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度的问题很重要精选合集
相关文章
对于独生子女为主流的现代家庭,家长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不好,除了学校以外,家庭环境因素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下面是小编整理高考家庭教育的重要影响,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四省市小学生家庭教育状态的调查显示,学前班、课外班等家长热衷的学业支持因素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影响并不大,相反,家庭对孩子的隐性学业支持因素更值得关注,那些善于听取孩子意见、正能量多的家庭,孩子的学习成绩会更优秀。
家庭教育度的问题很重要精选合集 1
1、世上没有坏孩子
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在一个优秀的父母眼里,世上没有坏孩子,只有渴望被大人们认可、鼓励、赏识的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鼓励越多,子女就越自信;反之,就越自卑。家庭中,父母切不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偏爱某个孩子,因为它最会让孩子从小产生心理阴影,且终会导致"社会排斥"。
2、要向孩子学习
人类学家玛格丽米德当年所描述的"并喻文化"(两代人互相学习的文化)和"后喻文化"(老一代向新一代学习的文化),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孩子们出生、成长在新的时代,对变化的时代有天然的适应能力。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媒介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为此提出"以孩子为师",并倡议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其三,向孩子学习绝不意味着成人的幼稚,恰恰相反,它标志着成人的成熟与睿智。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1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崇拜期,2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轻视期,30岁之前又变为对父母的理解期,40岁之前则是对父母的深爱期,直到50岁他们才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
可见,10岁到20岁之间是代际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最重要的心理现象是"自我意识"的强化。他们渴望独立,又屡屡失败,常以苛刻甚至挑衅的目光审视父母和社会。造成父母与孩子代际隔阂的原因是:一是由两代人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差距引起的,二是两代人的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对新技术适应能力的差距引起的。
所以,如果孩子在10-20岁之间,做出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时,父母不应当即质问或训斥,而应平心静气地思考一下:孩子的行为是否具有合理性?如果缺乏合理性,又是为什么?经常这样思考,父母就容易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恰恰是教育的成功之道。
4、尊重孩子的权利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要尊重孩子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以及参与家庭、社会生活的权利。也许,您看了这些权利会坐不住,这么小的孩子有这么多权利,谁还管教得了?其实一个珍惜自己权利的人,比一个不珍惜自己权利的人更好教育,因为所有的儿童权利都在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当父母们尊重孩子的权利,并引导孩子珍惜自己的权利时,真正有益的教育才能开始。
5、没有信任就没有教育
心理学研究证明,在0--14岁的孩子中,弱智能儿童仅占1.07%,也就是说,98.93%的孩子不存在智力问题,存在的是爱不爱学、会不会学、勤奋不勤奋的问题。即使是1.07%的弱智儿童,经过适当的训练和热情的鼓励,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当您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取得的成果不理想时,请您一定要相信孩子,孩子自己也是很痛苦的,孩子也是非常愿意学好的,孩子有能力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这种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孩子得到精神上的鼓励,在挫折面前镇静下来。"坏孩子"永远是父母的忌言。相反,您应当对孩子肯定地说:"你是个好孩子!"这是一种更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教育思想。事实表明,没有信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6、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在现实生活中,抱怨多于赏识的事实比比皆是,这正是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因为抱怨教育承认孩子间的差异,不允许失败,结果使孩子害怕失败,差异扩大;赏识教育承认差异,肯定孩子间的差异,肯定孩子的长处和点滴进步,结果使差异缩小、消失。
7、减少孩子的依赖
调查发现,独生子女认为自己"有责任心"的仅占45.9%,认为自己"做事有独立性不依赖他人"的仅占40.3%。也就是说,半数以上的独生子女依赖性较强。孩子的依赖性从哪里来的呢?一般来说都与父母的溺爱有关,父母包办代替越多,孩子的依赖性越强。相反,父母如果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的依赖性就会大为减少。
8、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基本内容之一,其中特别注意对孩子过失的处理。一般说来,孩子有过失的时候,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有可能刻骨铭心。所以,不论孩子有什么过失,只要他有一定的能力,就应让他承担责任,这是现代父母的真正爱心。
9、以群治独
不少独生子女有某种孤独倾向,尽管一人在家感到寂寞,却又不愿与人交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偶尔与人交往或参加集体活动,他们又表现得不自然,不投入,甚至不知所措。
家庭教育度的问题很重要精选合集 2
近日南京一派出所接到报警:“警察叔叔,你们赶紧把我爸爸抓起来,我还是未成年人,,刚才趁我不在偷看我的微信,还看了QQ聊天记录,删了我一些好友。”13岁小张坚持认为爸爸这样做是违法犯罪行为。他说,放暑假后爸爸对他管得很严。(7月7日《现代快报》)
为了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状态、交友圈子、情感世界,一些父母获得孩子信息的方式可能会侵犯孩子的隐私,其中包括翻看孩子日记,查看QQ、微信聊天记录等。在中国,如此父母的如此做法占大多数,但是孩子通过报警将爸爸抓起来达到保护隐私目的的做法却是“只此一家,绝无分号”,以至于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这孩子“逆天”了。
在这一幕看似幼稚好笑的“家庭闹剧”的背后呈现出的却是家庭教育的不和谐现象。随着社会文化生活日益发展,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父母逐渐从纠结于“管与不管”到“如何管”,家庭教育与其说是家庭中成年人对未成年人教育的过程,不如说是一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博弈”,为了取得胜利,双方不停的变换着自己的对抗策略,但熟不知在这场博弈中根本没有赢家。
小孩子所谓的隐私也许正是导致孩子走上错误道路的根源,如果家长及时发现,能提早加强教育,甚至可能将孩子潜在的犯罪行为扼杀在萌芽中。但过犹不及,类似于某些家长像谍战片一样玩跟踪、窃密,如此教育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偏差。
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无论出于怎样的爱和保护,家长都应该给予孩子起码的尊重和信任。试想一下,如果家长懂得怎样和孩子平等的沟通,从小就和孩子成为朋友,让他喜欢你、崇拜你,并且非常信任你,有问题会主动向你求教,向你寻求解决方案,这样不用你主动讨人厌,甚至违法的去窥视,他还是会像跟屁虫或者啰嗦鬼一样整天拉着你唠叨。
所以家庭教育重在方式方法,更在于平等的沟通,只要做到让孩子喜欢你、信任你,把你当成无话不说的朋友、可以倾诉畅谈的长者,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你这里获取有利于成长信息的情感、智慧。那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对抗或者抵触、间隙就会消失,这场家庭教育的“博弈”才有了双赢的结果。
家庭教育度的问题很重要精选合集 3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必须根据孩子身心实际发展水平,遵循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的顺序进行,要贯彻好这一原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全面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做到量力而行。所谓“跳一跳够得着”就是这个道理。要激励孩子学习某种知识,当这种知识与孩子已有的知识水平相差不大时,他不仅愿学,有能力学,而且也容易引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如果相差很大,甚至超过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他就不愿学,也学不懂,当然就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厌倦或抵触情绪。
第二、给孩子设定目标时要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制定短期目标要量力而行,要使孩子“伸手够不到,跳一跳摸得到”。孩子这次考了30名,下次的目标就是28名,再下次25名……这样逐渐达成目标就能持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倘若目标设置的过高,孩子认为达不到,则会挫败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孩子一个接着一个的短期目标实现了,离长期目标也就越来越近了。有些家长经常把长短期目标相混淆,结果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
家庭教育度的问题很重要精选合集 4
《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指明:“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儿童的自下而上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先决条件。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提高全民族素质,从儿童抓起。”并提出:“在2000年要使90%儿童(14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这顶目标明确了家长们肩负着为国家造就21世纪人才的重任。能否把这一代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关系到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福禄贝尔还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家长首先要明确教育方向与国家利益、人民要求相一致的原则,不能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端正教育目的。我国的21世纪是什么情况,拿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讲,要使我国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收入达4000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21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如果21世纪没有这样一批高素质的建设者是很难完成此大任的,具备这样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养高素质人的必备条件。
家庭教育度的问题很重要精选合集 5
(1)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学校积极引导,双方共同努力
我们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如果光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儿子的母亲目前是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对孩子而言,这是他引以为自豪的事,也是一种促进力量。虽然他不知道母亲考研的历程有多么辛苦,但母亲深夜还在静静的看书的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榜样,使他明白只有勤奋努力才会梦想成真。孩子已经上初一,虽然母亲不在身边,孩子在爸爸和学校老师的谆谆教导下,不仅在学习上有进步,其他各个方面都有了可喜的进步,成为了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2)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习惯听我的同事讲过他家女儿和侄女双双同年考上大学的事,他的心得体会是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每天晚上吃完饭后,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儿和侄女两个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写作业,他们回到家,在孩子做作业时,从不看电视,各自拿一本书看,时间久了,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女儿和侄女经常相互比,看谁学习好,看谁学的晚,去年高考,两个孩子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取梦想的大学。
(3)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的老师
儿子小的时候很喜欢玩电脑游戏,我对他说,玩可以,你也可以玩出新花样,比如,做幻灯片之类,拿给别的孩子看时,多有成就感啊。于是儿子学会了制作幻灯片,时常还叫别的孩子欣赏,并教会他们。儿子现在喜欢上了英语,刚开始的时候,我同学家的女儿去学英语,让他也去跟着学,如今,他已经越学越有兴趣,对妈妈说:“我班上有一个英语说得很好的同学,我也要跟他一样”。看到孩子这样爱学英语,我很欣慰。我知道儿子的语文不太好,我有时替他着急,真希望他能把语文提高一下,可儿子说要继续报名学英语,我还是高兴的答应了。
(4)处罚孩子要适当,积极引导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记得儿子在小时候,有一次拿家里的钱,没有经过父母同意,买了许多玩具,我们知道后,让他退回了玩具,并打了他,打得很重,以后他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儿子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写字很差,我让他把写错笔画的字重写10遍,结果我们吵打起来,儿子说他已经尽力了,一时难以改变,我向儿子认了错,同时指出他打我也是不对的,儿子也认了错,现在我和儿子有时像朋友一样聊天,其乐无穷。
家庭教育度的问题很重要精选合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