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外国历史故事集锦推荐
相关文章
故事是一种历史的记录,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娱乐性的事物记载。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外国历史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历史故事外国历史故事集锦推荐 1
史博是19世纪最重要的德国音乐家之一。他从小热爱音乐,18岁就进入了当时最为的柏林音乐学院,学习作曲与交响乐指挥。当时的音乐学院每天都有两堂体力课,因为在这之前的100多年里,指挥并没有什么象征性的工具,有的乐队指挥喜欢用脚蹬地,踏出节奏,有的则喜欢挥动手绢,而当时最为流行的是用一种大约5公斤重的铁棒指挥,指挥师提着铁棒按节奏捅地面,发出砰砰砰的声音。
所以,当时的乐队指挥每完成一场表演,都会累得腰酸臂痛,因此学院里对学生们的体力训练要求也非常高。每当老师给学生们上课的时候,史博都会从内心里讨厌这根铁棒——一个指挥师花这么大的力气在这根铁棒上,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他觉得这根铁棒拿着这么累,指挥师们哪还能聚精会神把精力全部用到音乐指挥上!
当史博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老师毫不留情地批评了他:“铁棒是最神圣的指挥工具,哪个指挥家离得开它?”老师还告诉学生们说,法国有个音乐家曾经带病指挥,结果体力不支,不小心把铁棒砸到自己的脚背上,后来还因伤口感染而送了性命。
史博嘴上不回应,心里却想:虽然那位音乐家的精神很值得肯定,遭遇很值得同情,但是他的牺牲值得吗?史博心里有自己的答案。
从那以后,每次大家在上臂力课时,史博就装生病,躲在教室或者宿舍里研究音乐。他的臂力虽然比不上同学们,但是因为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音乐上,所以他的造诣远远高过了其他同学。
毕业后,史博凭着自己高超的音乐才华,进入了德国最的交响乐团,成了一名小提琴演奏师和幕后的音乐创作者。
1820年,史博跟随乐队去英国伦敦进行一场皇家演出。刚一到英国,乐队的指挥师就生病了,别说拎那么重的一根铁棒,就是站都站不稳。乐队虽然有几个替补的音乐师跟随,可是指挥师却只有一个,演出的计划又不能因此而耽搁,怎么办?正在所有人都为此而忧心忡忡时,史博对指挥师说:“让我来指挥吧。”
尽管指挥师对这个“懒惰”的年轻人有些排斥,但是身在异国,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答应了他。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表演的那天,史博并没有拿着那根铁棒上场,而是手执一根精心制作的小木棒作为指挥工具——这根小木棒非常轻盈,能够在空中划出非常优美的旋律线。因为身体不受铁棒的束缚,他还配上了非常优美的肢体动作。
结果,史博的指挥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认可,表演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这一次的成功表演,让史博迅速成为乐队的新指挥师,而史博就一直用这种质轻的韧性白色木棒作为指挥工具。这种指挥工具很快被全世界的指挥师借鉴和模仿,从此风靡世界乐坛,成了一个不朽的经典。
历史故事外国历史故事集锦推荐 2
在公元前14世纪中叶的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尼罗河中游,曾经雄踞着一座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都城。这就是被古希腊大诗人荷马称为“百门之都”的底比斯。
底比斯是一座充满神奇色彩的古城,它的兴衰是整个古埃及兴衰的一个缩影。
从公元前2134年左右,埃及第十一王朝法老孟苏好代布兴建底比斯作为都城,直到公元前27年,底比斯被一场大地震彻底摧毁时止,在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底比斯在古埃及的发展始终起着重要作用。
但后世人对它感兴趣,不仅仅在于上述上处,还在于底比斯不仅是埃及法老们生前的都城,也是法老们死后的冥府。底比斯横跨尼罗河两岸,位于现今埃及首都开罗南面700多公里处,底比斯的右岸,也叫东岸,是当时古埃及的宗教、政治中心。底比斯的左岸,也叫西岸,是法老们死后的安息之地。
底比斯在埃及古王国时期,是一个并不出名也不很大的商道中心。通往西奈半岛和彭特的水路,通往努比亚的陆路,都要经过底比斯。底比斯的兴盛是跟阿蒙神联系在一起的。法老孟苏好代布把首都定在底比斯后,又将阿蒙神奉为“诸神”,成了全埃及的神,从此开始在底比斯为阿蒙神大兴土木。底比斯在古埃及历的重要地位就这样被奠定了下来。
到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虽然第十二王朝的开创者门内姆哈特一世曾把首都从底比斯迁到孟斐斯附近的李斯特,但在底比斯仍然为阿蒙神继续兴建纪念性建造物。
从公元前1790年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中王国遭到了外族喜克索斯人的入侵。喜克索斯人征服了大半个埃及,最后定都阿瓦利斯,建立了第十五王朝和第十六王朝。底比斯经历了第一次衰落。
埃及人阿赫摩斯一世的率领下,又在底比斯建立了第十七王朝,并在公元前1580年左右攻占了阿瓦利斯城,把喜克索斯人赶出了埃及,开创了古埃及新王国时代。
新王国时期的法老们再次选定底比斯作为埃及的宗教、政治中心。他们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掠取了大量财富和战俘,并把底比斯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显赫宏伟的都城。他们在东底比斯为阿蒙神和他们自己建起了一座座壮观的神庙和宫殿。
完成于拉美西斯二世的底比斯阿蒙神庙主殿,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有134根圆柱,中间的12根大圆柱高达21米,每根柱顶上可以容纳100来人,规模真是大极了。为世界所罕见。另外,像路克索尔寺院,拉美西斯二世宫殿、阿蒙诺斐斯三世寺院等等,也都十分庄严宏伟。与此同时,他们又在西底比斯修建了一系列工程浩大的陵墓,其中尤以的拉美西斯二世墓和图坦卡蒙墓更为豪华。
但是,鉴于往昔兴建起来的金字塔陵墓太引人注目,虽然防范措施严密,还是未能逃脱盗墓者的侵袭。于是,法老们经过反复琢磨,决定不再建造巍然屹立的金字塔陵墓,而是把荒山作为天然金字塔,沿着山坡的侧面开凿地道,修建豪华的地下陵寝。
在西底比斯一个不显眼却又盛产建筑材料石灰岩的山谷里,法老和权贵们为自己修造了一座座陵墓。这个山谷被后人称之为“国王之谷”。
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国王之谷”没有被人发现。但是,随着岁月的推移,这里的陵墓还是神不知鬼不觉地被盗墓者一个个的洗劫一空。不过,有一座法老的陵墓却奇迹般地逃脱了厄运,静悄悄的沉睡了3300多年,直到1922年才被英国考古学家卡特博士发现。这就是我们在前边提到过的法老吐坦卡蒙墓。吐坦卡蒙墓之所以能在几千年里没有被人发现,是因为在这座墓的上层,又有许多其他法老的墓,而在地面上贫民们又盖上了许多茅舍。图坦卡蒙的三间墓室里还发现了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如果把这些财宝折合成现在的货币至少也有数百亿美元!新王国时期埃及法老们的豪华由此也就可见一斑了。
第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大概看到了阿蒙神庙祭司们不断增加的财富所构成的威胁,决定推行宗教改革,也就是我们下边要介绍的埃赫那吞改革。底比斯从此又衰落了20来年。
第二十一王朝以后,随着底比斯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不断加剧,加上爱琴海和小亚细亚一带的“海上民族”的不断入侵,新王国日益衰落,底比斯也开始了自己的厄运。公元前663年左右,入侵埃及的亚述军队再次火烧、洗劫了底比斯。公元前27年,一场地震又使底比斯城里仅存的一些纪念性建筑物瞬息之间倾塌无遗。
到公元19世纪,只留下一堆废墟的底比斯,成了古墓盗劫者的乐园。在现今埃及的卢克索和卡纳克一带,人们还能见到底比斯遗址的一些断垣残壁。
历史故事外国历史故事集锦推荐 3
亚述帝国,是闪米特族的亚述人在底格里斯河流域建立的古代代西亚奴隶制国家。公元前十九世纪到前十八世纪发展成国家,期间在公元前十一世纪遭到外敌入侵而削弱。公元前八世纪中到前七世纪七十年代新亚述时期版图北起乌拉尔图,东南兼及埃兰,西抵地中海岸,西南到埃及北界,建都尼尼微,形成西亚古代军事强国。
亚述帝国发展成为强盛的军事帝国,时机非常的好,内部外部的有利因素结合,最终造就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担得起“军事帝国”称呼的国家。
外部的安全稳定,为亚述帝国的发展提供和平的环境。公元前七世纪和八世纪,强大无比的埃及帝国走向衰弱,小亚细亚的赫梯帝国也被“海上民族”(居住在地中海东南沿岸的腓力斯丁人,所结成的航海者集团)摧垮,南部的巴比伦尼亚也走向分裂,东方未来强大的波斯还没有兴起。
此消彼长,周围帝国的衰弱,让亚述走向强盛。与此同时,赫梯帝国的铁器传到亚述,给亚述整个社会都带来革命性的改变。经济上的发展尚且不说,铁器的引进使得本来就崇尚武力的亚数人,有了更锐利更趁手的武器,大大提高亚述帝国的战斗力。
经济上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迅速增强,让亚述帝国逐渐走向了对外征服的道路。前面也说过,亚述人崇尚武力,所以整个国家是个野蛮而强悍的机器。周围国家的衰弱,使得亚述帝国十分顺利的向外扩张,最终成为两河流域强国,四周皆归顺上贡。
亚述帝国能成为世界史上第一个军事帝国,称霸两河流域,在于各代国王进行的军事改革。
首先是军备方面,前文提到铁器的引进,使得亚述军队有了更锋利的武器。杀伤性武器包括:矛(又分短矛和长矛)、锤矛、剑、斧或手斧、匕首、弓箭及攻城器械破城锤和投石器。防护武器:头盔、铠甲和盾牌。金属制成的头盔能保护脑部这个人身体的重要部位。而亚述人的盔甲,也向更有利于人行动作战发展。
除此之外,亚述还发明了早期的马鞍。虽然仅仅是一块布或兽皮,绑在马背上,但是仍然使得骑手能在马背上更加自由作战。马鞍的出现,使得亚述军队完成了车战向骑兵作战的转变。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建立常备军后,常备军成为亚述国家的主要支柱,王业的枢纽。在以完全由铁制兵器武装的常备军为基础,还有战车兵、骑兵、步兵、工兵和辎重兵等各兵种协同作战。
亚述军队最常用闪电战和突袭的战术,在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亚述军队已经用强攻或计攻结束战斗。
亚述帝国凭借本国强悍的军事力量,成为世界史上第一个军事帝国。但是刚过易折,当这个国家达到顶峰的时候,也是走向灭亡之时。
亚述巴尼拔是亚述帝国最后一位伟大的君主,在他统治期间,亚述的军国主义达到顶峰。但同时也是在他统治期间,亚述帝国走向了毁灭。
亚述巴尼拔统治时,与埃兰——巴比伦同盟进行了漫长的战争。战争是烧钱的玩意儿,这场漫长的战争,最终将亚述拖向灭亡。
除了与埃兰——巴比伦同盟战争之外,因为亚述帝国的铁血统治,被征服地区不满,最后爆发反抗,帝国走向灭亡。
亚述巴尼拔统治后期,王室内部斗争激烈,内耗严重,外敌又趁机入侵,加剧帝国的灭亡。公元前605年,在米底和新巴比伦王国打击下卡尔赫米什沦陷,亚述帝国灭亡。
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这个强横的军事帝国,消亡于历史中。但亚述灭亡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他军事力量的单方面发展。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没有能够与之匹配的经济基础。而他强大的军事力量,不但没有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而破坏了发展的基础条件,所以最终只能走向灭亡。
历史故事外国历史故事集锦推荐 4
诺查丹玛斯,是历史上著名的世界级预言家,为法国籍犹太裔,原名米歇尔·德·诺特达姆。其名与中国著名预言家袁天罡其名,如果说东方有袁天罡,那么西方就有诺查丹玛斯。
袁天罡为大家留下了中国预言第一书《推背图》,诺查丹玛斯也留下了四行体诗写成的预言集《诸世纪》。后认为《诸世纪》为误译,真正的译名《百诗集》。
诺查丹玛斯才能非凡,精通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精于数学和被称之为天体学的占星术。长大之后,又开始接触医学,并在医学方面也取得一定的成就。然而在如此多的才能之中,诺查丹玛斯以其神奇的预言术出名。
他曾经在意大利滞留期间,与年轻的修道士佩里特交往。有一天他突然跪在地上,对佩里特说:“啊,尊敬的教主!”当时人十分惊异,因为佩里特当时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士。但是令人惊讶的是,佩里特最后还真的在公元1535年成了塞克斯托恩五世教主,而当时诺查丹玛斯早已去世。
有一位叫弗罗朗比的领主对于诺查丹玛斯的预言术有些质疑,所以在请诺查丹玛斯来做客的时候,注指着院中的小猪,让诺查丹玛斯对两只小猪的命运做预言。
诺查丹玛斯回道:“那只黑色的猪仔将会成为你的盘中餐,而那只白色的猪仔将会被狼吃掉!”
弗罗朗比听了诺查丹玛斯的回答之后,当即吩咐厨房将白色的小猪杀掉,作为今天的晚餐。等到猪肉上桌之后,弗罗朗比得意的对诺查丹玛斯说:“你说的白猪,现在正在我们的餐桌上呢!”
对此诺查丹玛斯却坚持的说,这头猪是黑猪。双方争执不下,于是就叫厨师过来询问。厨师无奈,最后告知餐桌上的是黑猪。
原来厨房将白猪杀掉之后,弗罗朗比家臣养的一只小狼崽,趁人不注意,将猪肉都偷吃了。厨师无法,最后只能自作主张的将黑猪杀了做成菜肴,端上了餐桌。
这些都是小事,诺查丹玛斯还曾经预言过希特勒的出现。在他的预言诗中,写道:“饥饿的兽将跨越河流,战场的大部分将是用来对抗希特勒。当这位德国之子无视法律之际,他会将领袖拖到铁笼之中。”
而这位德国之子,就是希特勒,后来引发了二战。但是在诗中并没有“Hitler”这个词,而是“Hister”。有人解释“Hitler”是通过回文构词法而变成了“Hister”。不管真相如何,总之这则预言诗在当时影响深远。
二战期间,有一位叫阿贝·杜尔耐的牧师,他伪装成诺查丹玛斯弟子杰维尼,向世人退出了许多伪预言。这些预言对当时法国的许多重大决策造成影响,甚至于当时法国惨参谋长正是因为相信了这些预言,最终修建了可悲的马其诺防线。
诺查丹玛斯之名在西方如雷贯耳,但是其评价却并不高。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认为他是一个世纪大骗子。因为诺查丹玛斯,所作的预言中,不止一则是错误的。最明显的,就是他曾经做出预言,1999年将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天将在四十五度燃烧,火将降临那伟大的新城市,巨大扩散的火焰立时冒起,当他们想要得到“诺曼”的证实。
现在已经是2017年了,1999年并没有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诺查丹玛斯的预言成空。
预言这事儿,信则有不信则无,但不论如何,也不能以所谓的“预言”为依据,做出重大决策。个人认为,所谓的“预言”可以做参考,却决不能成为决定性条件。
历史故事外国历史故事集锦推荐 5
希特勒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总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由他发动。
希特勒在当时已经成为一个符号,近乎神化。而能让这么一个男人为之着迷的女人,才最令人好奇。这个女人,就是爱娃·布劳恩。
爱娃与希特勒相遇是命运使然,而两人相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还带有设计的意味。
爱娃在出生在慕尼黑一个职业教师的家庭里,毕业后在海因里希·霍夫曼的照相馆工作,是一位售货员。
而爱娃偶然见到希特勒,觉得他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人。又加上希特勒的大名时常出现在报刊杂志中,出门有人接送,所以爱娃对希特勒起了心思。爱娃虽然看似柔弱,但实际上却有很大的野心。
海因里希·霍夫曼可以说是希特勒的专属摄影师,他揣测希特勒将来一定前程似锦。在发现爱娃的心思之后,出于某种目的,便有意撮合她与希特勒。
海因里希·霍夫曼带着爱娃去看电影,而当时希特勒也去看了这场电影。非常“偶然”的爱娃与希特勒的座位相邻,两人开始慢慢接触。
当时希特勒已经有了情人格莉,但是却也经常请爱娃吃个冰淇淋什么的。当然最开始的时候,希特勒并没有对爱娃起什么心思。而爱娃却认为希特勒疯狂的爱上了自己,并且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了自己的朋友们。
后来她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儿,恋爱受挫之下,就选择了自杀。当然最后被救回了,并且因此加重了自己在希特勒心中的分量。
海因里希·霍夫曼告诉希特勒爱娃为他自杀,希特勒十分震惊。在希特勒前往探视爱娃的时候,海因里希·霍夫曼事先将爱娃打扮的憔悴衰弱,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希特勒果然内心有所触动,并且渐渐接受了爱娃。
爱娃自此成了希特勒的情妇,希特勒赠予她一栋小楼,她就住在这里面。1938年,爱娃成为希特勒遗产的第一继承人。而在二战结束之前,甚至公众都并不知道爱娃这个人。
爱娃是个很讲究的女人,她从来不在早上、下午茶和晚上穿同一套装束出现。每次出现在人前,她总是穿着与其气质相映的服装,价值连城的首饰。如果可以, 她可能会活的更时髦一点。但是希特勒讨厌发型的改变,所以她一直都维持着一个发型。
爱娃喜欢游泳与田径运动,她甚至还会滑雪。她还养了两条狗,后世还有她与希特勒一道牵着狗的照片。
成为元首的女人,在咱们看来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希特勒只将她当作一个附属品看待,关于政治上的一切,他从来不和她讲。甚至一直都没有结婚,让爱娃住在慕尼黑的小楼中。
一直等到1945年,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军队攻打到柏林,爱娃才回到柏林,由约瑟夫·戈培尔和马丁·鲍曼证婚,与希特勒在地堡中完成了婚礼。
结婚的第二天,爱娃吞下氰化钾,而希特勒也吞枪自杀,两人的尸体被焚化,双双赴死。后世对希特勒的死亡存有争议,人们不相信希特勒竟然如此简单的就死去了。有人猜测,希特勒是诈死逃生了。事实的真相,因为希特勒尸体的焚毁,也随之湮灭。
历史故事外国历史故事集锦推荐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