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历史

高中历史记忆方法和技巧参考模板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希腊著名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勤于思考,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时间四相记忆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记忆方法和技巧参考模板 1

此方法需从横向、纵向两方面进行比较。历史上,有许多事件发生在同一年、同一月中,这样记住一个事件,就能够连带记住其他几个事件的时间。比较和区别记忆,必能提高记忆效率。

高中历史记忆方法和技巧参考模板 2

题要适量做,最好采用高考题或高质量的模拟题,力求准确规范,力求答题方法、技巧、思路有提高。从考试训练中看知识掌握如何,及时查漏补缺;思考材料题、问答题思路如何打开,是否做到了联系教材定方向,列出提纲心里亮,组织语言精又当。

三化教材(考点题型化、题型要点化、要点规范化)主干知识是提高解题水平的有效途径。例如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各派代表的利益是什么?历史影响是什么?

答案:(1)社会背景①经济根源:生产力发展出现多种经济基础并存局面。②政治状况: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③阶级基础: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十分复杂,代表不同阶级立场的思想家层出不穷,形成了不同的派别。④社会环境:诸侯割据称雄时期,统治者不可能推行封建的文化专制主义,造成思想界相对宽松自由。⑤文化因素: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知识分子,在社会政治活动中非常活跃。⑥不同派别的代表人物竞相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代表利益墨家代表小生产者、小私有阶层利益,儒家孟子代表贵族地主利益,荀子代表地主阶级利益,道家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3)历史影响①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成为后世各种思想文化的渊源。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 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活跃了思想、传播了文化,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中历史记忆方法和技巧参考模板 3

1.必须全面复习。

选择题考试内容覆盖考纲范围的每一时段,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复习都不能偏颇、顾此失彼。政治史内容分值高,应作为复习的重点,此外可关注文化史内容的复习。

2.针对题型变化、能力要求提高的趋势,在具备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剪报、阅读、摘记、写概要等方法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3、联系时政热点,提炼把握分析,以史入今,以史鉴今,史为今用,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做到有机的联系。

4.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料,如《二十世纪中国大博览》、《老照片》等在平时进行观赏,既可增加历史文字信息的吸收,又可对人物、历史事件、地图、口号等有直观的感受,浸润其中,调养身心与高考历史两不误,何乐而不为?

5.在历史高考中,命题者有意地创造与我们平时训练不同的语境,这是考察我们的适应能力,同学们可能对试卷的阅读有异样、不适应的感觉,其实这是很正常的。要减少此类的感觉,平时应进行多量的阅读,同时应注意随着文字量的增多,阅读的速度要提高。

6.评价题的新变化,复习中应掌握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同的评价观点,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侧面的认识,不要拘泥于教材的一般观点,而应了解多家的不同的评价。

高中历史记忆方法和技巧参考模板 4

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1)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正确的东西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最后,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我国当代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就是如此。

高中历史记忆方法和技巧参考模板 5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性。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能为预示未来发展的方向提供借鉴,能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例如,无论上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的内容,首先我都要求学生重视其目录,明确课本内容中的社会发展规律。另外,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都可从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规律。如分析中国古代历次农民起义的原因时,虽然引起起义的直接原因各不相同,但其根源无非是:(1)残酷的刑法,沉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2)土地高度集中;(3)自然灾害等等。

高中历史记忆方法和技巧参考模板_精选范文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希腊著名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勤于思考,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时间四相记忆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高中历史时间四相记忆法一、相同的历史时间。历史上,有许多事件是在同年甚至是同月发生的,我们只须记住一个事件的时间,就记住了其它几个事件的时间。例如,在1861年发生了下列历史事件:1.俄国农奴制改革;2.美国内战爆发;3意大利王国成立。又如在1804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1.海地宣布独立;2.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