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物理

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编整理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只有真正勤奋的人才能克服困难,持之以恒,不断开拓知识的领域,武装自己的头脑,成为自己的主宰,让我们勤奋学习,持之以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编整理集锦 1

  1.受力分析时,要防止多力!方法是寻找施力物体,若找不到施力物体则此力不存在!比如说“上冲力”、“上滑力”、“下滑力”,这些所谓的“力”都找不到施力物体,因此是不存在的。

  2.重力方向有两种描述:竖直向下或垂直于水平面向下;不可说垂直向下!

  浮力方向有两种描述:竖直向上或垂直于水平面向上。不可说垂直向上!

  3.遇到摩擦力一定先要区分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如果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其大小应该利用受力平衡来解答,初中物理遇到的一般是二力平衡,此时静摩擦力大小等于外界拉力或者推力,若拉力或者推力大小发生变化,则静摩擦力也随之而变化。

  如果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则只需要考虑影响其大小的两个因素即可,此两个因素即:“正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只要这两个因素不变,则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也就是说,如果物体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则其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无关,也与其受力面积无关,不管物体正放、侧放、立放,都无法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

  4.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质量有关,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看到惯性,应该立刻想到惯性大小只与质量大小有关,与其他任何量无关;

  而且,在利用惯性解释物理现象时,决不允许出现“惯性力”、“受到惯性”、“惯性作用”这样的字眼,只要出现就是错的!惯性只能用“由于惯性”、“具有惯性”、“由于物体具有惯性”来形容。

  5.看到“匀速”、“静止”、“缓慢”这样的关键词要立刻想到“受力平衡”,然后立刻想到“合力为零”!要注意的是,物理中的“静止状态”是指“受力平衡状态”,当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并不能直接得出物体就处于静止状态,比如竖直上抛的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是其所受到的合力并不为零,因此并不是真正的静止!

  6.看到液体和柱体,要求其压力和压强时,应该立刻想到p=ρgh,此公式解答柱体问题时有奇效!

  7.看到气压计应该注意,由于瓶内气压大于外压,所以液柱会上升,当物体位置越高,外界气压越低时,液柱的液面也越高!也就是说其刻度值是自下往上减小的!

  由此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一下,如果瓶内气压小于外压,液柱会下降!竖直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低于瓶内液面!

  这两种情况下的液柱都有一种效果,那就是其产生压强的大小正可以弥补瓶内外气体的压强差!

  8.“流体流速与压强关系”这一知识点可以有很多有意思的物理现象和考查方式,但是不管哪一种,只要是凸起的位置,流体流速就会变大,压强就会变小,从而形成从其他位置指向凸起位置处的压强差!形成通道风!

  作为常例,飞机升力是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可以从飞机无风飞、逆风飞、顺风飞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另外也可以对飞机进行“风洞”实验,即飞机不动,从飞机的正面吹风!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使飞机获得相对于空气的速度越大,其获得的升力也就越大!

  再比如说,汽车也会受到空气流速影响,由于汽车几乎都是上方凸起,下方平直,和飞机的机翼形状类似,因此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导致形成了向上的压力差,类似于飞机所受到的升力!因此,无风时,运动的车受到的地面支持力小于重力,静止的车受到的地面支持力等于重力。类似于飞机的风洞试验,如果车没动但有风,则车受到的地面支持力也是小于重力。

  另外,运动的汽车更容易被灰尘弄脏,树叶会扑到车下,也是考查了空气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再比如说“喷雾器”,不管是吹气还是吸气,都能使竖直管内的液柱上升,两种情况都是因为竖直管上方空气流速变大所导致!

  9.只要看到“船”,应该立刻想到“漂浮”,然后想到浮力等于重力!因此船所受的浮力大小取决于其重力大小,只要重力不变则浮力不变!不管这艘船是从淡水到海水,还是从大西洋到印度洋都如此!

  10.只要看到“排水量”应该立刻想到m排!一定不要把排水量当做排开液体的体积!此时应该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公式F浮=m排g直接解答!

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编整理集锦 2

公式

适用范围

公式

适用范围

= ρgh

柱形固体自由静止于水平面时求其对水平面的压强

= ρ液gh

计算液体内部某深度处的压强

F浮 = G-F拉

知道弹簧测力计在空气和液体中的示数差求浮力

F浮 = G

当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或悬浮时求浮力的大小

W有=Gh

求把物体抬高时做的有用功

W总 = FS

求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做的总功

F=(G+G动) /n

滑轮组中已知物重和动滑轮重求拉力(忽略摩擦)

= nh

求绳子自由端的距离S和物体或动滑轮移动的距离h

η=G/nF

已知物重和拉力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Fv

求物体匀速运动时的功率或物体在某个速度下的瞬时功率

R=U额2/P额

已知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求电阻

实/P额=U实2/ U额2

已知定值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电压求实际电功率

= I2R

已知电流和电阻或在串联电路中求电功率

= U2/R

已知电压和电阻或在并联电路中求电功率

W = UIt

已知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求消耗的电能。

Q放=W= Pt

纯电阻电路中求用电器产生的热

I=I1=I2

U=U1+U2

R=R1+R2

U1/U2=R1/R2

1/P2=R1/R2

串联电路的电压、电阻、电流、电功率分配规律

I=I1+I2

U=U1=U2

1/R=1/R1+1/R2

I1/I2=R2/R1 P1/P2=R2/R1

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电阻、电流、电功率分配规律

R=ρl/S

判断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u=v=2f

凸透镜成倒立等大实像的条件

返回目录>>>

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编整理集锦 3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由物质组成: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原子结构

  5、纳米科学技术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x103kg/m3,读作1.0x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x103千克。

  4、测体积—量筒(量杯)

  5、测固体的密度

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编整理集锦 4

  一、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 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

  分类:永磁体分为 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 ① 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

  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5、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6、分类:

  Ι、地磁场:

  ① 定义: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 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③ 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

  Ⅱ、电流的磁场:

  ① 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该现象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②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来判断。

  ③应用:电磁铁

  三、电磁感应:

  1、学史: 英 国物理学家 法拉第 发现。

  2、感应电流:

  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 运动方向和 磁场方向 有关。

  4、应用—交流发电机

  5、交流电和直流电:

  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 电流方向 和 磁场方向 有关。

  2、应用—直流电动机

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编整理集锦 5

第1节力

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

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长。有时还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4、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

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第2节弹力

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

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结构:弹簧、挂构、指针、刻度牌、外壳。

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前:①观察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它上面的力不能超过它的

量程。②观察分度值,即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③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测量时:注意防止弹簧指针卡住,沿轴线方向用力。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第3节重力

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

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G——重力——牛顿(N)

M——质量——千克(kg)

g=9.8牛/千克(N/kg)(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应用:重垂线

4、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TAG标签: 物理 知识点

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编整理集锦_精选范文网

只有真正勤奋的人才能克服困难,持之以恒,不断开拓知识的领域,武装自己的头脑,成为自己的主宰,让我们勤奋学习,持之以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电磁继电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