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历史里的有趣小故事精选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很多历史故事都有可能经过后人的改编。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真实的历史小故事,希望能帮助到你。

历史里的有趣小故事精选集锦 1

吴玉章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年他曾留学日本,他所在学校由于学生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因此形成了一个惯例:每逢元旦,就把世界各国的国旗都挂出来庆贺。1904年元旦的那天,吴玉章也跟其他同学一样喜气洋洋地过节,可是来到校园里一看,竟然没有中国国旗。

吴玉章这下可气急了。他马上组织所有的中国学生,带领他们找到了校方负责人。吴玉章代表中国学生向校方提出了严正抗 议:“你们为什么不挂中国国旗?我们既然在这里上学,却没有我们的国旗飘扬,这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元旦。因此,我们要求你们道歉并马上纠正错误,挂上我们的国旗。要不然,我们就绝食抗 议。”校方的主任认出是吴玉章,就冷嘲热讽地说:“平日我们对你那么好,知道你来自中国,家里没有钱,就从来不急着催你交学费。不仅如此,我们还发给你零花钱用,现在你竟然因为这种小事情就来找学校的麻烦,你怎么能这样呢?”吴玉章严肃地说:“学校对我是很好,这一点我非常感激。但是你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今天的事情不是一件小事,挂不挂国旗是一件关系国家荣辱的大事。我宁可失去求学的机会,也不能坐视我们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因此,今天我是准备斗争到底的。”校方迫于无奈,只好承认错误并悬挂上了中国的国旗。

又过了十年,也就是1914年的元旦这一天,吴玉章正好乘坐日本人的船出国。船上挂起了万国旗庆贺,可就是没有中国的国旗。他毫不犹豫地带领船上的中国同胞向船长提出了抗 议,船长说:“这么多年了,一直是这样呀!”“不对,绝不会永远这样的。今天你必须把中国国旗挂起来,中国绝不会永远是这样的!”船长看到吴玉章激动的神情,只能屈服,挂起了中国的国旗!

历史里的有趣小故事精选集锦 2

1918年,在选举民国第二届总统之际,段祺瑞、冯国璋相持不下,一向两面都不得罪的徐世昌遂作为“理想人选”得任总统。为此徐世昌还请示早已退位的溥仪,“得其恩准”。

然而徐世昌当这个总统是很难受的,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五四运动。在运动之初,徐世昌力图保持和学生之间的谅解态度。5月5日,众矢之的的曹汝霖首先向大总统递上了辞职书。徐世昌对曹在竭力挽留的同时也颇多慰言:“该总长从政有年,体国公诚,为本大总统所深识。

该总长因公受累,实疚于怀”,并请他“务以国家为重,照常供职,共济艰难,所请应毋庸议”,随后,又以类似的语言慰留陆宗舆。另一方面,在教育总长等的强烈要求下,徐世昌也于5月7日下令全部释放了因“火烧赵家楼”而被逮捕的学生,仍然表示出一种要平息事态的态度。

5月下旬,五四运动范围不断扩大,从北京波及全国,由学界推至各界。迫于形势,徐世昌不得不采取强硬的措施:明令禁止学生集会、游行、演说、散发传单;加强舆论控制,实行新闻检查;任命仇视学生的军阀王怀庆代替李长泰为步军统领。在巴黎和会签字与否的问题上,徐世昌也改变了原来犹豫不决的态度,于5月23日致电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团,即使不能保留山东条款,也要全约签字。

次日,政府把主张签字的通告致电各省,名为征求意见,实为争取支持。6月3、4两日,北京学界继续上街演讲。军警根据徐世昌的禁令,逮捕了近千名学生,关在北大三院校舍。军警还在北大外面搭起帐篷,包围了北大。

然而“六三”事件却引发了更大规模的声援活动,从上海开始,除了学生罢课外,商人罢市、工人罢工,把五四运动推向了最高潮。在全国人民的强大压力下,徐世昌只好再次改变策略,先是“丢车保帅”,于6月10日下令辞去了曹、章、陆三人的职务;既而施行“苦肉计”,自己主动向参、众两院提出辞职。

徐世昌的辞职立即在政界引起了震动。辞职书刚送到国会,参、众两院的议长就亲自登门把原件退回。而徐的政敌、在运动发生之初曾经大骂徐世昌的段祺瑞,这一次则亲至徐宅,对徐世昌进行挽留。次日,各地挽留徐的电文也像雪片般地飞来,一时颇有“总统一职非徐莫属”的势头。至此徐算是稳住了阵脚。

6月28日,徐世昌亲自接见群众代表,表明了政府的态度,即电告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团,如不能保留山东问题,中国将不予签字。五四运动要争取拒签的目的在表面上已经达到了,徐世昌本人也算保住了自己的地位。

在被曹锟、吴佩孚逼下台之后,徐世昌回到位于天津的公寓,过起了诗、书、画陪伴的“隐逸”生活。他出身翰林,博学多才,文章诗词书画皆精,传统文化造诣很深,且颇有成就。他的诗、书、画不轻易送人,因而流传不多。退隐后,他在北京的班大人胡同设立“徐东海编书处”,编《清儒学案》208卷,并创作诗词5000馀首,楹联一万馀副,多为质量上乘之作。如不从政,成为国学大师,或书画名家,也未可知。

1939年6月6日,徐世昌于天津病逝,享年85岁。

历史里的有趣小故事精选集锦 3

历史人物故事精选5篇

关于陈独秀的故事

中国经典古代历史故事

中国趣味历史小故事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里的有趣小故事精选集锦 4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故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与“谋战派”孙武等人齐名。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霸王”一词源自项羽。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项超的儿子,自小由叔叔项梁养大,楚国的贵族,因被封于项地,所以以地为氏。大泽乡起义不久,项羽同叔父项梁在会稽郡斩杀郡守之后迅速崛起,举兵反秦。

  公元前224年,秦将王翦大破楚军。次年,秦军攻到蕲南(今安徽宿州市),项羽的祖父项燕兵败。楚国灭亡之后,项羽与弟弟项庄随叔父项梁流亡到吴县(今苏州)。羽年少时,项梁曾教他读书,项羽学了没多久便厌倦了;后梁又教他武艺,没多久又不学了;梁大怒!籍曰:“读书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学武不过能敌得过一人,籍要学便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便教授他兵法。但其学了一段时间后又不愿意学了,梁只好顺着他不再管他。项羽力能扛鼎,气压万夫,年青时志向便极为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也。”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刺杀太守殷通举兵响应,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佩戴殷通的官印,殷通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羽连杀将近一百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此役项羽独自斩杀殷通的卫兵近百人,第一次展现了他无双的武艺!二十四岁的项羽,就这样带领八千吴中男儿反秦起义军,登上了历史舞台。

  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侯、司马,于是项梁做了会稽太守,项羽为裨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六月,陈胜被杀,项梁召集部下议事,居巢人范增前来告诉项梁,如果不立楚国后人而自立,一定不会长久,于是项梁听取范增的意见,在民间找到楚怀王之孙熊心,仍立为楚怀王,项梁自号武信君。

  项梁统军于东阿大破秦军,别遣项羽、刘邦攻城阳,破秦军于濮阳东,秦军被迫退入濮阳城内,项羽、刘邦又率军攻定陶,斩杀秦将李由,项梁连破秦军,非常骄傲,而此时秦派了大量的援军支援章邯,章邯在得到援军后突袭项梁,项梁兵败被杀,项羽和刘邦攻陈留不下,于是商议退军,项羽引军驻扎彭城西,刘邦驻军于芒砀。章邯杀败项梁后,认为楚兵不足为虑,于是引军北渡黄河,大破赵国,赵王以陈余为将,张耳为相,败走巨鹿,章邯率领王离、涉间共四十万围攻巨鹿。楚怀王听闻项梁战死,非常害怕,从盱眙(xū yí)赶到彭城,收编项羽、吕臣的军队由自己统领,并任命吕臣为司徒,吕臣的父亲吕青为令尹,封刘邦为砀郡长、武安侯,仍旧统领砀郡的军队。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封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以宋义为主帅率兵五万前往救赵,宋义军行至安阳,逗留四十六日,不再进军。项羽向宋义建议说:“秦军围赵于巨鹿,我们快速引兵渡河,和赵兵内外夹攻,必然可以击破秦军。”但宋义不肯发兵,还在军中饮酒作乐,时天气寒冷,又下大雨,士卒又冷又饿,项羽见此状况,于早晨去见宋义,将其斩杀。项羽提着宋义的头告诉将士:“宋义想要和齐联合谋反,楚怀王暗令我将其杀死。”诸将因为畏惧而屈服,不敢抗拒,于是推项羽暂为上将军,桓楚将此事报告给楚怀王,楚怀王就任命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了宋义之后,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于是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两万士卒渡河,多次进攻章邯给王离军输送粮食的甬道,但收获不大,赵将陈余派人请项羽再次发兵,项羽率领全部兵马渡河,与秦军大战九次,章邯破走,项羽率军继续北上进攻王离。

  楚兵以一当十,呼声动天,打退章邯后,诸侯军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与项羽一起进攻王离,斩杀苏角,并生擒王离,秦将涉间不愿投降而自杀,大破秦军后,项羽于辕门召见诸侯将领,诸将无不跪着前来,不敢仰视项羽,于是项羽为诸侯上将军,诸侯都归附于他。章邯率军驻扎在棘原,项羽驻军于漳水南,两军相持不战,秦军多次被项羽打败,秦二世派人责备章邯,章邯害怕,于是派长史司马欣去请示,司马欣到了咸阳,被赵高留在司马门三天,不予接见,有不信任的意思,司马欣非常害怕,急忙逃到章邯营中,劝章邯早做打算,赵军陈余也写信给章邯,劝其反秦,章邯暗中派始成前往项羽营谈和约,但没有谈妥。

  项羽让蒲将军领兵,日夜兼行渡过三户津与秦军交战,将其击败,而后项羽率领全军又于污水上大破秦军,章邯再次派人来见项羽,想要订立和约,项羽召军吏来商量说:“现在军粮越来越少,想答应他们。”军吏说可以,于是项羽和章邯约在洹水南殷虚上相见,并订立盟约,章邯见到项羽后,哭着向项羽倾诉赵高的种.种行为,项羽于是立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上将军,率领秦军为前部,行至新安。公元前206年十一月,诸侯的士卒原来都曾在秦服过徭役,受尽秦兵的鞭挞,而今秦兵投降诸侯,诸侯兵都把秦兵当作奴隶来驱使,引起秦兵的不满,暗地里作打算。诸侯听闻到秦兵的计策,将其告诉项羽,项羽召集黥布、蒲将军等人商议,认为秦兵很多,入关中后如果不听令,会引起非常大的祸患,于是项羽将秦降卒二十余万全部在新安城南连夜坑杀。

历史里的有趣小故事精选集锦 5

历史人物故事精选5篇

关于陈独秀的故事

中国经典古代历史故事

中国趣味历史小故事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事件介绍

TAG标签: 历史 选择题

历史里的有趣小故事精选集锦_精选范文网

很多历史故事都有可能经过后人的改编。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真实的历史小故事,希望能帮助到你。 真实的历史小故事一 明朝着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