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家庭教育

3~6岁幼儿家庭教育方法原则范文合集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关于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对于家庭教育,家长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家庭教育方式对每个人的成长都十分重要。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3~6岁幼儿家庭教育方法原则范文合集 1

1、有梦想才有创造

2、不要训斥孩子的“梦话”

3、孩子有梦想时,催促他向梦想迈进一步

4、拒绝孩子问的“为什么”,就等于剪断了他思维的翅膀

5、善待孩子的兴趣

6、善于创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个奔驰的头脑

3~6岁幼儿家庭教育方法原则范文合集 2

一、活动目的

培养幼儿爱读书,乐读书,会读书的习惯,营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的环境氛围。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与经典好书交朋友,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激发师生读书的兴趣,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真正使他们体验读书的快乐,更重要的是指导家长共同营造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二、活动主题:

打开阅读之门,让书香飘进万家,让亲子共读在每个家庭生根、发芽、开花!

三、活动口号:

“我与孩子同读书、共成长”

四、活动时间:

20__年4月——20__年5月

五、活动对象:

全体教师、幼儿及家长。

六、活动准备

确定适合本年级幼儿阅读的书目;起草“亲子阅读倡议书”;“流动小书包”:小书包、经典绘本、制作好导读手册、阅读记录表。

七、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

4月上旬

程序:

1、制订“打开阅读之门”读书月活动方案。

3、各年级初步确定推荐书目。

2、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1)创设“打开阅读之门,让书香飘进万家”宣传栏

(2)利用班级博客等宣传读书活动内容

(3)发放“亲子阅读倡议书”,宣读读书月活动方案。向家长推荐适合本年级幼儿阅读的书目,让全体师生、家长共同关注并能参与活动。

(二)实施操作阶段:

4月中下旬

班级阅读活动的开展:

1、开展“好书分享”活动。

(1)丰富班级图书,发动家长,鼓励孩子把家里的好书带到幼儿园,与同伴一起分享。

(2)引导幼儿进行“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的交流。

2、班级统一阅读时间:

(1)自由阅读:每天固定10—20分钟的幼儿阅读时间。

(2)经典小故事:教师每天午睡前十分钟给小朋友讲一个经典小故事。

(3)经典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

3、各班级在走廊墙壁创设“分享阅读”专栏:指导家长阅读的文章、亲子阅读的经验分享、展示“好书分享”“亲子阅读”的照片等

4、开展“流动小书包”活动。

(1)准备好“流动小书包”。每个班级准备5个“流动小书包”,每个书包里放有一本精彩图书,导读手册(帮助家长如何指导幼儿阅读该图书),阅读记录表(记录下阅读时的收获、感悟),并附有“幼儿园推荐书目”“家长推荐书目”。

(2)5个“流动小书包”在班级的5个组同时开始流动,流动到哪个小朋友,该小朋友下午就可以将小书包带回家,家长在导读手册的指导下,进行亲子阅读,并可以填写阅读记录,还可以在“家长推荐书目”中推荐图书。看完后归还,小书包在本组继续流动。

(3)本小组流动完以后,与其他小组交换,本班级流动完后与同年龄段其他班交换。

5、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各项活动

小班开展换书活动,让幼儿将家里的书带到幼儿园和班级小朋友交换阅读,体验分享的快乐;

中班开展修书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用浆糊、透明胶带修补有破损的书籍;

大班开展修书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用浆糊、透明胶带修补有破损的书籍;教会幼儿用彩笔绘制图书,或将旧图书上的图案剪贴下来重新组合成“新书”。

家庭亲子共读活动:

向家长发出倡议,号召全体家长积极投身到“打开阅读之门,让书香飘进万家”的活动中来,进行宣传发动。

1、建议家长带幼儿参观书店,到图书馆看书,到网上购书,以拓宽读书渠道,努力丰富自己的家庭藏书柜。倡导家长在幼儿过生日时以书为礼,过春节的时候,送好书压岁。

2、建议家长将每天睡前半小时时间定为“家庭读书时间”,开展每天晚上30分钟“亲子共读”,促进父母与子女间的交流,共同成长,撰写家长陪读感悟。

3、建议利用家园互动平台及班级网站、电子成长档案等平台开展家庭亲子阅读好书推荐,使读书真正成为家庭的温馨港湾。

《亲子共读一本书》系列活动:

小班:家长陪同幼儿共读绘本故事书

中班:家长陪同幼儿共读绘本故事书,亲子共同制作书签活动

大班:家长陪同幼儿共读绘本故事书,童话故事书,亲子共同制作一本图书活动。

(以上亲子制作在园内展示)

(三)总结汇报阶段

形式:

1、家长亲子阅读心得评比,亲子阅读经验分享;

2、小班开展“亲子诗歌朗诵会”

3、中班可“家庭故事表演赛”

4、大班:“故事大王”、“童谣”、“绕口令”比赛

5、评选班级阅读之星、书香家庭、书香班级

以上读书活动方案在设施过程中如遇变动可及时调整!

3~6岁幼儿家庭教育方法原则范文合集 3

  1、家庭教育,简言之就是家长的言传身教。言传就是家长随机或有意识用合适的语言指导孩子的言行;身教就是家长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做到。如果概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可以用“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当教练,一流的父母当榜样”来形容。

  孩子是最伟大的观察家。他们随时都在观察父母的行为,考量着父母的言行。而且在有意无意的效仿。作为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天天看到父母相互包容、相亲相爱的画面;让孩子发现父母认真读书、勤奋工作的身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乐于助人、懂得感恩的生动形象;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孝敬老人、团结邻里的真情实感.....

  假如父母通宵达旦打麻将,玩扑克,却让孩子按时休息;父母自己看电视剧,却让孩子进屋阅读;父母邋里邋遢,却让孩子讲卫生;家长满嘴污言秽语,却让孩子使用文明用语… …这都是难以达到教育效果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在家庭教育上是很贴切的。现在的家长,生活丰富多彩,但切记教子是第一要务。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做父母的要克制自己的欲望,给孩子做出榜样,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事千万不要涉足,不要给孩子树立反面形象。

  2、要做智慧型父母。

  纵观我们身边的父母,大体可以分为 四类:

  第一类:生物学父母,他们只停留在动物的本能上,对孩子仅仅是生育和喂养,对孩子的成长不闻不问。这类父母我妹且称之为生父生母,因为他们没有尽到对孩子教养的义务。

  第二类:朴素型父母。他们并不懂得家庭教育的原理,但有着朴素但恰巧是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这种观念顺应了孩子的发展,所以能把孩子培养的很好,有的还成了人才。

  第三类非理智父母。他们接受了上一代对自己的伤害,带着创伤却全然不知,有意无意的又去伤害自己的孩子。这些人中有的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孩子非打即骂;有的对孩子放任自流,认为“树大自直”;有的对孩子要求过高,强迫孩子按着自己的预设成长,全然不顾孩子当下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

  第四类智慧型的父母。他们主动学习、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主动学习各种育儿知识,主动掌握正确的孩子各个阶段心理生理特点,从容的走在育儿的路上,赶路和看风景两不误。

  很希望天下父母都做智慧型父母。努力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有意识的加强孩子的管理和教育。

  3、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一大转折,这个转折就是由以玩为主转为以学为主。

  开国领袖毛泽东在《介绍一个合作社》一文中写道:“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小学生入学后好比一张白纸,这张白纸,如何写出最新最美的文字,如何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也就是六年的时光如何让孩子品学兼优,完全在于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三字经》开篇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出生后本性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善良的,但随着后天的学习,有的成人成才,有的成人但未成才,有的未成人但成才,有的未成人又未成才,成了人渣。这都和后天习得有直接关系。

  “以学为主”,都学什么?

  首先,学知识。主阵地是学校。教师是主角,家长是配角。幼儿园没有教学,只有教学活动,幼儿园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学会做人的规则。小学则不然,小学生的学习某种程度上带有强制性。小小的孩子要学会忍耐、放弃、付出。学习从来就不是快乐的事,学习的快乐主要体现在学习结果上,过程是枯燥的。

  其次,学做事,学做人。主阵地在家庭。家长是主角,教师是配角。我们有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小学,教育孩子的任务就是老师的,家长可以高枕无忧了,这就大错特错了。殊不知,孩子在家的时间大于在校时间,孩子的为人处世的方式,也就是性格很大程度是在家庭形成的,家长必须担负起教孩子做人做事的责任。

  无论是学知识,还是学做事、学做人,过程都很艰难,没有捷径可走。孩子各项习惯能力的形成有很多是从强制兴趣向直接兴趣的转化。也就是说,可能开始孩子不愿意学,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就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要舍得让孩子吃苦,教育孩子学会坚持。切不可心慈手软。

  4、孩子人生起跑线是在家庭,而不是学校,或者可以说孩子的起跑线是在于家长的素质。从孩子出生,甚至母亲从怀孕起,直到孩子融入社会,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生长和发展。从孩子成人角度来看,如果把孩子的成长比喻成一棵树,那么,家庭教育就是根和主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是枝叶而已。

  在中国,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只要有了结婚证就可以生孩子。很多年轻的父母幼稚地以为,有能力生,就有能力教育孩子。要知道,生孩子是不允许“退货”的。也有很多家长误解,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还有的认为“树大自直”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还有的家长错误的认为,家庭教育就是知识教育。

  在家庭教育问题上,唤醒家长比唤醒孩子重要。

  5、家庭教育从方法上讲,没有“点金之术”,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张家教育孩子的方法迁移到李家未必好使。目前,有很多家长不从孩子气质类型来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而是盲目效仿一些有成就的家庭的做法,重视家庭教育却不懂家庭教育的现象比较普遍。

  为什么说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呢?我们知道,全世界70亿人口。人人都是父母所生,主要成分都是碳水化合物,按遗传学的理论讲,没有完全相同的基因。每个人从孕育、出生、成长、衰老、死亡诸多阶段,更是各不相同。所有这些决定我们教育子女的方法也不相同。有的孩子更多的需要在赏识中成长,有的孩子则需要伴随着批评甚至惩罚来发展。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包括需要赏识来激励成长的孩子,也都需要批评。只不过是同样的批评,有的可以疾风暴雨,甚至必要的惩罚,有的则需要和风细雨,不伤及自尊(可以是“三明治”式的批评,即先表扬,再批评,然后再鼓励)缺乏惩罚的教育就不会让孩子形成规矩意识。没有批评,不敢批评,孩子迟早会出事的。因为,总有一天,你的孩子会走上社会,要走出家长保护圈,社会会狠狠的惩罚他们,受委屈、受打击、遭遇挫折是迟早的事。

  6、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最大贡献是教其独立,要培养孩子成为“社会人”,为孩子将来融入社会做准备。家长包办付出的越多,将来对父母回报的越小。教育孩子就是投资后半生幸福。培养孩子贵在坚持。家长一定要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培养这个习惯或能力对孩子将来走上社会有什么用途?如果有,就要持之以恒的培养。

  孩子在父母身边的日子,在他的人生中并不是很长,与父母分离是他们终究要完成的事。做父母的,不要等孩子远离了,才想起抓住点什么。有些事一旦错过,将不会重来。

  7.教育子女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人格的培养。作为家长,要致力于培养孩子自信、责任感、自我管理、抗挫折能力。

  自信就是认为自己能行,能客观的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我曾多次接触一年级入学一个月以后的孩子,问他们班级里谁学习最好。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回答,可以说出班级很多同学,唯独没有自己。刚刚一个月,孩子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了,这不是问题吗?我经常教育老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每个孩子知道自己能行,或者是,你在这方面行,我在哪方面行。

  责任感要从小培养。学生入学后,家长就要清楚,首先让孩子知道自己分内的事要自己做,比如,自己背书包,自己整理文具,自己叠被子;第二,就是让孩子做家务,体会父母的不容易,对这个家庭从小就有一种责任感。

  自我管理是孩子社会化的主要标志。我们在培养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务必训练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吃、住、行和各项活动中学会自我管理。

  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家庭教育普遍忽略的问题,我们在电视节目中经常看到,竞赛失败后的选手顿足捶胸,严重事态失态,还有的选择自杀,走上绝路。

  倒过来讲,人格缺欠就是自卑、冷漠、没有责任心、生活乱七八糟,受不了委屈,受不了挫折。

3~6岁幼儿家庭教育方法原则范文合集 4

孩子年幼无知,所以他们犯错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当孩子犯了错误后,父母不应该立即批评和指责,而应以一个宽容的态度去告诉他们为什么错了,以及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另外,父母的宽容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孩子内心感到自责,待下次面对同样的事情时他也就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3~6岁幼儿家庭教育方法原则范文合集 5

1、父母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由于父母不想让自己失望,就不断地给孩子施压。当孩子为了家长的期许不断迎合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状态不再自在和流畅。他只能紧紧地抓住他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来的“优秀”。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弹,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自己。有一个统计数字,大学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认是“很优秀”者。但孩子又是千差万别的,即使是威逼利诱也有很多无法达到父母的期许,因而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

2、孩子不令自己满意时贬损他、责罚他

其实孩子不能让父母满意的时候已经很内疚,这个时候父母再责骂他,会让又愧疚变成反感再到破罐子破摔。再不然就是暂时隐忍不发作却埋下了心理疾病的引子,随时可能爆发。

3、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这是绝大部分家长的通病,当家长经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的时候,孩子也会认为自己无能,从而丧失自信,走向自卑。

4、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你考第一名就买旅游鞋!你进入前五名我们就全家去旅游!很多家长都把这个视为一种对孩子合理开明的奖惩举措!殊不知,这带给孩子潜意识的讯息是:符合爸爸妈妈的标准,才是被爱的。然后孩子会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付出失去自己的代价!

5、预言孩子没出息

预言孩子没出息有两种后果,一是你越说他没出息,他越没出息,完全丧失斗志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你的预言!另一种孩子,你说越说他没出息,他越要证明自己有出息,但是一辈子活在“证明”中,失去自我,也丧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让自己幸福的智慧。

6、代替孩子做选择

孩子的心理独立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3岁、9岁和12岁。小的时候,孩子自己吃饭,父母应关怀而不干涉,不要说你都吃到衣服上了,我来喂吧!再或者孩子想穿什么衣服你也要代为选择!还有不声不响为孩子报了钢琴班,都是不智之举。家长总是在用“自己的头脑”操控孩子,但是忽视了代替的过程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过程。你剥夺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长,孩子就丧失了某方面的能力。

7、不信任孩子

不认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认为孩子其实可以做到,彻底毁灭了孩子的自尊和上进心。培养孩子成“才”,应该先让孩子先“成人”,否则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只会越来越多。

总结: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平静和喜悦的过程,平静和喜悦的状态就是爱!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心量拓宽的过程。改变孩子很容易,当你“容”下孩子时,孩子就“易(改变)”了。

TAG标签: 教育 方法

3~6岁幼儿家庭教育方法原则范文合集_精选范文网

对于家庭教育,家长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家庭教育方式对每个人的成长都十分重要。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一)父母的价值观以最佳方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