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庭教育心得大全集锦
相关文章
一般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最注意的是什么呢?就像是教育孩子的观点问题有哪些,家长可以根据小编整理的家庭教育度的问题很重要的文章了解一下,家长应该注意的问题下面一一都有讲解。对于教育孩子来说还是有帮助的。
幼儿家庭教育心得大全集锦 1
《樱桃》,中国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智障妈妈的感人故事;《他不笨,他是我爸爸》,国外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智障爸爸的感人故事。不同的故事背景,不同的故事情节,却传达出一个共同的主题:爱与智商无关。
家庭教育中究竟什么对孩子的发展最重要,良好的家庭氛围?正常的父母?似乎这两个必备的条件在两部影片中都显得没那么重要了。智障妈妈或爸爸照样可以教育出懂事、优秀的孩子,原因何在?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优秀儿童的作品,阅读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书中所讲的内容大同小异且都无一例外地对父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同小异的知识却被各种各样的家教书籍弄的纷繁复杂,让家长读来看似有道理却无从下手。在我看来,我们太过于强调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却忽略了家庭教育中一些本质的因素,如人性中的善良;我们太过于着重家长对孩子的外显化教育方式,却忽略了家长自身人格魅力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影片中的爸爸妈妈,虽然智力不及常人,但在人格方面甚至优于那些所谓身心健康的父母。也正是在这种纯朴善良品质的浸染下,父母不必刻意做什么,孩子已获益多多。
幼儿家庭教育心得大全集锦 2
1.正能量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会更优秀
好家庭就是一所好学校。调查显示,家长对孩子的一些隐性学业支持将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带来积极、正向的影响。
2.善于听取孩子意见的家庭孩子成绩更优秀
成绩优秀的学生家庭更多采用协商、民主的亲子互动模式。数据显示,“会听取孩子意见”的家庭,子女成绩优秀的占39.11%,而子女成绩较差的比例仅为19.90%。
面对教育分歧,父母选择“私下再协商”的家庭,其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高达76.10%,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家庭选择比例仅为11.98%。
在民主、友好的家庭中,学生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信任感被学生内化为学习潜力和动力,运用于学习的自我管理中,继而促进学业水平的提高。
3.父母情绪越正向子女成绩优秀比例越高
家人间的情绪理解与反馈不容忽视。调查显示,家庭成员间对情绪的理解和反馈越好的家庭,其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越高。
如当父母情绪不好时,“能感受到家人支持和关心”的家庭,其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较高,为74.12%,而冷漠、疏离的家庭中,如“不如不说,说了更闹心”和“说了他们也不能理解”,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12.48%和5.41%。
本次调查还发现,家庭结构对小学生学业水平有显著影响。离异和再婚家庭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大大降低;而在成绩较差的小学生中,单亲和再婚家庭又占了相对较高比例。
4.父母经常读书看报孩子成绩更优秀
数据显示,“阅读型”家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更高。闲暇时父母经常“读书看报”的家庭中,其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31.31%,高于“看电视、玩电脑、手机”(27.43%)、“朋友聚会、打牌娱乐”(24.90%)等家庭。
调查还发现,学业水平较高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也相对更多。由此看来,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型”家庭氛围对小学生学业成长的意义不言而喻。
5.家人共进晚餐孩子成绩普遍更好
小学生学业水平与家庭组织娱乐活动的频率密切相关,家庭组织娱乐活动的频率越高,小学生成绩优秀的比例也越高。数据显示,选择“从不”、“偶尔”和“经常”组织家庭娱乐活动的家庭,成绩优秀的小学生比例分别为17.74%、27.35%和39.19%。
进一步对每周家庭成员共进晚餐的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成绩优秀的学生家庭,“几乎每天”和“每周2-3次”家人共进晚餐的比例均高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家庭。
有意思的是,“爸爸经常和孩子做的事”对小学生的学业水平影响明显。
6.会管理零花钱的孩子学业水平更高
主管理能力高的小学生学业水平也更高。数据显示,当问及小学生“兴趣班是怎么选的”,能表达自己喜好愿望、独立做出选择的小学生(“我自己选的”)和能与父母商讨听取父母意见的小学生(“父母和我商量的”),成绩优秀的比例相对“同学上,我也上”、“父母决定的”的比例高两倍。
在成绩优秀的小学生中,随着自主管理零花钱能力的提高,其学业优秀的比例也直线上升。53.30%学业水平较优秀的学生会将零花钱“攒起来,有计划地花”,比成绩较差的小学生高17.97%。
7.孩子是否做家务成绩反差比较大
自理能力强的小学生学习能力也强。当问及“孩子分内的事情总让您帮忙,您会怎么办”时,在成绩优秀的小学生中,“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比例较高,为43.11%,“有求必应”的比例最低为2.12%。在孩子专门负责一两项家务活的家庭里,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那些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3.17%,而持有“孩子应该做些家务”观点的家庭中,此比例为86.92%。
幼儿家庭教育心得大全集锦 3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通常优秀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
父母们把孩子送到小学、中学时,总喜欢说:“老师,这孩子全交给你啦,拜托啦!”其潜台词是“与我”无关啦。其实,绝对不是如此就行的。撬动地球的手,就是推动摇篮的手。好的家庭往往伴随着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坏的家庭往往给孩子负面影响。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印证。张家港×校一位初二的孩子星期日晚在家复习迎考,他父母邀了几个朋友来家搓麻将,其响声搅扰了孩子,孩子无奈说:“11点多了,还打,我明天怎么考试?”麻友们正在兴头上,对孩子的话不予理睬。孩子生气了,就将电视打开,并把音量调大,弄得左邻右舍上门,他父母觉得丢了面子,将他打了一顿。孩子连夜出走……朋友们常问我每周有多少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我说由于工作忙,我与孩子相互交流并不很多,但只要孩子看到,我一定是在看书,写作,不需要讲话。身教远大于言教吗。父母有多少工夫在家读书,家中有多少书,培养出的孩子境界是不一样的。2004年,中国出版社协会做了一项调查:我国有45%的家庭无一本藏书,无一个书柜;韩国有96.8%的家庭平均有500本以上的藏书。没有书香家庭,哪有书香校园,书看社会?父母不进步又怎指望孩子成龙、成凤。
学习型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是共同成长,甚至相互影响的。他们往往有一些成功的影响方式,如亲子共读,亲子通信,讲述成长故事等。父母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一样,是没有止境的过程。父母的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其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
幼儿家庭教育心得大全集锦 4
主要表现为长辈们对孩子的物质娇宠和情感娇宠。从孩子的婴儿期开始,长辈们在物质、金钱上极其慷慨大方,竭尽所能地给孩子提供吃、穿、玩等方面的物质条件。孩子稍大一点后,基本上是要什么给什么——只要孩提出要求,就给予满足。
在情感上,除从小就过多地亲吻抚抱,过分地亲昵呼唤外,还生怕孩子不高兴,往往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这就日渐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自私心理和放任性格,学会以哭闹、不吃饭等非理性方式来要挟父母、祖辈,最终变成我行我素、随心所欲、不通情理、缺乏感恩心态的“小公主”、“小皇帝”。
幼儿家庭教育心得大全集锦 5
欧洲孩子从小不仅自己的事自己做,帮着做份内的家务活,而且从小就要学着"打工",如代别人看孩子、打扫卫生、卖报纸等;中国孩子不仅很少参与社会劳动,分内的家务活也做得很少,很多孩子年龄很大了,洗内衣之类的事仍然要父母包办。
幼儿家庭教育心得大全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