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九年级化学

化学初三知识点归纳笔记精选总结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初三知识点归纳笔记精选总结 1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注意:

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溶液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为黄色);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2、溶液的组成:

溶质和溶剂,溶质可以有多种,溶剂只能有一种。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①液态的为溶剂,固态或气态的为溶质;

②都为液态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③有水时,水一定是溶剂,其它的为溶质;

④不知道量的多少时可以根据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前面的.为溶质,后面的为溶剂。

3、乳浊液:

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4、乳化:

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本来不能混合到一起的两种液体能够混到一起的现象称为乳化现象,具有乳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乳化剂。

5、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6、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继续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7、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① 溶解的过程:a、扩散吸热;b、水合放热;两个过程共同决定溶解时是吸热还是放热;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③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化学初三知识点归纳笔记精选总结 2

1、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变多。

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

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镁钡与锌,

三价金属元素铝;一五七变价氯,二四五氮,

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

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七锰特别。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quot;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quot;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

quot;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

“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quot;收":收集气体。

quot;离":导管移离水面。

“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quot;一通"先通氢气,"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5、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

化学初三知识点归纳笔记精选总结 3

化学反应

1、置换反应:

(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

(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2、复分解反应:

①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②碱+酸→盐+水;

③酸+盐→新盐+新酸;

④盐1+盐2→新盐1+新盐2;

⑤盐+碱→新盐+新碱。

必背化合价口诀

(1)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五氮磷三价铝;铜汞一二铁二三;二、四、六硫四价碳;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2)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

一价硝酸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见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

(3)熟练默写常见元素的常用的化合价

+1价:K+、Na+、H+、Ag+、NH4+;

+2价:Ca2+、Ba2+、Mg2+、Zn2+、Cu2+、Hg2+、亚Fe2+;

+3价::Fe3+,Al3+;

-1价:Cl-、OH-、NO3-;

-2价::O2-、S2-、CO32-、SO42-;

-3价::PO43-。

初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奇偶配平法

(1)找出化学方程式左右两端原子数最多的某一只出现一次的元素,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将此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数,所得之商值,就分别是它们所在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3)依据已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推导并求出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将化学方程式配平为止。

2、归一法

(1)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2)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

3、观察法

(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算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配平。

4、最小公倍数法

(1)找出原子个数较多,且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2)推出各分子的系数。

必背化学反应方程式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5、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6、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7、碳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8、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

化学初三知识点归纳笔记精选总结 4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除了有颜色的固体,其他固体一般为白色。

2、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注: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注:硫磺:淡黄色。

4、溶液的颜色: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Cl2溶液);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如FeCl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氨气)、SO2、HCl(皆为无色);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空气、稀有气体注: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 酸、醋酸(即醋);氨水;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6、有毒的:气体:CO。

初中化学必备化学反应方程式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5、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6、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7、碳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8、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

化学初三知识点归纳笔记精选总结 5

制订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是学生学习的行动指南,它能使学生增强责任感、科学支配时间、积极努力地完成学习任务。主要包括:对上学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小结,提出本学期努力的方向、目标、措施等。教师应向学生讲明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组织检查执行情况,必要时帮助学生适当调整学习计划。

学化学方法分享

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体系,成为他们的知识总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的、不相联系的。因为只有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才易于转化成为能力,便于应用和学会学习的科学方法。它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飞跃之后,在理解的基础上,主观能动努力下逐步形成的。

TAG标签: 化学 复习

化学初三知识点归纳笔记精选总结_精选范文网

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纯金属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