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版头考点介绍经典精选
相关文章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公文题量占比较大。历次考试中所考查的公文知识主要来源于两个文件,《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其中,常考的内容包括行文规则、15种法定公文的适用范围以及格式要素等。公文知识主要在于记忆,下文就公文版头部分的内容进行梳理,以帮助考生快速掌握相关考点。
公文版头考点介绍经典精选 1
下列关于“附件说明”表述错误的是()。
A.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说明是指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材料
C.附件说明处的标题应与正文内的提法、附件本身的标题一致
D.如果附件名称字数超过一行,回行时与冒号后的第一个字对齐
【答案】B。附件说明是指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材料,B选项错误。附件说明格式,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附件名称处标题与正文附件本身标题一致,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A、C、D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
公文版头考点介绍经典精选 2
1.标题要求
标题写法。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2.前言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调查人:
调查分工:(以小组形式调查的要求,小组人数不得超过3人)
3.报告正文。
①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②主体。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③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1)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文章式标题,如《××市的校办企业》;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查报告》。
(2)导语
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查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①简介式导语。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②概括式导语。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3)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①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②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查报告。
(4)结尾
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查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
(5)落款
调查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公文版头考点介绍经典精选 3
表示递进关系。即反映公文的思想体系,是向纵深发展的,优点在于是线索集中,叙事详尽,容易产生高潮。往往可以使故事一波三折,委婉曲折,分析问题时层层深入,说理透彻。这种递进又具体表现为三种纵式:
1、按时间前后顺序安排的纵式。例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一至六部分,就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纵式结构。
2、按事件发展过程安排的纵式。按照起因、发展、高潮、结尾的次序来进行结构安排。如大事报告、专项工作进度情况报告,专题调查报告,以及对错误行为的批评性通报等多采用这种布局。
3、按事理层次安排的纵式。即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分层次地组织结构,比如主从、因果、总分、种属等关系,在请示、报告、会议纪要等文种中,多采用这种形式。
公文版头考点介绍经典精选 4
1.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2.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3.命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4.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5.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6.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7.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8.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9.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10.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11.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12.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13.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14.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5.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考题巩固】下列关于公文中的请示,说法正确的是:
A.向上级机关提出的请示,明显不合理的,上级机关可不予批复
.特殊情况下,请示允许直接向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文
C.请示的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
D.请示可以抄送给上级机关或下级机关
【答案】C。解析: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时可以同时抄送其他机关,请示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D项错误,C项正确。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不同意,不可以不批复,应该批示“不予批准”字样,A项错误。下级机关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请示时,应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B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公文版头考点介绍经典精选 5
由于公文写作类型多样,所以考生的关注点总是在不同文种的不同格式上。然而,真正考试当中,要点才是最重要的部分。格式写错了最多也就是把格式分全部扣掉,要点没写到就得不偿失了。所以考生的备考重点依然要放在内容的书写上。
总之,格式需要在练习中做积累,但无需把其看的太过重要,格式不是主要得分点。各位考生,公文写作的格式你掌握了吗?
公文版头考点介绍经典精选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