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梳理精选模板
相关文章
在这个时间段,很多高三学生已经开始复习了,这时候就应该对一些重点知识着重记忆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资料2021,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梳理精选模板 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背景:①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③阶级关系:“士”因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礼贤下士而思想活跃和受重用。
④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主要流派: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老子、庄子。 法家:韩非子。 墨家:墨子。
意义:
①“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②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③“百家争鸣”是中国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⑴教育思想: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教学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⑵政治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
①“仁”即“仁者爱人”,“礼”就是要“克己复礼”反对统治者实行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调整好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② “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这种思想包括了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包含了民本思想,也是他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3.孟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儒家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
①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②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伦理观:“性本善”。
④价值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4.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儒家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 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
①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②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③“性恶论”,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④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梳理精选模板 2
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原因: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国力增强,将侵略的矛头指向朝鲜和中国;
经过:
1)1894年7月25日,丰岛战役,甲午战争爆发;
2)9月中旬,平壤战役大败;
3)黄海之战,日本海军完全掌握了黄海、渤海的制海权;
4)10月,辽东半岛战役,日军攻占了大连、旅顺等地;
5)1895年初,威海卫炮台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马关条约》主要内容: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主要内容: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影响:《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也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梳理精选模板 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国际工人运动
一、《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1848年发表
⑴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⑵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⑶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从此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二、巴黎公社
1.巴黎公社的成立: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
2.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⑴在政权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国家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对公职人员实行限薪措施,公社委员会是权力机关。
⑵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3.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a.是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学说。(经验)
.19世纪70年代,生产力水平和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
c.同时,公社没有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梳理精选模板 4
近代世界的科学技术
一、经典力学
1.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作的贡献;
伽利略:①发现落体定律,确定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的两个概念,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②发明天文望远镜发现许多星体,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③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牛顿: ①牛顿确立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大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标志着经典力学的建立。
②《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经典力学的成熟。③其显著特征之一是注重实验,之二是它的数学化。 1846年运用牛顿力学的原理发明了海王星。
2.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①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有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②牛顿力学和热学的应用,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③牛顿用数学方法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还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二、生物进化论
1.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①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标志着生物进化诞生。
②认为,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③生物不是不变的,而是会发生变异。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核心),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④1871年,达尔文发表《人类的起源》,进一步了论证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
2.进化论的意义:
①生物进化论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划时代的大事,是对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
②它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自然史基础。
④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梳理精选模板 5
改革册:
1、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执政官
2、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鞅两次实行变法
3、公元485年,北魏政府颁布均田令;
4、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任宰相,开始推行新法。核心内容是富国强兵。
5、1517年,马丁·路德在教堂大门上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6、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1555年,德国君主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规定“教随国定
7、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
8、1805年,阿里担任埃及总督,建立穆罕默德·阿里王朝;1849年,病逝;
9、17——19世纪中期称为“江户时代”;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培理率四艘军舰武力叩关;1867年,天皇更替;1868年,改革派在京都发动政变,成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1889年,日本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10、1895年,公车上书;1895年8月,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创办,梁启超担任主笔。
11、1898年初,康有为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亲临_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戊戌变法历时103天。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梳理精选模板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