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应该怎样复习范文整理
相关文章
在化学考试的时候,往往有许多同学因为答题不规范导致本来已经拿到的分丢掉,怎么样才能避免呢?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考化学应该怎样复习范文整理 1
首先,复习课本中的知识点。
基本知识点扎实是答题的前提条件,需要明确每个单元的重点,按照课本顺序进行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其次,巩固习题册中的错题。期末考试涉及八单元内容,现阶段学习的重点在金属部分,对于前段时间学过的知识,大部分同学是有遗忘的。建议学生们将习题册从第一章开始翻阅、复查。一方面可以梳理相应的考点,一方面可以确认原来有疑问的题目是否真的掌握。有不会的题目,一定要及时找老师或者同学帮忙,尽快解决,达到查缺补漏的目的。
再次,进行期末题型复习。
化学试卷一共9大题型。其中,选择题目、生活现象解释题目和基本实验比较基础,一般情况下,认真复习过基础知识的同学,均可拿到这部分的分值;科普阅读理解和生产实际分析主要考察学生从题目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图表分析能力,建议大家多练习历年考试题目,总结答题思路;物质组成与分析考察物质的性质及相互之间的联系,需要学生们总结物质的相关性质,例如碳三角等,总结物质的特性,例如颜色、元素组成、特殊实验现象等信息。实验原理分析多以课本实验为基础,进行知识变式,考察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建议学生们多研究课本实验,掌握实验原理、现象及误差分析,明确压强实验、性质实验在此类题目中的重要性。这一部分是学生们需要做大量练习来巩固完善的。探究实验题目较难,建议大家在其他部分基本没有问题的时候多加练习。实际应用定量分析题型,建议大家以近两年期末试题为母题,进行练习。
最后,选用历年期末试题模拟测验。
考试前,建议大家选取至少两套历年期末试卷进行模拟练习,一方面可以检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一方面可以感受答题节奏,及时调整状态,从而为期末考试奠定好的基础。
中考化学应该怎样复习范文整理 2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复习
(一)把握中考命题原则和特点
首先从命题原则来看,考纲中明确指出“在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侧重考查同学门的科学探究能力”。这样的命题原则较之以前有了很大变化,要求同学们在学习化学知识时不要死记硬背其概念和原理,而要求能将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基于上述命题原则,纵观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关于双基部分中考命题有以下特点:
第一,注重考查基础知识。无论命题形式如何变换,基础知识始终都是考查的重点之一。
第二,以知识为载体,注重考查能力。
第三,双基部分的覆盖面大,题型多变。主要考查观察分析能力,推断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验改进能力,结果改进能力,科学态度养成能力,计算能力等。
(二)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复习应达到以下目标:
1、对教材中的概念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能分类掌握,如化学变化、物理
变化、质量守恒定律等概念,要求牢固掌握,灵活运用。
2、通过分析、对比,把握容易混淆的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例如分子、原子、元素、离子的概念,还有物质的分类等问题,都是同学们容易混淆的。
(三)复习需有策略有方法
同学们要仔细阅读教材,加深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通过这一阶段复习要做到准确记忆、透彻理解、灵活应用。其指导思想是:基础、全面、系统、扎实。
1、基础:即立足基础。一是立足教材,根据教材章节从前到后的顺序进行复习。二是立足考纲,要根据考纲的基本要求,针对各知识点设计对应的复习或训练内容,不盲目做较难的试题。
2、全面:即全面覆盖。要对照中考样题,分析各知识点的实际考查要求,根据考纲要求并把握复习深度。
3、综合:即综合应用。在专题训练中,逐步加强知识间的融合以及专题内的综合,或专题间的综合,提高自己综合分析的能力。
二、元素及化合物的复习
(一)理解物质的组成、元素、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1、原子、离子、分子间的关系
原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中含有中子和质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原子的核外电子带负电。由于原子核外所带的负电荷量与核内所带的正电荷量相同,故原子处于电中性。
离子:当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正电荷量大于核外所带的负电荷量,故形成的离子就是阳离子;反之就形成阴离子。
分子:分子可分为无机物分子和有机物分子,无机物分子中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这些物质都由元素组成。
2、物质的组成
(1)单质的组成:物质可由元素独立组成,如非金属元素C、S、P、Si等均可组成单质,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比较稳定存在的主要有Fe、Cu、Al、Ag等,它们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2)化合物的组成:化合物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物质,其中分为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等。
(3)有机物是一类特殊的化合物,构成的元素主要有C、H、O等元素。如我们常见的酒精(C2H5OH)、甲烷(CH4)等。
(4)混合物的组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在一起而组成的。如空气,其中含有N2、O2、CO2等物质。
(二)中考中常见的问题及错误解答分析
中考常见易错点:
1、对元素、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混淆,特性辨析不清。
元素是宏观的概念,只有种类之分,没有数量之别。在讨论物质的组成时,应该用“......由某元素组成”来描述,其中只涉及种类而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原子、分子、离子是微观的概念。当讨论物质微观结构时,就应该用原子(或分子、离子)来描述,不仅要讲种类而且要讲数目。
2、对于推断题,首先是要正确掌握各种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特殊的性质,才能更好地理解推断题。在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有色物质主要有以下几类:
(1)黑色物质:单质炭粉、铁粉、二氧化锰、氧化铜、四氧化三铁等。
(2)红色物质:紫红色的铜单质、红褐色的氢氧化铁、红色的氧化铁等。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凡是含有二价铜离子的盐溶液是蓝色)
(4)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固体):碳酸钙、碳酸钡、硫酸钡、氯化银、氢氧化镁。
(5)可溶解于水(或可和水反应)的常见白色固体:常见的钠的化合物、钾的化合物,可溶解的钙的化合物(如氯化钙等)、常见的可溶解的钡的化合物(如氯化钡等)、硝酸钡等。
(6)常见无色无味的气体: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甲烷。
有特殊气味的气体:氨气。二氧化硫等。
有毒的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7)通入澄清石灰水使溶液变浑浊的气体:主要是CO2,S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也可使石灰水变浑浊,初中阶段对SO2介绍比较少,重点掌握CO2的这一性质。
三、化学实验的复习
(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常用仪器的识别与使用
2、药品的取用与注意事项
3、加热、过滤、蒸发、气密性检查等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在中考实验的考查中将作为基础出现。考查的趋向是对教材中出现的主要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判断及对操作不规范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进行分析。
(二)气体的制取、收集和净化
在初中教材中,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气体制备的基础,尤其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在中考中是必考的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和净化又常常穿插在气体的制取试题中。因此在复习的时候要熟悉各种不同功能的模块装置,如: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洗气装置等等,充分了解它们所用仪器的功能作用、连接方式等。
(三)物质的检验、分离与除杂
物质的检验通常是指物质的鉴定、物质的鉴别和物质的推断三个方面。三者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要依据物质的反应特征,选择适宜的化学试剂和方法,观察反应过程中的现象,由此加以判断。除杂时必须注意三点:一是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是过量试剂必须除尽;三是除杂的途径必须最佳。在近几年的中考中一般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方式出现,少部分以推断题的题型出现。
(四)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设计与评价是考查同学们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当前课程改革和中考所关注的热点。同学们在设计实验时要从这几个方面考虑:原理正确、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结论可信、有创新意识、节约药品。评价实验方案时要从原理是否科学合理、操作是否简单可行、所用药品是否经济、实验现象是否明显、是否体现“绿色化学”等方面进行考虑。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常常考查设计实验方案或谈谈对原题中所设计方案的看法,并要求说明理由或原因。
四、化学计算的复习
(一)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作为中考必考知识,主要通过写出已知物质化学式求解质量分数,以及在各种类型的化学计算题目中来考查体现;然而同学们在考试过程中失误比较严重,其根源主要表现在:
1、将已知物质化学式张冠李戴,如硫酸铁的化学式错写成FeSO4(硫酸亚铁),而正确的硫酸铁化学式应为Fe2(SO4)3;再者就是对物质的俗称混为一谈,把纯碱的化学式错写成烧碱的化学式,而纯碱的化学式应为Na2CO3;这样必然导致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错误。
2、在初中化学各种类型题目的计算中,同学们容易将两个分子以上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计算式错写从而导致失误。
(二)此类计算在中考的填空题或综合计算题中经常出现,主要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解此类题型要求既要正确掌握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要确定物质的类别才能正确解答,因此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三)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此类题型有关溶液的计算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综合运用,既能考查同学们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又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与计算的能力,已成为中考必考重点。
因此,在总复习时不仅要理解与掌握基础知识,不能局限于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满足于简单记忆,而应该学会整理、分析比较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配合一些典型习题训练,加深对知识的应用,要学会从题目中找出相应的关系,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考化学应该怎样复习范文整理 3
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 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 红褐色沉淀:Fe(OH)3 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 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 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 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O3 + H2O == H2SO4 N20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中考化学应该怎样复习范文整理 4
1版本一
青害李皮朋,探丹阳付奶。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那美女桂林,流露押嫁该。
(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抗台反革命,提供难题新。
(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
假者生喜羞,可入肆意搞。
(镓锗砷硒溴,氪铷锶钇锆)
你母得了痨,八音阁隐息。
(铌钼锝钌铑,钯银镉铟锡)
替弟点仙色,贝兰是普女。
(锑碲碘氙铯,钡镧铈铺钕)
破杉诱扎特,弟火而丢意。
(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
虏获贪污赖,我一并进攻。
(镥铪钽钨铼,锇铱铂金汞)
他钱必不安,东方雷阿土。
(铊铅铋钚砹,氡钫镭锕钍)
普诱那不美,惧怕可爱肥。
(镤铀镎钚镅,锔锫锎锿镄)
2版本二
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
我是氦,我无赖,得失电子我最菜;
我是锂,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
我是铍,耍赖皮,虽是金属难电离;
我是硼,有点红,论起电子我很穷;
我是碳,反应慢,既能成链又成环;
我是氮,我阻燃,加氢可以合成氨;
我是氧,不用想,离开我就憋得慌;
我是氟,最恶毒,抢个电子就满足;
我是氖,也不赖,通电红光放出来;
我是钠,脾气大,遇酸遇水就火大;
我是镁,最爱美,摄影烟花放光辉;
我是铝,常温里,浓硫酸里把澡洗;
我是硅,色黑灰,信息元件把我堆;
我是磷,害人精,剧毒列表有我名;
我是硫,来历久,沉淀金属最拿手;
我是氯,色黄绿,金属电子我抢去;
我是氩,活性差,霓虹紫光我来发;
我是钾,把火加,超氧化物来当家;
我是钙,身体爱,骨头牙齿我都在;
我是钛,过渡来,航天飞机我来盖;
我是铬,正六铬,酒精过来变绿色;
我是锰,价态多,七氧化物爆炸猛;
我是铁,用途广,不锈钢喊我叫爷;
我是铜,色紫红,投入硝酸气棕红;
我是砷,颜色深,三价元素夺你魂;
我是溴,挥发臭,液态非金我来秀;
我是铷,碱金属,沾水烟花钾不如;
我是碘,升华烟,遇到淀粉蓝点点;
我是铯,金黄色,入水爆炸容器破;
我是钨,高温度,其他金属早呜呼;
我是金,很稳定,扔进王水影无形;
我是汞,有剧毒,液态金属我为独;
我是铀,浓缩后,造原子弹我最牛;
我是镓,易融化,沸点很高难蒸发;
我是铟,软如金,轻微放射宜小心;
我是铊,能脱发,投毒出名看清华;
我是锗,可晶格,红外窗口能当壳;
我是硒,补人体,口服液里有玄机;
我是铅,能储电,子弹头里也出现;
我是钡,不太贵,钡餐焰火我都会;
我是氡,放射凶,居室污染很严重。
3版本三
第一周期:
氢 氦→ 侵害。
第二周期: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 鲤皮捧碳,蛋养福奶。
第三周期: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 那美女桂林留绿牙(有点恐怖)。
第四周期:
钾 钙 钪 钛 钒 铬 锰 → 嫁改康太反革命
铁 钴 镍 铜 锌 镓 锗 → 铁姑捏痛新嫁者
砷 硒 溴 氪 → 生气 休克
第五周期:
铷 锶 钇 锆 铌 → 如此一告你
钼 锝 钌 → 不得了
铑 钯 银 镉 铟 锡 锑 → 老把银哥印西堤
碲 碘 氙 → 滴点咸
第六周期:
铯 钡 镧 铪 →彩色贝壳蓝色河
钽 钨 铼 锇 → 但见乌鸦引来鹅
铱 铂 金 汞 砣 铅 → 白巾 供它牵
铋 钋 砹 氡 → 必不爱冬天
第七周期:
钫 镭 锕 → 防雷啊!
看累了么
我们来休息一下
由上面的口诀
我们来洗礼一下小心脏
看一段不伦不类的小故事
侵 害
从前,有一个富裕人家,用鲤鱼皮捧碳,煮熟鸡蛋供养着有福气的奶妈,这家有个很美丽的女儿,叫桂林,不过她有两颗绿色的大门牙(哇,太恐怖了吧),后来只能嫁给了一个叫康太的反革命。刚嫁入门的那天,就被小姑子号称“铁姑”狠狠地捏了一把,亲娘一生气,当时就休克了。 这下不得了,娘家要上告了。铁姑的老爸和她的哥哥夜入县太爷府,把大印假偷走一直往西跑,跑到一个仙人住的地方。这里风景优美:彩色贝壳蓝蓝的河,一只乌鸦用一缕长长的白巾牵来一只鹅,因为它们不喜欢冬天,所以要去南方,一路上还相互提醒:南方多雨,要注意防雷啊。
4版本四
炕台翻个梦(睡在炕上翻身做了个梦)
铁鼓捏铜心(铁做的鼓里面是块铜芯)
嫁者生西秀(嫁给优秀的人出生在西边)
恪如思已告(如实把想我的事都已经告诉我)
你母得料老(你妈想到她有老的一天)
八银隔音稀(八两银子隔着别人很稀罕)
5版本五
氢锂钠钾铷铯钫 — 请李娜加入私访
铍镁钙锶钡镭 — 媲美盖茨被雷
硼铝镓铟铊 — 碰女嫁音他
碳硅锗锡铅 — 探归者西迁
氮磷砷锑铋 — 蛋临身体闭
氧硫硒碲钋 — 养牛西蹄扑
氟氯溴碘砹 — 父女绣点爱
氦氖氩氪氙氡 — 害耐亚克先动
中考化学应该怎样复习范文整理 5
一、注意观察实验
由于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化学当然就离不开实验了,因此如何观察实验对于我们学习化学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应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观察的重点。课本设置实验的目的在于实现某一学习目的,实验目的决定了实验观察的重点,只有明确重点观察的内容,抓住本质的现象,才能有效地观察,有效地学习。如在初中化学〈序言〉课的实验,所设置的几个实验都是为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设置的。因此,观察的重点是物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质的变化,从而确定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如镁带的燃烧实验,观察的重点是镁在燃烧后的产物的性质和镁带有何本质的不同,确定反应是否生成新物质,从而判断该反应是否属于化学变化,而不能仅仅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这一非本质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的目的—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
如何有序地、全面地观察化学实验呢?第一阶段(实验前)观察要素为:①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如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②反应条件(如是否加热、光照、通电等);③反应装置(使用哪种实验仪器、该装置有何特点等);④操作顺序(如何组装实验装置、添加药品先后顺序等);⑤其他(如药品的用量、实验注意事项等)。第二阶段(实验中)观察要素为:反应过程中的主要现象(如是否有颜色变化、是否有气体生成、是否有沉淀析出、是否发光、放热等)。第三阶段(实验后)观察要素为:①是否有新物质生成;②新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③仪器拆分顺序;④仪器整理等。
二、积极动手实验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自己动手实验对于学生学习化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言到“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激发我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转变以前的“要我们学习”为现在的“我们要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可以成倍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实验室制氢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只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牢固得多。因此,我们可以在老师的安排下积极动手实验,努力达到各次实验的目的。
三、勤于记忆
每门课程都有其专业词汇,化学也不例外。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化学的最基本方法,离开了“记忆”谈其他就成为一句空话。这是因为:第一,化学本身有着独特的“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必须记忆的;第二,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备、用途等也是必须记忆的,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怎样去记呢?本人认为,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对于元素符号、化合价和一些物质俗名及某些特性则要进行死记硬背;对于概念、定律、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其次要不断的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善于总结规律,这样才能花时少,效果好。
四、善于动脑
遇到问题要多分析、多思考,并且要善于从个别想到一般、从现象想到本质、从特殊想到规律。上课要勤动口、动手,同时更要动脑,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碰到疑难,不能知难而退,而要深钻细研,直到豁然开朗;对于似是而非的问题,更不能朦胧而过,而应深入思考,弄个水落石出。多想、深想、独立想,就是会想,只有会想,才能想会了。
五、注重练习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理科的学习就必须做一定量的题目,但同时也要懂得,题目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比如类似的题目你盲目的做十题倒还不如把其中的一题完全弄懂学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能检验出自己学习中的某些不足,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
中考化学应该怎样复习范文整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