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工业革命与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经典大全
相关文章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 ,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为前汉。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西汉历史相关知识点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知识点工业革命与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经典大全 1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社会矛盾
(1)阶级矛盾:北魏统治腐败,徭役赋税繁重,人民起义不断,阶级矛盾尖锐。
(2)民族矛盾: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因经济、文化差异导致矛盾尖锐。
2.有利条件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2)冯太后的改革为孝文帝改革创造了条件。
二、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意义和历史作用
2.历史作用
(1)促进了经济的复苏与繁荣,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缓和了民族间的矛盾。
(2)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重新走向统一创造了条件。
(3)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
容易误认为均田制是一种完美的土地制度。其实均田制下的农民土地不足,经济力量脆弱,赋役负担沉重,稍遇天灾人祸,就会破产逃亡。地主依然大量兼并土地,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将均田制下的土地转化为私有土地。正因如此,均田制在北魏实施以后不久即被破坏。
高中历史知识点工业革命与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经典大全 2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二次革命:孙中山、黄兴
1、导火索:宋教仁遇刺案。
2、结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失败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孙中山、黄兴流亡日本。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7项准备工作)
失败原因: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帝国主义国家由支持到反对袁世凯众叛亲离。
三、护国战争:
爆发: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四、军阀割据
局面: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盘踞东北。 其他如滇系军阀唐继尧,桂系军阀陆荣廷。
对内;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危害: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到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高中历史知识点工业革命与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经典大全 3
(1)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的统治是一段黑暗时期。对于统治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像二十一条,可能作为名词解释出题;像张勋复辟也可能出名词解释。
(2)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要了解。
(3)军阀混战中各派系要清晰。
高中历史知识点工业革命与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经典大全 4
第1课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
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高中历史知识点工业革命与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经典大全 5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一、明朝的科技名著
1、李时珍: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宋应星: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徐光启:农业著作《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二、明朝的著名建筑
1、明长城
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起止地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比较(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秦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进攻修建的)
意义:它已成为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坚韧刚毅和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2、北京城
明清两朝的都城。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又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由蒯祥等人设计的,是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明朝的小说和戏剧
1、明朝的小说
A、《三国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描写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战争,辽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C、《西游记》:明代中期,吴承恩,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化小说,歌颂了孙悟空的正义精神和反抗精神。
2、明代戏剧
最著名的剧作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高中历史知识点工业革命与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经典大全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