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家庭教育

孩子遇到挫折家长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呢参考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适当的挫折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是有利的,可是,太少或者太多的挫折对于孩子来说是有害的,因为太少的挫折会让孩子失去适应挫折的能力,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家庭教育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遇到挫折家长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呢参考推荐 1

1、胜败乃兵家常事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让孩子认识到这个情绪是非常正常的,即认识情绪。孩子因为系红领巾系不好而沮丧,家长如果这时说,“没事没事,系不好就不要系了”,那这就是直接错过了第一步“认识情绪”。

情绪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当自己经历激烈的情绪冲击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怎么了,有了这份“觉察”,我们才能管理情绪。

家长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名人成功前的挫折经历故事,或自己小时候历经挫折的故事,让孩子懂得生活中随时都可能遇到挫折,挫折是生活中的“常客”,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勇于面对就能取得成功。

2、找到受挫的原因

等到孩子平静后,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去明白到底是什么让他出现了如此的情绪。千万不要害怕孩子再次沮丧,相反,这就是孩子在“自我消化情绪”的过程,我们成人受挫有时都需要消化几天,孩子情绪沮丧甚至哭泣再正常不过了。

但只要我们愿意坚持这样做,带着爱去陪伴孩子经历消化这些情绪,慢慢的,孩子自己对于这些负面情绪的消化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这本身就是抗挫能力培养的基础。成功不是终点,失败也不是毁灭,最关键的是我们继续的勇气。

3、教授正确的情绪发泄办法

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小孩子心情不好时大人不以为意。其实只是错误的观念,孩子会因为作业、友情和父母的原因影响到心情,那么当小孩发脾气时父母该怎么处理?

家长不要随意打骂孩子,也不要压制孩子的脾气。父母应该找孩子来聊,倾听孩子的情绪,看下孩子是什么原因,帮孩子疏通思想,但是注意要用正确的方法。还可以用做运动、听歌、看动画片、玩游戏等方法来帮助孩子发泄情绪。

4、自我鼓励

每个小孩都会有做错或者做不好的时候。这时父母应该教导小孩,没有人每次都能拿第一的,我们只希望你下次比这一次进步就好。这样的父母会让孩子从心里感到爱,从而学习会更加努力。

5、补偿办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能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告诉孩子:你自己有自己的优点,有些地方你还是很棒的,不足的地方,我们可以慢慢学习,一定会更好的。

6、吸取教训

当孩子哪一件事做错或者做得不好时,告诉孩子:这件事的正确做法是这样的,你之前没有接触过,所以做错也是很正常,到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你可以做得更好的。

孩子遇到挫折家长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呢参考推荐 2

一、教孩子学会勇敢面对挫折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谁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经受大大小小的挫折。如果孩子见了困难就害怕,遭受挫折就退缩,那么孩子时刻都会受到心理压力的煎熬,遇到挫折承受不了打击,困难没有来临时害怕它到来,因此身心疲惫,对成长十分不利。

俗话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引领孩子亲身体验一下战胜挫折的快感,从而帮助孩子学会勇敢地面对挫折、困难。

二、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孩子遇到了挫折,有时候不会主动对父母说,只是有一些不正常的行为,消极的情绪等。这就需要父母时刻关注孩子身心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不良情绪产生,或者睡眠、吃饭等有不正常的反应,父母就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认真地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说出事件的原委,以及内心的想法与感受。父母掌握了这些情况,才能有效地开导和指点,从而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三、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

孩子的压力很大一部分是来自父母。如有的父母忽视孩子的实际能力,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经常拿孩子的弱势与其他孩子的强势进行比较;平常对孩子的关爱少,批评、指责多;家庭关系紧张等,都会给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因此,父母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制订一个合理的目标。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平时要多关注孩了的进步,对孩子多表扬。还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等,这些都可以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使孩子轻松地生活、学习。

四、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孩子因为缺乏人生经验,看问题不全面,很多时候会把不好的结果无限地夸大从而使自己的心理压力陡增,此时,父母要想办法帮助孩子缓解过大的心理压力。

孩子压力过大、心情郁闷时,父母可以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孩子转移了注意力,心理压力自然就会得到缓解;父母也可以带着孩子锻炼身体,让孩子找朋友倾诉等,这些方式也能够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帮助孩子快速走出消极的情绪。

五、指导孩子把压力变为动力

同样的挫折,一样的困难,有的人就会把它看成巨大的障碍,因此心理压力过人,情绪消极,无法安心做事,结果以失败告终。而有的人面对这些挫折与困难,虽然也有心理压力,但却能把这种压力变为前进的动力,因此积极奋斗,努力克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

所以,当孩子遇到了不如意之事,父母要让孩子看到这些挫折的有利一面,不要被困难吓倒,并且指导孩子把压力变为动力,激励孩子努力向上,这样既能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又能促使孩子前进。

结语: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勇于面对挫折的孩子,才能取得成功!

孩子遇到挫折家长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呢参考推荐 3

孩子一般会在哪些方面遇到挫折呢?比较普遍的压力来源包括:学习成绩不佳且因此受到家长、老师或同学的负面评价,老师不喜欢自己,在同学中间不受欢迎,交不到朋友或和朋友关系变差、班级地位偏低,在伙伴中不受重视、被排斥、个人形象不太好等等。也就是说,同学关系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孩子受到同学非议,内心就会感觉非常痛苦。

一个念初二的女学生在竞选班干部时受到了同学的议论,因为她的妈妈是个名人,创办了一家大型企业。所以,竞选时,有的同学看到她票数高很不服气,对她说:“你能当上班干部,还不是因为你有个名人妈妈!”

这个女孩很生气,也很委屈,哭着告诉妈妈这件事,她妈妈听完,既没找老师沟通,也没怎么安慰女儿,而是很理性地分析了情况,让女儿自己去面对。她这样告诉女儿:“妈妈知道你很不开心,有三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件事,你自己来决定怎么做:第一,你不当这个班干部;第二,如果你感到很生气,可以和同学吵一架,看看能不能改变他们的态度,向你道歉;第三,你忍下这口气,好好做班干部,如果下一次竞选大家还投你的票,还让你为大家服务的话,就不会再有人说你什么了。”女孩想了半天回答:“妈妈,我选第三种吧!”

我觉得这个妈妈很有见识,难怪她做企业也非常成功。她在努力教会自己的孩子理性看待问题。

首先,她没把女儿的痛苦当成自己的痛苦(很多父母一看孩子受排挤,自己先沉不住气了),没把女儿的压力揽在自己身上,而是让女儿学会自己面对。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她能够很客观地分析问题,向女儿传递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面对挫折,沮丧、伤心、愤怒一点也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冷静思考才能帮助自己走出困境。我想,这个女孩如果再碰到类似的情况,她就知道怎么去面对,怎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途径了。

孩子总会遭遇逆境,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十分重要。尤其是母亲,看见孩子跌倒千万不要因为心疼本能地去扶。帮孩子阻挡一些眼前的障碍,也许是为他增添了今后的障碍,反而是阻碍了孩子的正常成长!

佛家说:阻碍孩子的成长,是造了很大的业障,绝不是福报。父母要视其为自然,不要反应过度,这样孩子才可能有正确的态度。面对逆境,父母要帮助孩子培养理性客观的思维方式。

父母左右不了孩子的命运,却可以教会孩子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接受和正视成长路上的挫折,胜不骄、败不馁,做个赢得起也输得起的人。唯有父母改变自己对挫折的观念,才能为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

孩子遇到挫折家长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呢参考推荐 4

首先第一点,家长要接纳孩子,旗帜鲜明地站在孩子一边。在一个家庭中,父母不是法官,不是判断一个事情是对是错的机器,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温暖的支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当然,父母的支持不是无原则的,但必须是温暖人心的。

第二点,家长要跟孩子认真地清理他的情绪感受。挫折为什么会变成创伤?因为父母的错误引导,孩子的内心会有混乱的感觉,是冲突的,矛盾的;创伤的特点是事情的前后顺序和事情的内容被打乱了,形成了碎片化的记忆。在面对碎片化的记忆的时候,家长要帮助孩子清理,事情从头到尾是怎么发生的,一点点地把碎片化记忆变成完整的记忆,这是对于孩子内心创伤非常好的修复过程。

第三点,家长要促进孩子的反思。家长要让孩子自己去选择,把握其中的核心,当他内心有答案了,家长再给他鼓励和支持,这样对于孩子来说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成长过程了。当一个孩子能在父母温暖的关心下、在父母理性的分析下、在父母用心的支持下、在父母足够的欣赏、认同、理解和尊重下成长,他的内心一定会变得强大有力量。

孩子遇到挫折家长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呢参考推荐 5

1

小王和妻子都是中学老师,两人一个教语文,一个教数学,工作能力也都不错,教出了不少优秀的学生。

可是他们正在读小学3年级的儿子成绩却不好,甚至可以称得上差。老师布置的一点点作业,孩子磨磨蹭蹭地熬到晚上10点多才能勉强写完,正确率也不怎么高。

小王看着急得不行,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决定给孩子补课。于是每天下午放学后,小王就开始给儿子补数学。

这一补就不得了了,小王发现孩子没有一点儿活学活用的能力,一个简单的乘法表顺着背能背出来,可是一打乱顺序他就搞不清了。他忍不住责骂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

妻子赶紧来灭火,小王才勉强压住了怒气,继续给孩子补课,可是刚过了半个小时,他就发现自己的问题没得到回应,转头一看,孩子眼巴巴地看着穿外,一看就是走神了。他更是气得不行,第一次动手打了孩子。

打完孩子,看到平时活活泼可爱的孩子缩在角落里,抓着衣角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小王又是后悔又是心疼。可是想到孩子难看的成绩,想到同事们提到自己的儿女时语气中掩不住的自豪,他就又硬下心来抓过孩子继续补课。

从那以后,家里就开始充斥着责骂和哭泣。一个学期下来,孩子的成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还下降了不少。

而且,小王发现,当初那个活泼可爱、对爸爸满眼崇拜的儿子现在变得唯唯诺诺,看自己的眼神里也只剩下了恐惧。这一切都让小王心痛不已。

2

小美毕业后一直忙于工作,30多岁才相亲结了婚。婚后又过了几年,直到将近40岁才剩下了唯一的女儿婷婷。夫妻俩中年得女,对婷婷极为宠爱。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就怕婷婷受一点点委屈。

婷婷2岁的时候,小美给她买了一堆益智玩具。婷婷最喜欢的就是搭积木,可是每次都还搭出图片中的城堡就垮了,婷婷急得哇哇大哭。小美赶紧帮她把积木搭好才把她哄笑。

婷婷4岁了,开始自己学着穿衣穿鞋,穿衣服穿裙子都难不倒她,穿裤子也不在话下,就是系鞋带,她学了很久也没学会。小美大手一挥,把家里的系带鞋全扔了,之后就只买不要系鞋带的鞋,丈夫直夸小美聪明,她自己也得意的不行,觉得自己给女儿解决了一个烦。

5岁的时候,婷婷第一次开始和邻居的小姐姐一起去特长班学习舞蹈。之后的几天里,婷婷每天回家都累得不行,膝盖上也开始出现了淤青。有一天她更是一回家就哭了,说自己在考核中没有其他同学跳得好。小美和丈夫心疼不已,对女儿说:“在我们眼里你是最棒的!跳舞只是一个爱好,没有那么重要。”于是,理所当然的,婷婷放弃了学舞蹈。

之后,小美又带婷婷去了钢琴班、绘画班、书法班。无一例外的,小美和丈夫看不得孩子受一丁点儿苦,每次一孩子遇到挫折,他们就迫不及待地要把女儿从“深渊”中解救出来。

很快,婷婷长大了毕业了,恋爱了,结婚了。

结婚后,婷婷依靠的人成了丈夫。每次一遇到什么事,她就给丈夫打电话,等着他帮忙解决。时间久了丈夫就开始不耐烦了,恋爱时的柔弱惹人怜爱到结婚后变成了脆弱成事不足。公婆也对婷婷颇有怨言,认为她不仅当不了贤内助还不停地给儿子添麻烦。

此时的小美夫妻俩终于后悔当时为女儿解决一切困难与挫折的行为。

3

就像上面提到的小王的儿子和小美的女儿一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时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至关重要。

小王和小美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这也给其他家长敲响了警钟,孩子遇到挫折时,绝对不能做下面这些事:

1. 上纲上线,侮辱孩子的尊严。很多时候,孩子做不了一件事情是因为能力有限而不是态度不好。这时候,家长应该指出孩子行为和方法的错误,而不应用“你怎么这么笨”之类的话来打击孩子,侮辱孩子。

2. 责骂、殴打孩子。责骂和殴打孩子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身体;也会伤害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变得胆小怯懦,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更会影响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父母应该用温情和支持来鼓励孩子战胜挫折,而不是一味责骂、殴打给孩子更大的压力。

3. 为孩子扫除一切障碍很多父母都舍不得孩子吃苦受委屈,孩子一遇到挫折就如临大敌,恨不得为孩子遮挡一切风雨。可是事实上父母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让孩子直面挫折,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比一味保护孩子更重要。

孩子遇到了挫折,家长该怎么做才正确?

1树立挫折教育意识

许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应该对孩子保护有加,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孩子。其实,一个人受点挫折,尤其是早期受一些挫折,很有好处。家长应正确看待挫折的教育价值,把它看成是磨炼意志、提高适应力的好方法。

2可以有意地给孩子设置一些挫折障碍

对孩子来说,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要遇到苦难、阻碍,如果孩子平时走惯平坦路、听惯顺耳话、做惯顺心事,那么一旦他们遇到困难,就会不习惯,从而束手无策,情绪紧张,容易导致失败。所以父母不妨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有意地给孩子设置些障碍,或对孩子的要求说“不”,以此给孩子“加点钙”。

3要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和挫折

有的孩子在逆境中易产生消极反应,往往会垂头丧气,采取退避的方式。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教育孩子勇敢面对挫折,向困难发起挑战。当孩子一次次战胜困难时,他们便会增添勇气,激起战胜困难的愿望,害怕的心理就会消失,自信心就会增强,抗挫折能力也就培养起来了。

4在孩子失败后,要温情地鼓励孩子

生活中的不如意太多了,对孩子来说,家人的温情与支持是信心的来源。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我们多么希望孩子能一切顺利,但是挫折却像影子一样跟随着孩子的一生,我们只好把它当作生活里的一部分,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因此,当孩子面对挫折的时候,父母更应看重孩子的心灵,用温情去温暖孩子,对孩子进行引导,避免挫折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孩子遇到挫折家长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呢参考推荐_精选范文网

适当的挫折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是有利的,可是,太少或者太多的挫折对于孩子来说是有害的,因为太少的挫折会让孩子失去适应挫折的能力,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家庭教育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遇到挫折,家长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