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感人的历史小故事总结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们国家历史上思想绽放的时期。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中国春秋历史的故事,希望能帮助到你。

感人的历史小故事总结推荐 1

打从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闵王又和楚、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他一心想兼并列国,自己来当天子。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 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 后来传到燕王哙(音kuài)手里,听信了坏人的主意,竟学起传说中尧舜让位的办法来,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燕国将军和太子平进攻子之,燕国发生大乱。齐国借平定燕国内乱的名义,打进燕国,燕国差点被灭掉。后来燕国军民把太子平立为国君,奋起反抗,把齐国军队赶了出去。

太子平即位,就是燕昭王。他立志使燕国强大起来,下决心物色治国的人才,可是没找到合适的人。有人提醒他,老臣郭隗(音wěi)挺有见识,不如去找他商量一下。

燕昭王亲自登门拜访郭隗,对郭隗说:“齐国趁我们国家内乱侵略我们,这个耻辱我是忘不了的。 但是现在燕国国力弱小,还不能报这个仇。要是有个贤人来帮助我报仇雪耻,我宁愿伺候他。您能不能推荐这样的人才呢?”

郭隗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沉思了一下说:“要推荐现成的人才,我也说不上,请允许我先说个故事吧。”接着,他就说了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国君,最爱千里马。 他派人到处寻找,找了三年都没找到。有个侍臣打听到远处某个地方有一匹名贵的千里马,就跟国君说,只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准能把千里马买回来。那个国君挺高兴,就派侍臣带了一千两金子去买。没料到侍臣到了那里,千里马已经害病死了。侍臣想,空着双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带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马骨买了回来。

侍臣把马骨献给国君,国君大发雷霆,说:“我要你买的是活马,谁叫你花了钱把没用的马骨买回来?”侍臣不慌不忙地说:“人家听说你肯花钱买死马,还怕没有人把活马送上来?”

国君将信将疑,也不再责备侍臣。 这个消息一传开,大家都认为那位国君真爱惜千里马。不出一年,果然从四面八方送来了好几匹千里马。

郭隗说完这个故事,说:“大王一定要征求贤才,就不妨把我当马骨来试一试吧。”

燕昭王听了大受启发,回去以后,马上派人造了一座很精致的房子给郭隗住,还拜郭隗做老师。 各国有才干的人听到燕昭王这样真心实意招请人才,纷纷赶到燕国来求见。其中最出名的是赵国人乐毅。燕昭王拜乐毅为亚卿,请他整顿国务。

感人的历史小故事总结推荐 2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儿女遍布大江南北;版图是那高昂着头的雄鸡,一声鸣叫唤醒神州大地;被喻为沉睡的雄狮,睡梦中的成绩就已惊天动地。他就是我们伟大的共产党。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推翻了三座大山。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生活富裕,百姓安定。这些是谁的功劳,他就是我们伟大的共产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您改变了这一切!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您率先提出了这一系列惊世骇人的改革!

我们的党,之所以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星星之火,到燎原的烈焰。那是因为我们的党是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我们的党是一切为了劳苦大众谋福利的政党。因此我们的党是最无私的政党,我们的共产党员也是最无畏的英雄。也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共产党人,出生入死,领导着我们建立起了新中国。从此,我们结束了百年的屈辱历史;从此,我们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状况;从此,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多少朝代,兴衰进退;多少智慧,凝结聚合。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壮士豪情,一生正气,笑傲江湖。也许九十一年前那一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就已经注定了共产党将带领中华民族走向新生。

星星火炬,传承于校园

刚刚步入大学我们,爱校就是对爱国和爱党的最好诠释。在承载着我们梦想的大学校园里,乘着时光的小船徜徉。在这里,我追求着我生命中动人的章节,谱写出自己走向成熟的小调。蓦然回首中,惊奇的发现。这里已经成了我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地方,许多种情感在心中荡漾。徜徉在古今中外的时光隧道中,摄取着文学殿堂的宝物;课堂上,老师用他们最渊博的思想给我们讲授着知识的内涵,希望我们寻觅哲理,探寻自然的奥秘;草坪上,我们感受着花香,空气的清新,释放着我们那不羁的心灵。

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爱国,爱党,爱校不仅是个口号,更是一种情感,一个属于中国人的情感!我爱唤醒拂晓,叱咤时代的中国!

感人的历史小故事总结推荐 3

  左丘明打小就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加之受祖父辈文化底蕴的影响,博学多才,特别对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产生浓厚的兴趣,成年后知识渊博,才华出众,受到鲁王赏识,任左史官。在任期间尽职尽责,德才兼备,受众人尊敬。但身居官场,需要应付的繁杂琐事多如牛毛,各种规矩礼仪又极大地束缚了人的手脚,因此,虽然他做左史官二十多年,所编写出的《春秋左氏传》篇章却很有限。眼看着自己年龄越来越大,体力越来越弱,还有大量的篇章未编撰出来,他如坐针毡,焦虑万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便以年老体衰,不能胜任正常工作为由向鲁王辞去了官职。

  马车奔驰如飞,左丘明终于解脱了官场的羁绊,回到了梦寐以求的故乡。一路上望着恬静优美的田园景色,他的心里充满了喜悦,这是他一生中最惬意的时光。清晨起来,沿康王河河堤漫步,吸一口带着淡淡田野风味的新鲜空气,放眼远处绿波翻滚的庄稼和岸边随风摇摆的柳枝,有一种久违了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快感,面对这条清澈的母亲河,他兴奋的且歌且舞:“肥子河面水平铺,两岸人家似画图。”带着这样的喜悦心情编史写传,真如猛虎下山,蛟龙入水,要多顺畅有多顺畅,不出三个月,就将《春秋左氏传》中剩余的部份全都编写好了,这真让左丘明喜出望外。

  这样的生活是他苦苦追索,梦寐以求的,今天在自己的故乡终于实现了,他万分高兴,有种心花怒放,飘飘欲仙的感觉。为了把写好的竹简上的字尽快晾干,便于收藏保存,他趁着初夏时节朗朗晴空,艳艳丽日,将上千卷竹简全部搬到院子里晾晒。衡鱼这个村子,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历史文化丰厚,按说应该是块风水宝地,但大家可能不太清楚,这里地势非常低洼,遇到大暴雨,就会造成北面陶山上的山洪暴发,把衡鱼淹没在一片汪洋中。千百年来共造成多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真是无法统计。

  因此,当地的老百姓编了个顺口溜:“衡鱼洼,衡鱼洼,谁家的姑娘也不往这里嫁。”

  衡鱼的地势这么低,那个时候又没有楼房,全都是茅房和土坯房,因此房间内非常潮湿,看到外面太阳这么好,左丘明就兴高采烈地与家里人一起把竹简搬到院子里晾晒。晚饭以后出外散步,见月色明亮,星光闪烁,也就没把这些竹简往屋子里搬。为了防止意外,临睡觉前他又特地到院子里瞄了一眼,月光仍然皎洁,星灿如旧,这才放心地回屋里休息。谁成想天有不测风云,半夜过后,一道闪电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开山的炸药震得大地抖动。左丘明在残梦中被惊醒,隔着木头窗棂向外看了一眼,狂风夹着暴雨咆啸着,如天河块口般愤怒地倒向人间,天与地连成一片水帘,密集的分不清线条,风雨怒吼中隐约听到四下里有人喊叫:“洪水来了,快跑啊,晚了就没命了。”

  原来后半夜老天爷突然变了脸,趁大家熟睡的时候悄悄地下起了大雨,而且是从北面山上逐次南移过来的,所以当这里的人们听到风雨声的时候,陶山上的山洪已经冲下来,那真是水借山势,风助水神,一泻千里,势不可挡。汹涌澎湃的山水,没过康王河河堤,蜂拥而至,浩浩荡荡,无边无沿。左丘明吃了一惊,暗叫一声:“糟糕!”立即翻身下床,谁知道脚还未落地,便踩入水中,刹那间一股冷气从脚底传遍全身。

  这一下惊得他魂飞天外,冷汗立马就吓出来了。也顾得找鞋穿了,赤着脚猛地打开屋门就冲进了院子里。屋子虽然低矮,但毕竟是打了地基的,所以屋里面的水只漫过了膝盖,而此时院子里的水已达齐腰深,水面上漂浮着树枝、菜板、小凳子、小盆子之类的生活用品和遍及院子每个角落密密庥庥的竹简。看到这种阵势,左丘明的夫人和孩子们都傻了眼,站在屋门口呆望了一会儿,马上回转身到屋子里去包好了粮食、衣服、常用炊具等生活必须品,把门板拆下来,将重一点的东西放上去,推到院中,准备立即开大门逃生。

  左丘明此时的心思,全部放在这些编撰好的史书上,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电光下见儿子已走近影壁墙,便高喊一声:“先别开大门,大家快帮我捞竹简。”多亏了有坚实的院墙护着,竹简才没被大水冲走,如果一打开大门,狂风暴雨顷刻间就会把这些书稿冲刮到外面浩如烟海的大水中去,再想捞起来,恐怕比登天还要难了。但尽管有院墙围着,竹简暂时冲不走,但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里,在狂风的怒吼和雨幕的笼罩下,没有电灯,蜡烛灯笼根本无法点亮照明,全家人只能借助刹那间明灭的闪电金光来捡拾竹卷,满满当当啊,何时才能捞完呢?更让人恼火的是洪水上涨得非常迅猛,才一袋烟的功夫,已从人的腰部升到了胸口,再不撒离的话,就很危险了。左丘明心急如焚,努力睁大被风雨击痛的眼睛,尽量快地捞拾着竹简,在家人的配合之下,将大部分的竹卷装进了麻袋里,放到了门板上。水位继续升高,个头矮一些的夫人和女儿已经喝了几口洪水,再不走就要出人命了,他才在孩子们的生拉硬拽下撒出了院子,大家相互搀扶着,向着有灯光的方向慢慢移动过去。

  天亮了,左丘明站在村东头的小土坡上,眼巴巴地望着一卷卷散开的竹简被风浪冲击着向南面的汇河漂去,他是又气又急又懊悔,心里像刀绞一样难受,他无法原谅自己的大意,明明知道衡鱼这地方经常被水淹,还把竹简留在院子里,不收起来放到安全的地方,深深的悔恨令他急火攻心,老天爷的变化无常让他气血冲顶,由于焦急而冒出的汗水模糊了他的眼睛,他有些支持不住,一个趔趄险些晕眩过去,幸好被孩子们及时发现给扶住,才未跌倒。年过半百的左丘明,由于长年钻研学问,身体早已非常虚弱,特别是那双陷得很深的眼睛,因昼夜读书着书,损害严重,视力已经很差了,在这次突发的洪水灾害中,又与暴风聚雨搏斗了大半宿,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他病倒了。县官得到乡里的报告马上赶来把他接进县城进行治疗。七天以后,洪水退去,没有完全康复的左丘明在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驱使下,回归故里,勉强打起精神,重新投入到传记的编撰中。

  在整理抢救出的文稿时,他感觉竹简上面的字闪闪烁烁,晃晃悠悠,像一群蚂蚁在地上乱跑,他努力克制住情绪,仔细辨识,结果还是模模糊糊认不出字来。初遇这种变故,他方寸大乱,不知道如何是好。他发怒了,抓起几卷竹简使劲摔到地上,同时从内心深处发出撕心裂肺的悲鸣:“老天爷啊,为什么这样对我!我成了瞎子,还怎么写书啊!”夫人见他眼睛全坏了,劝告他说:“急也没用,不如带着残稿到县城的学馆附近去找间房子住下,一来不再受山水的威胁,二来可让学馆的学生们听你讲解,然后帮你记录整理史稿,尽早完成着作。”

  左丘明听了转忧为喜,笑逐颜开,于是差人报告了县官,论官职,左丘明比县官大多了,接到乡里的报告,不敢怠慢,立即派车架将左丘明接到县城内靠近学馆的一套房子里,在几个学生及子孙的帮助下,继续史册的编纂工作,直到把《春秋左氏传》和《国语》全部编撰完成,他都没有离开那间房子。这套值得纪念的房屋,被后人们尊为《左传精舍》,距离家乡衡鱼村五十五华里。

感人的历史小故事总结推荐 4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相对而言女性社会地位也较高,所以广大唐代女性有能力也愿意在追求美这件事上下功夫。唐代女子的妆容花样百出,各有特色,名字也大多起的很文艺,像什么“桃花妆”、“飞霞妆”之类。不过按照今天的审美标准来看并不见得好看,比如有个“三白妆”。这个三白妆是唐末五代时期流行的一种妆式,就是单纯的把脸上的三个部位——额头、鼻子、下巴,这三处地方用白粉涂白,而其他的地方不加任何修饰。

感人的历史小故事总结推荐 5

清朝的后期,西方的英、法、美等国的殖民主义者和投机商人,纷纷向中国毒品他们的目的,一是掠夺中国的财富;二是用毒品残害中国人的身体,便於他们侵略。当时,很多正直的官员看透了英国人的险恶目的,坚决主张查禁。

林则徐的态度最坚决。他说:再不禁烟,中国就不会有白银当军饷,就不会有强壮的士兵抵抗侵略了。为了国家的尊严,必须禁烟。皇帝就让他去广州查禁。林则徐到了广州,命令外国商人把全部缴出来并保证不再私运到中国来,否则给予严惩。

有些外国商人照办了,可英国商人不肯缴,英国政府的代表义律还策划阴谋,企图顽抗。林则徐当机立断,坚决行使主权,中断与英方的贸易并不再供应食物和水。英国人没办法,只好缴出了。

1839年6月3日这一天,林则徐亲自到虎门海滩,主持销毁害人的毒品。他以无比的勇气和决心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TAG标签: 历史 小故事

感人的历史小故事总结推荐_精选范文网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们国家历史上思想绽放的时期。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中国春秋历史的故事,希望能帮助到你。 春秋小故事一 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抢夺王位,曾射过齐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