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历史

高一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精选总结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在时间和量上合理安排复习。实验证明:相对集中一段时间学习同一内容,记忆效果好。但也要适当分散,因为复习时间过于集中容易发生干扰;过于分散容易发生遗忘。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概括,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一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精选总结 1

背景:内忧外患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

前期:自强为旗号。后期:求富为旗号

前期创办的工厂:曾国藩——安庆内军机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

后期创办的工厂:李鸿章——轮船招商局(上海),李鸿章——开平煤矿(天津),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张之洞——湖北织布局

创办新式学校和选派留学生是有远见的措施。

失败的标志: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

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百般阻挠和破坏。

整个洋务运动,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彻底改变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导致洋务派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高一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精选总结 2

一、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东周

战国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东周公元前256年结束)

二、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一)背景:王室衰微

(二)目的:争夺土地和人口

(三)齐桓公称霸(公元前7世纪中前期)

1.条件:(1)齐国富庶。(2)管仲改革。(3)尊王攘夷。

2.过程:北御夷狄,南制楚蛮。

3.标志:葵丘会盟。

(四)晋楚争霸(公元前7世纪后期~公元前6世纪初)

1.晋文公称霸: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

2.楚庄王称霸:公元前六世纪初。

(五)吴越争霸:吴(长江下游)王阖闾和越(钱塘江)王勾践

(六)评价

1.性质:非正义。

2.影响:进步性:有利于统一;便利地主阶级势力发展;促进民族融合。

三、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一)战国局面形成

1.三家(韩赵魏)分晋。

2.田氏代(姜)齐。

(二)经过

1.魏齐争霸(公元前4世纪中期)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后,魏国势力大为削弱。

2.秦国独霸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在也无力与秦抗衡。

四、民族融合

1.民族:华夏族、北方:东胡、匈奴;西:戎;南:越。

2.融合途径: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战争。

3.结果:为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高一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精选总结 3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社会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825年,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首先在英国)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三大思想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诞生的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①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阶级斗争推动历史的发展;

②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共产主义最终将取代资本主义;

③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_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建设共产主义。

C、影响: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

1)、背景

普法战争法国失败,第三共和国的成立,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的反动政策。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

2)、革命措施

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代之以工人阶级的国家机器。

民选供职人员,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在经济建设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维护工人权利,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3)、失败

主观原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取得联系,更没能发动广大农民;

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还处在向上发展时期,还不具备_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4)、意义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它的经验教训是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1)客观条件

经济:俄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政治 ①腐朽的沙皇制度占统治地位,是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②俄国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国内矛盾尖锐。

③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主观条件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广大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

2、十月革命的过程

1)、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结果:_了罗曼诺夫王朝,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工兵代表苏维埃、临时政府(掌握实权)

2)、《四月提纲》的发表 (列宁)

内容: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化; 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

3)、七月事件 结果: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和平夺取政权已经不可能。

4)、十月决议 内容:举行武装起义,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5)十一月起义

攻打东宫

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具体内容P128)

内容:《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选举产生了第一也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意义:苏维埃政权在俄国的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诞生。

3、意义

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俄国:是人类历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劳动人民开始实现“当家作主”的美好愿望;它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实践,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世界: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高一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精选总结 4

一,阅读,大量的阅读对于可以提高历史成绩有非常大的帮助。诗词歌赋,历史小说,历史课本,都可以。

二,复习,其实所谓的复习就是把老师上课讲的东西在顾一遍。正所谓温固而知新。历史这玩意是相通甚至是重复的。

三,试题,做大量的试卷题,反复的去做,去对案,目的是学习它的表达方式,学会如何用所需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高一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精选总结 5

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1.宗法色彩更加浓厚

成王时周公分封的诸侯国数量很多,对这些被封的诸侯,周王称其中同姓的为伯父、叔父,称异姓的为伯舅、叔舅。相对来说,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因此他们时常反叛商王的统治。而西周利用宗法血缘关系把众多的诸侯同周政权紧密地结合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强化了对地方的管理。

2.同姓分封,范围扩大

对照《西周分封示意图》,不难看出同姓的诸侯在燕、鲁等地大有其人,打破了商朝同姓多内服的成例,使周王亲族的势力远达边鄙,扩大了周王的有效管辖范围。

3.义务更加明确

例如,诸侯必须定期朝觐周王,向周王贡献各种物产,接受周王之命出兵保卫王室或征伐反叛等;同时对周王的婚丧嫁娶、巡狩等也要尽义务。有时,诸侯大国可在周王授意下调动附近的中小诸侯国的军队,共同从事征伐战争。由于大国成为一方之长,所以又称之为方伯,有的方伯还被召入朝廷任职,辅佐周王。

4.逐级分封

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要以大宗的名分继续对自己的宗亲进行分封,这就使周王的势力随着血缘关系的逐级延展,渗透到诸侯国的每一个地区;商代未见如此严密的制度,商王对外服地域的控制力是很有限的。

5.等级爵位产生

被分封的诸侯,在爵位上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号,虽然从金文内容上看,尚未有等级差别具体如何不同的'记载,但已经分类定等级是可以确定的。

6.监国制度出现

周王为了防范诸侯叛乱,派人作为监官去监视他们。例如周灭商后,周武王令商纣王之子武庚仍居殷故地,管理殷民,同时又分封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在其周围进行监视,称为“三监"。出土的铜器铭文证实,西周还派有一些监官到其他诸侯国去。这是周王对地方诸侯加强控制的一种重要措施,也是中国古代确立监察制度的先声。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1.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开始了近500年共和国时期。

2.罗马从建国初期开始平民一直为争取充分的政治权利与氏族贵族进行长期斗争。结果,平民相继获得了担任各种公职的权利,罗马共和国的社会基础逐渐扩大;贵族特权逐步被废止,贵族寡头政治走向衰落。

3.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进入帝国时代。

4.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5.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两大部分: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

6.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欧洲古代历史终结。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1.古代中国重大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古代科技的里程碑

造纸术

①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

②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

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④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为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印刷术

①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世界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868年)印刷的《金刚经》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火药

①唐代发明,唐末用于战争

②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一定作用

指南针

①战国时发明司南

②北宋时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③13世纪传入西欧,促进了远洋航行,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天文学:

①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申在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

②唐代僧一行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这是世界上的第一次

③元代郭守敬制成的观测天体坐标的工具“简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他编定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数学

①春秋战国——出现筹算计算法

②东汉——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制记数系统来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③西汉——《周髀算经》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的特例

④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提出割圆术,圆周率为3.1416;南朝祖冲之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1000年

TAG标签: 历史 故事

高一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精选总结_精选范文网

在时间和量上合理安排复习。实验证明:相对集中一段时间学习同一内容,记忆效果好。但也要适当分散,因为复习时间过于集中容易发生干扰;过于分散容易发生遗忘。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概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