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物理

苏教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参考整理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没有人一出生就是天才,他们都是经过努力,才会成功的,所以我们不能坐等自己那天突然变成天才,而是要点燃自己的力量之火,寻找自己的天才之路,努力奋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人教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参考整理 1

1.杠杆平衡: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平衡。

(倾斜静止时也叫处于平衡状态 )

2.杠杆平衡条件:

F1L1= F 2L2 或者 F 1/F 2= L 2/ L 1

3.杠杆的分类:①省力杠杆:

L1> L 2→F1< F 2 省力费距离

②L1< L 2 →F1> F 2 费力省距离 ③L1= L 2→F1= F 2不省(费)力不省(费)距离。

没有即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注:⑴判定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或者做杠杆平衡类问题时,都要通过杠杆的力臂来判定。

为了掌握力臂的关系,最好 先画出杠杆示意图 ,在图中把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都表示出来,便于判定。

⑵力臂画法口诀: 一找点 (支点) 二画线(力的作用线, 就是图中力的方向) 三作垂线段 (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是力臂。

⑶最小动力的求法:

① 先求最大动力臂: a:动力作用点确定了,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线段长即为最大动力臂;

动力作用点没有确定时,应看杠杆哪一点离支点最远,则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即为最

大动力臂。

② 再画最小动力:过动力作用点作最大动力臂的垂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动力的方向。

4.滑轮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 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

①定义:和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 动力臂为阻力臂 2 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5.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

=n h 或 n=(G 物+G 动) / F 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绳子固定端)“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6.功的原理: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

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

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 但人类仍然使用, 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 (滑轮组、斜面)或者可以省距离(钓鱼竿)、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

们所做的功( F S) =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 G h)

7.功率

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定义公式:P=W/t

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功W的单位:焦(J),时间t的单位:秒(s),功率P的单位:瓦(W)。

4、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它们间的换算关系是:1kW=10^3W

5、推导公式:P=Fυ;

公式中P表示功率,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υ表示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运动的速度。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功率P的单位:瓦(W),力F的单位:牛(N),速度υ的单位:米/秒(m/s)。

8.机械效率(

η):⑴有用功( W 有):人们需要做的功,也就是为了达到目的人们 需要且必须做的功。⑵额外功( W额):人们为了达到目的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 的功(主要是克服机械本身的重力和摩擦力而做的功) ⑶总功(W总): W有与 W额的和。 ⑷η= W 有/ W 总×100%<1

9.竖直方向:

F=1/n G 总=1/n (G 物+G 动) S=n h

η= W 有/ W 总× 100%=G物 h/FS ×100%=G物/n F × 100% <1

10.水平方向

F=1/n f S 绳=n S 物

η= W 有/ W 总× 100%= f S 物/F S 绳× 100%= f/n F ×100%<1

⑴解滑轮组问题的步骤为:①先找出绳子段数 n②再根据方向选择合适的公式③根据一、一对应关系代入数据即可

⑵ W有指我们的目的者,我们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所必须克服的功;⑶ W 总指能量的提供者, 滑轮组要想运动起来的能量是 一定是有绳子的自由端的拉力提供的。

11.η=W有/

W 总× 100%= W有/ W 有+ W 额 × 100%

=G物 h/ G 物 h+G动 h = G 物/ G 物+G 动(由此可知动滑轮越轻, η越大)

= G 物+(G动-G 动) /G 物+G 动=1-G 动/G 物+G动(由此可知物重越重, η越大)

η= W 有/ W 有+ W 额×100% (由此可知, f 越小, W额越小, η越大)

即同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具有可变性 , 反之可以减小机械效率 (在选择题中别忘记控制变量 )。

12.机械效率永远小于

1(理想机械可以等于 1);机械效率和功率无关

苏教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参考整理 2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的公式:单位:Pa。1Pa=lN/m2。

4、(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5、液体压强由液体重力产生,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液体压强公式:p=ρgh。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6、大气压是由空气重力产生,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存在,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P0=1.013Xl05Pa=760mmHg。

7、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苏教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参考整理 3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1、定义: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2、五要素:一点、二力、两力臂。

(①“一点”即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表示。②“二力”即动力和阻力,它们的作用点都在杠杆上。动力是使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F1”表示,阻力是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F2”表示。③“两力臂”即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即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1”表示,阻力臂即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2”表示。)

3、杠杆的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不转或匀速转动叫杠杆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F1L1=F2L2。

4、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L1>L2,F1

(2)费力杠杆:L1F2(费力省距离,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3)等臂杠杆:L1=L2,F1=F2(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天平.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第2节 滑轮

1、滑轮是变形的杠杆。

2、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物。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3、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苏教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参考整理 4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

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苏教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参考整理 5

1、什么是力?力是,力不能离开存在,其中给出力的物体叫物体,另一个接受力的物体叫物体;

2、力的单位:物理学中,力用符号表示,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3、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一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二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和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叫力的三要素。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力的、、

5、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物体所受力的和。这种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会画力的示意图)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穿溜冰鞋的人用力推墙,人会向退,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

TAG标签: 物理

苏教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参考整理_精选范文网

没有人一出生就是天才,他们都是经过努力,才会成功的,所以我们不能坐等自己那天突然变成天才,而是要点燃自己的力量之火,寻找自己的天才之路,努力奋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人教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