料史家庄庄客误事,不小心将史进写给朱武等人的信件遗失。

信件最后被猎户李吉捡到,李吉将此事告知官府,华阴知县当即名人点好差役,等到朱武等三人前来赴约之后,将整个史家庄围住。朱武希望史进能将他们交给官府,保全自身,遭到了史进的拒绝。

后来史进同朱武、陈达、杨春等人杀掉差役,逃出了包围圈。杀了官差,又不想去少华山到贼寇,史进于是出外投靠自己的师傅。可惜的是并没有找到自己师傅的踪迹,最后只能到了少华山当土匪。

九龙纹身

史进身上纹有九条龙,据说是他十七八岁的时候。一次外出,在华阴县城中看见了一个武艺高强的壮汉在街上卖艺,两臂上纹着的团龙纹身,让史进觉得很酷。认为凡是武功高强之辈,都应该有这么帅气的纹身。

就这样回到家中之后,史进缠着史太公为自己请匠人刺纹身。史太公无法,只能请来高超匠人为他纹身。因为史进希望自己能超过那卖艺人,所以便让人纹了九条龙纹。于是史进身上从此便有了九只龙纹纹身,后来得绰号九龙纹。

金圣叹曾点评:以名为引,盖因史进寓意“历史在前进”之意。史进这个人物成为《水浒传》开场的人物,也许并不在于他这个人,重点是他的名字。另外,史进之所以会加入梁山,全是因为最开始的义气,这也点出了《水浒传》的中心感情——义。

史进和朱武、陈达、杨春一起杀败了官兵,上了少华山。本与少华山勾结;事发后杀死俩都头并李吉,不愿意落草而去投奔王进;寻王进不得结识鲁智深。因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而离开渭州;后至延州、北京,盘缠用尽,与鲁智深一起火烧瓦罐寺后分手,投少华山落草。后来被官府抓住之后,又被人所救,此后随少华山众人一起投了梁山。

水浒传中的故事汇总5

水浒传中的故事汇总5篇_精选范文网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昔时常说江湖上闻名,似古楼钟声声传播;今日始知星辰中列姓,如念珠子个个连牵。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水浒传中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点击获取水浒传相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