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辅导

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考的知识点范文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实质是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分子)。世界由物质组成,主要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还有核反应)。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化学易考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考的知识点范文集锦 1

氯化氢与盐酸

(1)、浓盐酸被二氧化锰氧化(实验室制氯气)

(2)、盐酸、氯化钠等分别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盐酸及氯化物溶液的检验;溴化物、碘化物的检验)

(3)、盐酸与碱反应

(4)、盐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5)、盐酸与锌等活泼金属反应

(6)、盐酸与弱酸盐如碳酸钠、硫化亚铁反应

(7)、盐酸与苯酚钠溶液反应

(8)、稀盐酸与漂白粉反应

(9)、氯化氢与乙烯加成反应

(10)、氯化氢与乙炔加成反应(制聚氯乙烯)

(11)、漂白粉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说明碳酸酸性强于HClO)

(12)、HF、HCl、HBr、HI酸性的比较(HF为弱酸,HCl、HBr、HI为强酸,且酸性依次增强)

(13)、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有哪些?(干冰、AgI)

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考的知识点范文集锦 2

反应现象或化学性质

(1)焰色反应:黄色—Na;紫色(钴玻璃)—K。

(2)与燃烧有关的现象:

火焰颜色: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淡)蓝色:H2、CH4、CO等在空气中燃烧;

黄色:Na在Cl2或空气中燃烧;烟、雾现象:棕(黄)色的烟:Cu或Fe在Cl2中燃烧;

白烟:Na在Cl2或P在空气中燃烧;白雾:有HX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产生;

白色烟雾:P在Cl2中燃烧。

(3)沉淀特殊的颜色变化:

白色沉淀变灰绿色再变红褐色:Fe(OH)2→Fe(OH)3;白色沉淀迅速变棕褐色:AgOH→Ag2O。

(4)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

(5)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复原的气体:SO2;

(6)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成红棕色的气体:NO;

(7)使淀粉溶液变蓝的物质:I2;

(8)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体:Na2O2;

(9)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P4;

(10)遇SCN-变红色、OH-产生红褐色沉淀、苯酚显紫色的离子:Fe3+;

(11)不溶于强酸和强碱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考的知识点范文集锦 3

1、化合价实质之歌

化合价实质要记准, 金正非负单质零;

氢一氧二应记住, 正负总价和为零;

许多元素有变价, 条件不同价不同。

注:“金正”指金属的化合价通常显正价:“非负”指非金属的化合价通常显负价。

2、化合价之歌

氢氯钾钠一价银,二价氧钡钙镁锌,三铝四硅磷五价,

二四六硫都齐啦。谈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

三二四五氮都有,二四六七锰来占,铜汞二价最常见。

氟氯溴碘本负一,特殊情况为正七。

3、书写化学式之歌

先念后写再标价,约分之后相交叉。

4、书写化学方程式之歌

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

写对化学式,式子要配平;气体和沉淀,箭号标分明。

5、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6、物质溶解性之歌

钾钠硝酸铵盐溶,盐酸不溶银亚汞;

硫酸铅、钡沉水中,碳酸、硫酸镁微溶;

溶碱有五位,钾钠铵钙钡。

7、关于元素周期表可以每五种元素为一句去记忆。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8、化学、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不难辨,没有新物质出现;

化学变化则不然,物质本身已改变;

两种变化有区别,有无新物作判断;

两种变化有关联,化变中间有物变;

变化都由性质定,物性化性是关键。

9、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10、化学式

一排顺序二标价,价数交叉写右下;

约简价数作角码,化合价规则去检查。

11、化学方程式

左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写对化学式,系数来配平;

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沉淀气,箭头来标明。

一找元素见面多,二将奇数变成偶;

三按连锁先配平,四用观察配其它;

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考的知识点范文集锦 4

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1.AgNO3与NH3?H2O:

AgNO3向NH3?H2O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H3?H2O向AgNO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2.NaOH与AlCl3:

aOH向AlCl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AlCl3向NaOH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3.HCl与NaAlO2:

HCl向NaAlO2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aAlO2向HCl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4.Na2CO3与盐酸:

a2CO3向盐酸中滴加——开始有气泡,后不产生气泡

盐酸向Na2CO3中滴加——开始无气泡,后产生气泡

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考的知识点范文集锦 5

实验基本操作

1、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或84消毒液的pH,因为氯水和84消毒液具有漂白性,能使pH试纸先变红再褪色。

2、从溶液中得到溶质的方法:

(1)若溶质为加热易分解的(NH4HCO3)、易被氧化的(Na2SO3)、易水解的(FeCl3、AlCl3等)或欲得到结晶水合物时,必须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易水解的盐还要采取措施抑制水解。

(2)若溶质受热不易分解,不易水解,不易被氧化(NaCl),可以采用蒸发结晶法。

3、配制480mL溶液时要选用500mL的容量瓶,计算时要按照500mL计算。回答实验仪器容量瓶时一定要说明规格。

4、使用分液漏斗分液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液体不能顺利流下,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分液漏斗上端的塞子没有打开或没有对孔。

5、用坩埚采用加热分解法进行定量实验时,称量次数至少4次。

6、常用的防倒吸装置:

(1)在导管末端连接一个倒置的漏斗,使漏斗的下沿刚好没入水中。(2)在导管末端连接一个干燥管,干燥管的细管可插入水中,但不能太深。(3)在制备装置后面连接安全瓶。

7、在做固体在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里放一部分水或细沙,以防止灼热的燃烧产物炸裂瓶底。

8、点燃可燃性气体(H2、CO、CH4、C2H4、C2H2等)之前要先验纯。

9、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在铝粉与氧化铁的混合物上加入少量的氯酸钾,并插入一根镁条,用燃着的木条引燃镁条。

10、在发生有机反应的试管上方往往加一个带有长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长导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目的是减少易挥发反应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

11、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H2必须过量,因为氢气除了作还原剂之外,还要用于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和作保护气。

12、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盖上毛玻璃片或塞上一团疏松的棉花,目的是减少空气与气体的对流,增大气体的纯度。

13、检验沉淀已经完全的方法是:将反应混合液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则已经沉淀完全,若产生沉淀,则未完全沉淀。

14、洗涤沉淀的方法: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使水自行流下,重复操作2~3次。

15、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以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制得Fe(OH)3沉淀后过滤为例,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未洗涤干净,若无白色沉淀,则已经洗涤干净。

注意:要选择一种溶液中浓度较大的比较容易检验的离子检验,不能检验沉淀本身具有的离子。

16、仪器间接口遵循的一般原则:(1)洗气装置应“长进短出”;(2)量气装置应“短进长出”;(3)干燥管应“粗进细出”;(4)冷凝管应“下进上出”。

TAG标签: 高考 化学 知识点

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考的知识点范文集锦_精选范文网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实质是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分子)。世界由物质组成,主要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还有核反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