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地理

高考地理主要的考点有哪些范文经典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想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小编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地理必背基本考点》,希望你努力学习,圆金色六月梦!

高考地理主要的考点有哪些范文经典 1

气象灾害

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台风灾害防御措施:加强台风监测,及时发布台风预报或警报,及时组织大家做好抗台风工作。

暴雨涝灾防御措施: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提高预报正确率,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或滞洪、蓄洪区等)。非工程措施:洪泛区的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警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旱灾防御措施:

①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的生态环境;

②种植耐旱作物;

③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

寒潮防御措施: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提醒有关部门做好防寒准备。

高考地理主要的考点有哪些范文经典 2

(1)确定地理坐标

确定与书写地理坐标 ( 纬度°N/S,经度°W/E ) 计算某地点关于地心的对称点的地理坐标

(2)据经纬网判断方向—东西南北

①位于同一纬线或经线上两点方位的确定

A、位于同一纬线上两地判断东西方向

⑴两比较地点同在东经

⑵两比较地点同在西经

⑶两比较地点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当经度差小于或大于180°时)

、位于同一经线上两地判断南北方向: 根据纬度的分布规律

既不在同一经线上,又不在同一纬线上两点方位的确定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及判断范围大小 1.任何一条经线上,纬度间隔1°的弧长约是111 km。

2.赤道上,跨经度1°的弧长约是111 km;任一纬线(纬度为φ)上,跨经度1°的弧长约是(111×cosφ)km。

3.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所表示的范围越小。 (4)两地间最近航线的问题 ①若两地间的经度差等于180° a、两地同在北半球或南半球 b、两地位于不同半球 ②若两地间的经度差不等于180°

a、若E位于F的东方

从E到F的最短距离为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b、若G位于H的西方

从G到H的最短距离为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高考地理主要的考点有哪些范文经典 3

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高考地理主要的考点有哪些范文经典 4

高考地理预测考点

高考地理基本原则

高考地理考点及重点知识

高考地理主要的考点有哪些范文经典 5

(一)昼夜交替

1.(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2)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二)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即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

③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

3.昼夜长短的计算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

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

(三)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

说明:

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

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

(四)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

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

2.定日期: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

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

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3.时间计算:

⑴找特殊时刻点: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

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

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

⑵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⑴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

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高考地理主要的考点有哪些范文经典_精选范文网

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想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