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参考精选
相关文章
知识的宽度、厚度和精度决定人的成熟度。每一个人比别人成功,只不过是多学了一点知识,多用了一点心而已。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六年级数学下册必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参考精选 1
观察物体
1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
16、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17、a×a可以写作a?a或a? ,a?读作a的平方。2a表示a+a
1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0、1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22、方程的检验过程:
方程左边=……
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是一个计算过程。
=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参考精选 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用直方图描述数据的步骤(即做直方图的步骤)
1. 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 决定组距与组数
原则: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分成5~12组
组距:把所有的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
3. 列频数分布表
频数:各小组内数据的个数称为频数
4.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5. 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频数。纵轴为。等距分组时,通常直接用小长方形的高表示频数,即纵轴为“频数”
6. 频数分布折线图。根据频数分布图画出频数分布折线图:①取每个小长方形的上边的中点,以及x轴上与最左、最右直方相距半个组距的点。②连线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参考精选 3
百分数(二)知识点
1、折扣:商品按原定价格的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折扣。通称“打折”。
2、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八折就表示十分之八,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
3、原价×折扣=现价
原价×(1-折扣)=便宜的钱
4、折扣=现价÷原价
便宜的钱÷(1-折扣)=原价
5、原价=现价÷折扣
增长或降低或降低
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三成五就是十分之三点五,也就是35%
应纳税额 = 总收入×税率
税率=应纳税额÷总收入
总收入=应纳税额÷税率
6、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7、本金=利息÷利率÷存期
8、利率=利息÷本金÷存期
9、存期=利息÷本金÷利率
10、满100元减50元,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部分,每个100元减去50元,不满100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参考精选 4
二次函数
一、二次函数
1、一般地,如果是常数,,那么叫做的二次函数。是自变量。其中,a是二次项系数;b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2、二次函数由特殊到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①;②;③;④;⑤。
3、二次函数的图象:是常数,,的图像是抛物线。抛物线与它的对称轴的交点叫抛物线的顶点。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或最低点。
4、求抛物线顶点(最大或最小值)和对称轴的方法
(1)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的形式,得到顶点为(,),对称轴是直线。
(2)公式:,∴顶点是,对称轴是直线。
5、二次函数的图象的特点:
(1)抛物线的顶点是坐标原点,对称轴是轴;
(2)抛物线的顶点是(h,k),对称轴是x=h;
(3)抛物线的顶点是(),对称轴是;
①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为其最低点;②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为其最高点。|a|越大,开口越小。|a|越小,开口越大。
(4)几种特殊的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
二、二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参考精选 5
[同底数幂的乘法]
am·an=am+n(m、n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幂的乘方]
(am)n=amn(m,n都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积的乘方]
(ab)n=anbn(n是正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的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参考精选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