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现代史知识点范文
相关文章
高中学习方法其实很简单,但是这个方法要一直保持下去,才能在最终考试时看到成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历史复习资料知识点,以供大家参考!
高三历史复习现代史知识点范文 1
特点概述:
开放探究性试题一般以图片、历史地图、文字等材料作为历史信息的载体,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通过材料给定探究的范围,列出材料情景包含的多种观点,让我们选定(或提取)一种认同的观点并加以论证。由于认同的观点不同,因此答案具有非唯一性,没有正误之分,言之成理即可。但需要克服凭感觉和所学知识照本宣科浅层次作答的思维定式,要通读材料、把握概念,细读材料、确定答题方向;对认同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类型1
提炼观点型
设问方式: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主题)并加以论证”“评析或论证材料中的某种观点”,即先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再进行论述。
解答程序:
(1)明确设问要求,带着问题对材料进行分层次阅读,找出可概括的或隐含着观点评述的语句;
(2)提炼观点,在研读材料的基础上,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主要观点,以备论证;
(3)选定观点,即从提炼出的多种观点中选出自己最有把握论证的观点;
(4)搜寻史实,从所给材料和所学知识中整理出可以论证该观点的史实;
(5)概括表述成文,做到论从史出,论证充分。
类型2
提供观点型
设问方式:
“就材料中提供的观点,你是赞同还是反对或另有观点,做出判断并加以论证”“就材料中的观点,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答程序:
(1)是什么,即所认同的观点是什么;
(2)为什么,即理由是什么,即结合史实分析论证;
(3)表述成文,做到论从史出,论证充分。
高三历史复习现代史知识点范文 2
金田起义的时间、领导人:1851年1月,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天朝田亩制度》:
1)时间: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2)目标: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意义:表达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剥削的美好愿望;
4)局限性: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即使是在太平军占领的地区,也未实行过。
天京变乱:1856年,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由强盛转向衰落。
《资政新篇》: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时间: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反侵略双重性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它的失败表明,旧式的农民战争不可能为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苦境的中国找到一条出路。
高三历史复习现代史知识点范文 3
一、“一国两制”构想——(1)目的: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2)形成过程: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建议海峡两岸首先实现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中国政府命令解放军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②1981年,全国人大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谈话。主张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体现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思想。③80年代初,_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④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香港问题的政策。“一国两制”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正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二、香港、澳门回归
1、背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经过谈判中英同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香港问题,香港问题的解决为解决澳门问题提供了范例。
2、香港回归——⑴中英联合声明: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⑵香港回归及重大意义: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是中国政府“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平统一祖国战略方针的成功运用,促进了和平统一进程;同时也为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一种范例。
3、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葡双方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三、海峡两岸的交流——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频繁交流的表现:1980年以后,民间交往开始,回祖国大陆安居、探亲访友的人增多;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阻碍: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动势力的干涉。共同心愿: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高三历史复习现代史知识点范文 4
一.背景
①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困境。
②当时的美国胡佛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③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始推行新政。
二.内容
①整顿财政金融②实行工业复兴法③调整农业生产④实行社会保障,推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三.新政特点:
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四.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加速了生产力的恢复。
②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人民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缓和了阶级矛盾,避免了法西斯势力的上台,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④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
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权力来自国王,和议会发生矛盾。
过程:1640年—1688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2.《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背景:
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取得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内容: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
意义: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影响:
“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①内阁的含义:内阁原来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来指决议国家大事的行政班子。
②首相制度的形成。18世纪,内阁的首脑“首相”取代国王主持内阁会议。国王逐渐退出内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从此成为一种象征。第一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
③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④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让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就是理所当然的首相。
⑤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度确立。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①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②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③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使英国走上资本主义民主化的道路;
④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世界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
高三历史复习现代史知识点范文 5
国际联盟含义:
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组成的国际组织,宗旨是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国际联盟盟约中各国达成一致的内容包括:维护和平原则、非战和裁军原则、集体安全原则和委任统治原则等。
国际联盟:
1、背景:
①一战的巨大损失使人们渴望建立能维护和平的国际体系;
②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倡导建立国际联盟盟约,以此领导世界;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2、时间:1919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并被列入《凡尔赛和约》。1920年生效正式建立
3、总部:瑞士的日内瓦
4、主要机构: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国联行政院;秘书处
5、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并且声称要裁减军备,制裁侵略。
6、盟约原则: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委任统治。
7、操纵:英法。由于美政治军事实力有限,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落空加上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强大。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也拒绝参加国联。
8、解散:二战时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1946年宣告解散。
9、实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10、性质: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11、活动:
①1924年组织缔结了和平解决争端议定书《日内瓦协定》;
②在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其有关机构或组织发挥了大量;
③用30年代英法控制的国联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12、评价:
①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为以后联合国提供了多方面有益的经验;
②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③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阻止新的世界大战(原因)。
高三历史复习现代史知识点范文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