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历史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知识点大全精选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历史,听到这个词你就会想到中国发展的一点一滴,你会身心体会到里面的压迫,拼搏,强大,繁盛,衰败。高中阶段的历史就更好的带你走进这个世界,让你看的更多,了解的更多!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到你!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知识点大全精选 1

1、历程

(1)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3)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2、特点

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3、地位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地位。

4、表现

(1)冶金业

①冶铜技术: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②冶炼钢铁技术: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这一领域众多的发明创造,如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世界。

(2)制瓷业

①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②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④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⑤宋朝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

⑥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的瓷都)

(3)丝织业

①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②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③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④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⑤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⑥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⑦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生产特点

(1)家庭手工业

作为农户的副业,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2)民营手工业

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发展历程

(1)早期状况

民间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

(2)隋唐

到隋唐才得以恢复和发展。唐朝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数出自农夫织妇之手。

(3)宋元

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除纺织品外,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

(4)明清时期

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学术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地位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长期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2、手工业的外传

(1)西汉: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

(2)唐朝: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3)明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为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知识点大全精选 2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

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

②国家的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

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②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七、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知识点大全精选 3

一、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

(一)铁制农具的使用

1.概况:(1)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2)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3)战国时期,使用范围扩大。

2.结果: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二)牛耕

1.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2.意义:农业技术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三)水利事业的发展

1.中原:桔槔。

2.水利工程:春秋楚相孙叔敖芍陂、战国秦蜀守李冰都江堰和郑国渠。

二、手工业的发展

类别

概况

冶铸业

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早于欧洲两千年以上

青铜铸造工艺

莲鹤方壶(春秋时期),金银错技术和雕铸技术

漆工艺

夹苎技术(战国)

纺织业

战国麻布纤维相当细密

煮盐业

山西池盐、山东海盐、四川井盐

酿酒业

春秋战国以曲造酒

手工业工艺专著

《考工记》记述齐过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三、商业和城市

(一)形成了繁荣的中原市场。

(二)商业中心:临淄、邯郸、郢等。

四、由公田到私田

(一)原因: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进步。

(二)出现:随着荒地的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三)影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出现。

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一)春秋改革: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实质是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二)战国变法

1.原因和条件:(1)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推动社会变革。(2)阶级基础:新兴地主阶级(贵族地主、工商地主、军功地主)队伍日益扩大。(3)争霸战争的影响:争霸战争不仅使一批军功地主兴起,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而且各国国君为了取得争霸战争的胜利,励精图治,要求政治经济变革,以增强国力。(4)各国变法也反映了阶级矛盾激化,统治阶级要求巩固统治。

2.主要变法:魏—李悝;韩—申不害;秦—商鞅。

3.商鞅变法:

(1)开始: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

(2)内容和评价

次别

内容

分析评论

“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

加强了对百姓的控制,强化了社会秩序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奖励耕织,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以法律来加强和巩固以农业为本的封建基础,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废除了贵族特权,有利于提高新兴地主的政治地位

“燔诗书而明法令”

思想_,提高了法家思想的地位

统一度量衡

方便了税收,有利于经济交流

废分封,行县制

建立了直属于秦国国君的地方管理体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为井田开阡陌封疆”

废除了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3)评价:

进步性: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消极影响: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

4.战国变法运动的影响:封建制度确立。中国进入封建社会阶段。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知识点大全精选 4

丝织业

中国又最早养蚕缫丝织绸。距今四五千年已养蚕并有丝织品。

商朝织机。

西周斜纹提花织物。

唐朝丝织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明清设苏杭织造局。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民间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

民间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到隋唐才得以恢复和

发展。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

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那时使用的花楼机,能够织出画师设计的各种花纹。

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西汉“丝国”“丝绸之路”;

唐朝起瓷器大量输出国外;

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

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知识点大全精选 5

法德关系

(1)法国大革命期间,普奥首先组成联军干涉法国革命,后又积极参加反法同盟,多次武装干涉法国革命。

(2)1814—1815年在维也纳会议上,普奥等国操纵会议,通过对法不利的决议。

(3)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结果法国战败,对德割地赔款。

(4)一战前,法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三大矛盾之一,法、德分别加入互相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一战期间英法组成联军在西线对德作战,并最终打败德国。

(5)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主张全面削弱德国。凡尔赛和约规定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开采德国萨尔煤矿,参与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6)巴黎和会后,严格执行凡尔赛和约,削弱德国;1923年法、比联合出兵鲁尔,造成鲁尔危机;为了寻求安全保障,先后同比、波、捷、罗、南等国结盟;30年代参与签订洛迦诺公约,提高德国政治地位。

(7)二战爆发前对德实行绥靖政策,二战初期在德国入侵下,法国灭亡,贝当在维希建立傀儡政权,戴高乐领导法国人民英勇抗德。

(8)二战后期,与美英分区占领德国,参加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

TAG标签: 历史 故事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知识点大全精选_精选范文网

历史,听到这个词你就会想到中国发展的一点一滴,你会身心体会到里面的压迫,拼搏,强大,繁盛,衰败。高中阶段的历史就更好的带你走进这个世界,让你看的更多,了解的更多!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必修一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