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家庭教育

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参考整理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如果孩子的教育成长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家庭教育是主干,社会教育是叶,孩子的成就就是花果实种子,家长教育则是根。该怎么应对?人这一生当中要接受三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对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开始阶段的家庭教育。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参考整理 1

  我觉得孩子在学学问之前,先得学会做人。我们家长往往重视孩子的学习而忽视孩子性格和品质的培养,这显然是不可取的。专家指出: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不好是危险品,思想不好是危害品。由此可以看出品格决定成就!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确实,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平时,我常常对孩子说:说谎,妈妈绝对是不能容忍的,偶尔犯点小错误、考试没有得到高分,妈妈帮你分析后,可以谅解的。对于一个小孩子,“诚实、守信”应该放在首位,同时还必须拥有一颗爱心、一颗宽容的心。我们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使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培养孩子能够主动帮家里做小家务、能主动把好吃的零食与别人分享、能主动关心妈妈的身体、能主动当好老师的小帮手等好习惯。

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参考整理 2

假如你希望一个两岁的孩子同五岁的孩子一样循规蹈矩,只会使他自觉无能。

因为你期望于他的,是他的年龄不可能达到的行为水平。这时他的自我观念有极坏的影响。

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参考整理 3

导演姜文曾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带两个6岁和4岁的儿子,到新疆阿克苏接受军事化的锻炼。

阿克苏地区昼夜温差极大,清早6点半,天气特别冷,姜文就叫孩子们起床,拖他们去跑步,跑不完不准回家。

儿子们不喜欢喝羊奶,他也不惯着他们,除此之外,每天的饮食也按着当地的风俗习惯来。

慢慢的,孩子们从刚开始的不习惯到逐渐适应,姜文说孩子从“豆芽菜”长成“红豆杉”了。

等到妻子周韵前来探望的时候,孩子们不仅皮肤粗糙了,脸上还多了两坨高原红。

但显而易见的是,他们的自理能力提高了,会自己收拾房间,还能帮着打扫卫生。

姜文说,如今的小孩,最缺乏的食物不是营养品,而是苦头。

傅佩荣说,吃苦不是为了胜过别人,而是为了迎向生命的真实面貌,因为在苦难中,生命没有任何遮蔽,可以展示其深度、广度与高度。

吃过苦的孩子,懂得生活的不容易,明白一餐一饭皆来之不易。

他们对于生活的印象,不再局限于课本的“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而是切切实实的基于当下的经历。

吃过苦的孩子,更珍惜当下的生活。

他们懂得感恩,更能体谅父母的不容易,也更加坚韧,遇到困难时,他们也要比同龄人更加坚强。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句话对于孩子同样适用。

教他们生活之苦,带他们体悟生活的酸甜苦辣,这样他们自然明白一切的来之不易。

杨绛先生说:

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世上没有白吃的苦,今天吃的苦,都铺成了明天更好走的路。

千万别在该吃苦的年纪,让孩子选择安逸,舍得让孩子吃苦,才能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参考整理 4

1.学前班课外班都没多大用

学前班教育、择校行为、课外班学习或者课外作业,这几项是小学阶段最为常见的家庭教育行为,但调查显示,家长对孩子的这几项显性学业支持并不能换来小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和理想的成就。调查同时指出,近三成家庭感觉教育支出负担过重,逾五成家庭仅“刚好能承受”教育支出压力,不难看出,课外班等显性学业支持投入过度,而性价比较低。

2.学前班没给孩子带来任何学业优势

在“幼儿园小学化”被明令禁止后,出现在幼小衔接交叉路口的学前班,能否让孩子在小学低年级出现短暂的学业优势呢?本次调查中有高达八成的小学生入学前都上过学前班,但成绩优秀的小学生中,“没上过学前班”的比“上过学前班”的孩子多10.89%,在成绩较差的小学生中,上过学前班的比没上过的多大约10%左右。可见,学前班不仅不能帮助小学生在学习早期赢得任何学业优势,而且也不能对其小学阶段的学业产生积极作用。

显然,这种让孩子提前脱离幼儿园、过早小学化的学业支持,看似先行一步,实际意义不大。从某种程度上讲,反而因为使孩子过早接触学科知识,学习与之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不符合的过难学习内容而引发其挫败感,降低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调查中还发现,家长们一致有“学前班毕竟不是正规小学教育”的想法,所以一开始就弱化了培养孩子良好学习意识和习惯的想法,自身也未能适应孩子角色的转变,不知如何进行学业辅导和支持。以上种.种原因,都使上过学前班的孩子进入小学后,反而会有学业上的倦怠和松懈。

3.择校的效果令人失望

家长的择校动机源于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希望让子女享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获得学业上的长足动力与支持。但是,择校到底能不能提高小学生学业水平?本次调查通过对比“择校生”和“就近入学”小学生的学业情况,发现择校生中成绩优秀的学生为29.95%,就近入学学生中成绩优秀的为28.48%,二者相差甚微;同样,在良好、中等和较差等其他学业水平中,二者的数据也较为接近。可见,择校并不能让成绩优秀或良好的小学生比例因此升高,并不能给家长带来期待中的效果。

4.课外班与课外作业并不能提升孩子的成绩

现今的教育市场上各种儿童兴趣班、补习班五花八门。访谈发现,家长给孩子报班的目的,无论是短期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还是觉得对子女未来发展有好处,都对课外班抱有提升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本次调查显示,近九成小学生都在上“班”。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有63.82%的参加了课外班;成绩较差的学生中,更有高达93.95%都参加了课外班。由此看来,学习成绩欠佳的小学生是报课外班的主力,而在课外班上耗费的大量金钱、精力和宝贵时间是否能扭转“学习成绩较差”现状,还需进一步关注。

课外班的作业能否促进小学生的学业表现呢?调查中表示有课外班作业的小学生高达81.50%。其中,79.08%成绩优秀的小学生和91.79%的成绩较差的学生每日都会有课外班作业。访谈中问及家长“作业对孩子成绩的提高有作用吗?”受访的10位家长中有7位觉得“作用有限”,有1位觉得“应该有作用”,另外2位表示“没感觉”。而这10位家长的子女却一致认为“不知道”、“说不清楚”。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额外作业时间与小学生学业水平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更多的作业时间并不一定带来更好的学习成绩。

正如美国家庭作业问题教师所说,学生家庭作业的时间与学习成绩呈曲线关系,即当作业时间达到最佳时间点时,学生成绩最好,一旦超过这个时间成绩会下降。库伯也曾指出,家庭作业时间所产生的效果与学生年龄密切相关,低年龄段(小学中低年级)孩子家庭作业时间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几乎为零。由此看来,给孩子布置额外作业的效用确实有待斟酌。

总之,学前班教育、择校行为、课外班学习或者课外作业,这三项小学阶段最为常见的家庭教育行为,并不能换来小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和理想的学业成就。可以说,此类投入性价比较低,不仅不能带来合理的收益,反而存在投入过度造成的负面效应,如孩子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减弱,重复学习带来的倦怠、注意力涣散等不良学习习惯,过度、过早学习让孩子身心俱疲,易产生厌学、逆反等不良心态等,这都会在基础教育阶段给孩子带来难以预计、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

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参考整理 5

  近日南京一派出所接到报警:“警察叔叔,你们赶紧把我爸爸抓起来,我还是未成年人,,刚才趁我不在偷看我的微信,还看了QQ聊天记录,删了我一些好友。”13岁小张坚持认为爸爸这样做是违法犯罪行为。他说,放暑假后爸爸对他管得很严。(7月7日《现代快报》)

  为了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状态、交友圈子、情感世界,一些父母获得孩子信息的方式可能会侵犯孩子的隐私,其中包括翻看孩子日记,查看QQ、微信聊天记录等。在中国,如此父母的如此做法占大多数,但是孩子通过报警将爸爸抓起来达到保护隐私目的的做法却是“只此一家,绝无分号”,以至于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这孩子“逆天”了。

  在这一幕看似幼稚好笑的“家庭闹剧”的背后呈现出的却是家庭教育的不和谐现象。随着社会文化生活日益发展,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父母逐渐从纠结于“管与不管”到“如何管”,家庭教育与其说是家庭中成年人对未成年人教育的过程,不如说是一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博弈”,为了取得胜利,双方不停的变换着自己的对抗策略,但熟不知在这场博弈中根本没有赢家。

  小孩子所谓的隐私也许正是导致孩子走上错误道路的根源,如果家长及时发现,能提早加强教育,甚至可能将孩子潜在的犯罪行为扼杀在萌芽中。但过犹不及,类似于某些家长像谍战片一样玩跟踪、窃密,如此教育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偏差。

  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无论出于怎样的爱和保护,家长都应该给予孩子起码的尊重和信任。试想一下,如果家长懂得怎样和孩子平等的沟通,从小就和孩子成为朋友,让他喜欢你、崇拜你,并且非常信任你,有问题会主动向你求教,向你寻求解决方案,这样不用你主动讨人厌,甚至违法的去窥视,他还是会像跟屁虫或者啰嗦鬼一样整天拉着你唠叨。

  所以家庭教育重在方式方法,更在于平等的沟通,只要做到让孩子喜欢你、信任你,把你当成无话不说的朋友、可以倾诉畅谈的长者,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你这里获取有利于成长信息的情感、智慧。那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对抗或者抵触、间隙就会消失,这场家庭教育的“博弈”才有了双赢的结果。

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参考整理_精选范文网

如果孩子的教育成长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家庭教育是主干,社会教育是叶,孩子的成就就是花果实种子,家长教育则是根。该怎么应对?人这一生当中要接受三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对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开始阶段的家庭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